自动档汽车制动原理详解_自动档汽车制动原理详解视频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自动档汽车制动原理详解”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汽车的电子手刹是怎么工作原理?

2.自动挡有了P挡(驻车档),为什么还要有手刹呢。

3.汽车的刹车工作原理是怎样的?为什么熄火后刹车会失效?

4.汽车发动机在工作,刹车制动是如何实现的?

汽车的电子手刹是怎么工作原理?

       电子手刹工作原理是采用电子按钮的控制方式,通过刹车盘与刹车片产生的摩擦力来达到控制停车制动。

       电子手刹也就是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lectrical Park Brake,EPB)是指将行车过程中的临时性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制动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

       电子手刹的使用类似于传统的机械制动器。唯一的区别是在控制机构中,一侧使用机械,一侧完全由电气系统控制,以确保驾驶员忘记拉动或忘记释放手制动器。电子手制动器使用电动机通过位于变速杆位置的“P”形符号来制动和释放制动器。

       电子手刹紧急制动:在车辆无法用脚踏板制动器停车时,拉住电子手刹开关超过2秒,即可对车辆进行紧急制动,同时还会响起警告型号。松开手刹开关或者踩下油门踏板就可以取消紧急制动了。

自动挡有了P挡(驻车档),为什么还要有手刹呢。

       现在很多车型都配置了电子手刹,它操作简便,非常节省空间,并且设计的非常漂亮,让工作台更加美观、和谐。大家都知道,轿车的手刹车是直接制动后轮的,那么在汽车刹车失灵的情况下,能不能拉起电子手刹来救命呢?下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电子手刹学名是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英文简称EPB。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汽车后轮刹车盘与刹车片产生的摩擦力来达到控制停车制动,让汽车可靠的停放避免溜车。它的控制方式非常的简单,就是一个电子按钮,与之前的机械式手刹拉杆有鲜明的区别。

       电子手刹可分为钢索牵引式以及整合卡钳式两种。钢索牵引式电子手刹与传统拉索式手刹差别不大,只是把手动的拉索改为电动形式。而整合卡钳式电子手刹是通过整合在刹车壳体上的电机驱动压紧刹车盘来做到的。

       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当驾驶员拉动位于换挡杆附近的电子手刹按钮时,电子手刹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手刹按钮的信号。如当前车辆的行驶状态符合电脑中所预设的条件,控制模块则会向执行机构的电机施加12V电压让其转动。对于钢索牵引式电子手刹来说,电机通过减速机构拉紧控制左右后轮驻车制动蹄的拉索,实现后轮制动功能。对于整合卡钳式电子手刹来说,电机释放的扭矩通过减速机构传递到心轴螺杆,心轴螺杆通过螺栓螺母机构推动制动活塞轴向运动实现对后轮的制动。

       电子手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动态紧急制动功能。

       如果在行车过程中发生极端情况,比如汽车的刹车突然失灵或驾驶员无法控制刹车(刹车踏板卡死、驾驶员睡着了等),操作电子手刹按键,可以对车辆进行制动。注意:此时车辆的制动并非机械的驻车制动,而是全车液压制动。

       高速情况下,紧急制动是通过ESP控制单元以略小于全力刹车的力道对全部四个车轮进行液压制动,而当车辆接近静止状态时(时速低于7km/h),才能直接用电子手刹来降速或驻车。这一过程是由控制单元根据车速的不同,自动转换制动方式,人只需要按住电子手刹按钮即可。即便是车辆意外熄火(电路仍然接通),该功能依然有效。

       电子手刹的这一功能极为重要,也极为实用,它大大的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给行车安全又增加了一个保障。老式的机械手刹,高速行驶时突然拉起,仅仅能够对后轮进行制动,汽车有甩尾的危险,制动拉索也有断裂的危险。而电子手刹是启动ESP系统,对全部车轮液压制动,制动效能大幅提高。所以,假如汽车刹车失灵,那就立即拉起电子手刹,它会让你的车停下来。

汽车的刹车工作原理是怎样的?为什么熄火后刹车会失效?

       P代表泊车档,停车时使用(关闭发动机时和较长时间怠速停车)在长时间停车的时候使用的,原理是利用变速箱内部的装置锁住汽车,所以一定要在汽车完全停止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手刹是通过刹车系统阻止车辆滑动,如果车子有问题等于双保险。

       P挡是让动力分离,避免变速箱元件磨损,并不具备驻车功能,手刹是锁止车轮,防止车辆溜车。P挡是靠变速器的齿轮的扭力使汽车静止,而“N+手”是让变速器的齿轮离开,再靠刹车片的力是车保持静止。

       行驶结束停车时,自动档车必须熄火挂入P档才能抽出钥匙。很多人习惯停下来直接推到P档再熄火,拉手刹。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样操作,熄火后一般车辆因路面不平会前后小小挪动一下,而这时P档变速箱有个咬合装置是和变速齿轮咬住的,这时的挪动会对变速齿轮造成一点冲击!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车进入停车位置后,踩住刹车将排挡杆拉到N档,拉起手刹,松开脚刹然后熄火,最后再将排挡杆推入P档!

       当然这也是属于对变速箱精益求精的保护:

       要说明一点,P挡和N挡的区别还在于,P挡时变速箱内有齿轮咬合,它不仅用于停车,而且会帮助车辆制动,在停驶车辆后一定要将档位推到P档,切不挂在N档单单依靠手刹来制动!特别在有坡度的地方停车更是应该如此!!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刹车制动是如何实现的?

       乘用车用的都是油液制动系统,它的制动传递介质是靠刹车油来完成。盘刹制动和鼓刹制动大体上的制动原理并无太大区别,只是二者在刹车管路内产生油压推动刹车片,或刹车蹄进行制或者一脚踩死的话会造成发动机熄火,但是自动挡的车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自动挡的车允许我们一脚把车刹停,而且车不会熄火。那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刹车制动是如何实现的呢?汽车的制动是一整套系统的工作,包括制动总泵,刹车管路,刹车卡钳,刹车分泵,制动片,制动盘,制动液,制动助力器,手刹等。

       盘式刹车刹车力比较线性,并且刹车盘散热更好以摩擦力消耗惯性力,动能转化为热能。缸内的油液产生一定压力后流入制动轮缸,推动轮缸活塞使两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将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柱上。这样,不旋转的制动蹄就对旋转着的制动鼓作用一摩擦力矩,其是想减速的时候,把车门打开,把脚伸出去磨地,产生摩擦力做功,效果取决于腿骨的坚硬程度以及鞋底的材料与合不合脚,减低车速。

       用脚踩刹车踏板,通过液压油把力传致刹车卡钳,从而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的摩擦力实现刹车停车时需要手刹以免溜车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接传动的,中间有个刹车助力泵的东西来辅助,只有发动机工作助力泵才会被驱动。 另外刚刚熄火的时候刹车还是有点作用的。

       所以为了取得良好的制动效果,必须对刹车片施加更大的力矩!所以,汽车都会才用助力。小汽车采用真空助力,货车采用气动助力。用大力气去踩就能让刹车起作用,不然行驶中万一遇到车辆熄火刹车一点也踩不动了岂不是要等死。厂家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了。

       从你的问题中大概可以看出你是想知道,当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我踩刹车时汽车为什么不会熄火?其实对于这个我刚学车的时候也有疑问,我们知道手动挡的车,如果我们踩刹车踩的太猛或者一脚踩死的话会造成发动机熄火,但是自动挡的车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自动挡的车允许我们一脚把车刹停,而且车不会熄火。那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刹车制动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知道,发动机是给车提供动力的,使车辆前进或者后退,而刹车则是提供阻力的额,当我们踩刹车时,刹车会阻止车辆前进,使车辆减速。现在的家用车,刹车一般采用的是液压盘式制动器,俗称碟刹。它主要是通过我们脚踩刹车踏板,推动液压油,液压油在推动制动活塞,制动活塞推动刹车片夹紧刹车盘从而产生制动力。当然里面的详细刹车助力过程我在这里省略了,刹车的一系列动作大概是这个原理。

       当我们车辆的发动机运转时,这个时候次踩刹车,我们知道发动机提供正向力,而刹车提供反向力,假如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线是硬连接,则发动机和刹车就开始较劲了,要么是刹车损坏要么是发动机熄火,现在的车辆设定都是发动机会被憋熄火。当然这说的都是手动挡的车,所以为了不是发动机被憋熄火,则要求我们在猛踩刹车时要踩离合器,断开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线。

       对于自动挡的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如果是AT变速箱则有液力变矩器作为缓冲,发动机不会熄火。假如是双离合变速箱,则变速箱控制器则会自动降低档位,甚至是直接断开离合器,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原理与我们开手动挡汽车踩离合器是一样 的,只不过这个离合器是由电脑控制的。

总之,不管是手动档汽车,还是双离合自动档、AT自动档亦或是无级变速其刹车原理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变速箱的控制原理。

       好了,关于“自动档汽车制动原理详解”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自动档汽车制动原理详解”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