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麟汽车破产_赛麟汽车破产的原因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赛麟汽车破产的问题。关于赛麟汽车破产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新能源汽车倒闭了的品牌有哪些

2.10月新能源市场分析:回暖态势明显,这3个人本月一定很开心

3.2020年倒下的车企 没有一个值得惋惜

4.2020年创业公司倒闭名录

5.上汽连续三个月正增长 众多造车新势力却爆雷 透露出啥信号?

新能源汽车倒闭了的品牌有哪些

       倒闭或者其他原因基本不再生产的有前途、爱驰、恒驰、银隆新能源、知豆、游侠、自游家、御捷、裕路、长江EV、正道、奇点汽车、陆地方舟、国机智骏、红星、绿驰、敏安、青橙时代、赛麟、时空电动、小猬、新特等二三十个品牌。

10月新能源市场分析:回暖态势明显,这3个人本月一定很开心

        汽车记者,汽车视评,记录汽车

       央视财经6月28日报道称,拜腾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

       报道称,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拜腾汽车已经陷入经营危机,拖欠员工薪资4个月之久。消息显示,拜腾上海办公室4月撤租,北京办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厂近日也因欠费停水断电关厂。

       信息显示,拜腾汽车自2017年成立以来,共进行4轮融资,总金额约84亿元。这意味着,拜腾汽车烧光84亿,却未能造出一台量产车。

       天眼查数据显示,拜腾汽车所属地为江苏省,其主要投资人包括富士康、腾讯投资、和谐汽车、启迪金控、中国一汽、宁德时代、日本商社丸红等,其工厂建在南京。

       拜腾两位创始人分别是戴雷和毕福康(毕福康已于2019年4月离开拜腾),两人均为外籍人士。其中戴雷和中国渊源颇深,其本人曾在南京大学修习中文,其太太为他在南京大学的同学。

拜腾创始人戴雷

       就在今年3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委区政府新媒体平台“栖霞视点”发文称:863亿!栖霞铿锵按下74个项目快进键!

       其中,拜腾汽车母公司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即FMC)被列为江苏省“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性项目;

拜腾工厂内景?栖霞视点发布于今年3月

       3月9日,栖霞视点再发文:加速度!栖霞110亿FMC电动汽车项目竣工投产。

       消息人士告诉本刊:拜腾南京工厂确已建成,并前期软膜生产了50台左右的EP样车。

       也就是说,就在3个月之前,拜腾汽车还获得江苏省地方政府“背书”,为其摇旗呐喊。其工厂3月上旬竣工后,还生产了50台左右的EP样车。

       但转瞬之间,拜腾从江苏省“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性项目”、天之骄子,演变成如今濒临破产的造车新势力,整个过程仅花了不足100天。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改变?到底拜腾内部发生了什么?恐怕外界永远都难以知晓。笔者猜测,就现状看,整个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清算。必须要有人为此负责任。

       拜腾在整个江苏省并非孤例事件。同一时期,媒体报道称,同在江苏的赛麟汽车,其国有股东南通嘉禾前后共出资66亿元相助其造车,但赛麟迄今为止仅卖出9辆车。

       6月23日,赛麟上海分公司被法院查封。?

       此前,据赛麟汽车前高级法务乔宇东实名举报,赛麟汽车创始人王晓麟涉嫌虚假技术出资,骗取了赛麟汽车(主要投资人为国资)的实际控制权。事件发酵之后,外界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王晓麟早已遁身美国。

       天眼查信息显示,赛麟汽车主要投资人为南通嘉禾(国资)等,创始人王晓麟为美籍华人。

地方政府领导视察赛麟

       同样深陷泥潭的还有来自南京的博郡汽车。媒体报道称,博郡汽车前后融资十数亿人民币(主要出资人为国资),但仅造出了几台展车。目前,博郡汽车已经欠员工薪资高达7个月以上,上海办公室已无人上班,随时面临破产清算的境地。

       天眼查信息显示,博郡主要投资人为中科招商、淮安园兴、中化国际(国资)、浦口高投(国资)等,创始人黄希鸣为美籍华人。

       资料显示,同在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还包括:南京知豆、江苏敏安、前途汽车(苏州工厂)、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陆地方舟(江苏)、康迪电动(枫叶汽车)、晶能新能源(南京),以及T3出行(采用车辆均为新能源)等,这些新能源汽车公司(或出行公司)都曾经或至今仍是江苏省重点项目,但拜腾、赛麟、博郡等新能源汽车的东窗事发,或为整个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事业蒙上一层阴影。

       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共识是,未来中国能存活下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仅3-5家。但2015年以来,中国打着“互联网+电动”的标签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企业接近50家。截至目前,全国有近40家造车新势力,但有销量数据的仅有8家,分别是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等,其中和江苏省有关的企业仅理想一家,江苏省内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何去何从呢?

       栖霞视点今年3月9日刊登的“加速度!栖霞110亿FMC电动汽车项目竣工投产!”的文章称:FMC该项目投资110亿元,项目占地1200亩,设计总产能为30万辆,预计二季度实现量产目标。拜腾首款车型“M-Byte”2021年从中国向美国出口。

       浦口发布20219年10月10日发布文章“总投资达269.7亿元?浦口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文章称:芯郡标准化生产厂房项目,总投资45亿元,拟建成年产30万辆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建成后,预计年纳税约2亿元,可带动约2500人就业。

       “2021年从中国向美国出口”,“建成后,预计年纳税约2亿元,可带动约2500人就业”,当初的言之凿凿犹在耳边,转眼间这些企业即濒临破产倒闭。?

       从拜腾到赛麟,从前途(江苏)到博郡(南京),从当初的“出口美国、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到如今的集体失业,数千名员工被欠薪数亿,以及诸多上下游供应商纷纷被欠工程款项,不啻于一场灾难。

       到底谁该为此负责呢?是企业家,还是负责招商引资的有关部门,又或者是身陷其中的员工们?恐怕只有身陷其中的人,才知道其中之况味。

       以史为鉴。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令人印象深刻,美国经济因此严重受挫,很多家庭陷入困境。但在事情之初,一些美国政客认为房屋所有权是实现美国梦的第一步,历届政府一直向银行施加压力,让银行为以前无力购买房屋的人提供更多贷款。

       在金融创新和政治压力的联合推动下,当时的美国诞生了一种新型抵押贷款:首付很低,甚至为零。监管不力导致不法贷款人利用借款人获利——贷款人提供贷款,但不要求借款人提交相关材料,如收入证明或资产证明等。

       买家数量的增加推高了房屋价格,导致市场过热。随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次贷危机”爆发,直接导致了有158年历史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触发了导致全球大衰退的金融危机。

       如今,距离美国次贷危机差不多十年之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大热,巨量的资金涌入这个领域,但是谁才是那个能够真正创立一个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实干家,没有人能够真正慧眼识珠。一大批逐利者顺势涌入,市场的辨识力在一片混沌中失去了方向,一场危机由此爆发。

       幸运的是,这场新能源危机的规模,远没有美国次贷危机那么大。但如何收拾这个残局,考验着行业的监管者,以及每一个深陷其中的人。

       对普通人来说,在正确的时机,选对正确的行业,选对正确的老板,意识到错误时及时止损,恐怕是这场危机能够教给他们的唯一道理。

       往期阅读:

       刚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只出现一次?中国新能源汽车来到十字路口

       解封!新能源准入门槛降低?大批造车新势力或转型开发设计公司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注定不平凡

       前途拖欠薪水?绿驰卖身?威马扣奖金?中国新能源迎来至暗时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倒下的车企 没有一个值得惋惜

       如果时间回到过去,谁能想到,平均售价在40万元以上的新势力品牌单月销量能达到5000台以上?但蔚来做到了!

       据官方消息,蔚来汽车在今年10月份共交付新车5055台,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除蔚来之外,新势力中小鹏、理想等品牌也在10月份取得了3000+的销量成绩。作为造车新势力“三剑客”,蔚来、理想、小鹏汽车已经齐聚美股。一眼望去,新势力的队伍洋溢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这并不是新势力队伍的全貌,“三剑客”尽情表演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番风景。有的刚获得融资,成功续命;有的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刚刚跑步入场;还有的已经浑身凉透,宣布破产。来,咱慢慢聊。

       ■?随时都有掉队者——长江汽车不会是最后一个

       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有很多品牌依旧处于寒风刺骨之中。赛麟、博郡汽车已经成为历史,最近有媒体报道,长江汽车也没能挺过这个冬天,已于近期开始破产清算。

       长江汽车成立于2013年,算得上最早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玩家了。2016年,当很多造车新势力还处在襁褓中的时候,长江汽车已经成为继北汽新能源之后第二家手握“双资质”的车企。同期,杭州工厂也正式投产。另外,长江汽车背靠着港股上市公司五龙电动车,而五龙电动车背后,还有香港富豪李嘉诚撑腰。即便这样,长江汽车也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估计你都没见过长江的乘用车在路上的样子吧。从官网可以看到,在乘用车领域长江汽车只有唯一的一款纯电SUV——逸酷。有消息称,逸酷自2016年4月发布至今还未交付......竟然能苟延残喘到现在,也着实够6。

       结合此前倒下的赛麟、博郡以及现在的长江汽车,我们可以看到:

       1、入局早不是获胜的理由,所以后来者也还有机会;

       2、没有过硬的产品,有金主爸爸也不行;

       3、资质、工厂都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过硬的产品才是!

       没有多少实力的品牌,随时都面临着掉队的可能,长江汽车不会是最后一个。总之,历史的教训已经说明:只要没有过硬的产品,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中部力量还在努力赶超——谁王谁寇尚未定论

       除了头部、尾部的“冰火两重天”,处于新势力队伍腰部的品牌都还在奋力向上,比如威马、天际汽车等。大家都想努力的生存下来,享受属于胜利者的狂欢。

       威马汽车——“三剑客”边缘的强者

       目前来看,除“三剑客”之外,威马汽车的市场表现也不错。

       产品方面,目前威马汽车主要面向紧凑型SUV市场,其推出的?威马EX5-Z和威马EX6?Plus,主要售价区间落在10-20万元之间。虽说这一区间市场竞争激烈,但威马还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从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威马汽车10月销量达3003辆,同比增长46.1%;今年1-10月,威马汽车累计销量16889辆。可见,威马汽车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其次,威马旗下的首款轿车威马MAVEN有望于2021年实现量产,新车型的推出必将助力威马再上一个新台阶。

       资金方面,在今年9月份,威马官方宣布其完成了规模达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据悉,这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同时,9月30日,威马与中信建投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并将拟于科创板挂牌上市。乘着最近国内新能源汽车概念的春风,威马汽车应该还会受到资本的宠爱。

       说到这里,邦老突然想到最近威马汽车的召回事件。虽说威马直接甩锅给供应商的做法有失风度,但相比于某些不直面问题的车企来讲,威马的召回不失为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只要有这种“有错则改”的处事态度,就一定能够走在进步的方向。

       天际汽车——华丽转身,再求重生

       关于天际汽车,估计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10月份“天际汽车已于近期完成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的消息,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据悉,此次融资由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大型国有银行领投,50亿,这可不是个小数啊!

       天际汽车实际创立于2015年,前身是浙江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当年的电咖定位低端,没有掀起什么风浪。后来在2018年来了个华丽转身,推出了天际品牌,就这样电咖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的天际汽车!

       产品方面,天际汽车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今年9月19日,天际汽车的首款产品天际ME7正式上市。或许天际ME7并没有太多惊艳的地方,但邦老师看来,天际汽车很大的优势就是它有过失败的经历,这样的经验教训将是其最大的财富。

       当年的电咖起死回生,化身天际汽车,一直坚持三电、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自主研发,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推出了天际ME7,可见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其次,当下还能够寻得超50亿元融资的新势力已经屈指可数,但天际做到了。总体来看,留给天际汽车的机会依然存在。

       华人运通——跑步入场的后来者

       华人运通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晚辈,别人家都开始卖车了,它才跑步入场(华人运通于2017年成立)。

       不过晚入局并没有太影响到华人运通推出新车的速度,今年北京车展上,亮相便引起轰动的高合HiPhi?X着实赚足了眼球。?新车的外观、内饰、性能、配置都很有看点,0-100公里/小时加速成绩仅为3.9秒,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10公里,搭载了双冗余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绝对是哪儿哪儿都好。当然其售价也不低,68万元起!

       最近,又有了高合HiPhi?X第一批试生产车下线的消息。10月30日,新车顺利实现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主开下生产线,这在整个汽车行业历史上也实属首次。这一跑步入场的后来者,接二连三的惊艳众人、颠覆行业。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哪吒、零跑、恒大汽车等品牌也都还有一定的晋级机会。哪吒汽车最近上市了第三款新车哪吒V,一头扎进小型电动SUV的市场;零跑汽车发布了自研芯片“凌芯01”,以求在这方面领跑其他品牌;恒大就更不用说了,一路上“买买买”,挥舞着金元大棒扫清一切障碍......

       总之,所有活着的新势力们都试图使出浑身解数,力求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避免和赛麟、博郡、长江汽车等品牌一样被逐出市场。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邦点评

       总体上来看,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三剑客”的销量确实喜人,但千万不要以为到了喝庆功酒的时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回头看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是新势力、少数自主品牌之间的较量,特斯拉杀伤力再强,其火力覆盖范围也比较有限。但未来的市场,将会更多的高手入局。自主品牌开始发力,如领克的ZERO?concept越来越近;各大合资品牌也将参与进来,南北大众一出手就是一套组合拳,ID.4卖到25万以下......大象转身之后很可能会轻盈的奔跑。其次,特斯拉也将逐步扩大自己的产品矩阵,上有国产Model?Y,下有Model?2,还有屡次降价的国产Model?3。想一想,就很怕!

       除了同行之间的竞争,国家层面也要出手了。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正式明确了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胜劣汰,让国内新能源产业向好向快发展。至于具体措施嘛,小伙伴们可以自己想象,土地、银行贷款方面,稍微那啥一下,谁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处于队伍中部的新势力们,还需要加快前进的步伐,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一时疏忽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当然,不管是谁,要想生存下去,都要靠有实力的产品说话!

       或许,高手之间的对决还未开始,新能源赛道即将进入更加激烈残酷的赛段。新势力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想挺过去没那么容易。但事已至此,唯有亮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创业公司倒闭名录

       2020年是大洗牌的一年,车市寻求回暖却遇上了全球疫情,一年间倒下了不少 汽车 企业!

        这是一次大浪淘沙,不留情面的剔除糟粕,所以TA们的离开在世间换不来丝毫的同情,甚至有的还值得我们鼓掌相送……

        2020年11月20日,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 汽车 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请,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不禁让人感叹,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兴许多数朋友知晓“华晨”二字,都是因为华晨宝马,毕竟华晨自主板块特别是乘用车市场,没有一个能打的,旗下车型的总月销量都没法过千台。另外,花费26亿打造,用着宝马发动机的华颂7,如今几乎可以说是被判了“死刑”。自主板块造血能力低下,一直以来还是靠着利润奶牛华晨宝马。吃奶一时爽,一直奶便奶成了破产……当然,华晨 汽车 集团的破产重整,对华晨宝马的影响不大。

        换句话说,可能宝马还能乐,“趁虚而入”继续将自己的股比提高,要知道2018年华晨与宝马双方就已经对外宣布,宝马将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将股比提升至75%,并将于2022年完成股权调整的变更工作。

        华晨,混到最后难不成要沦落为代工厂?

        2020年底,众泰 汽车 母公司铁牛集团已经严重资不抵债,被法院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被宣告破产。

        曾经说为众泰“兜底”的铁牛倒下了,这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此前众泰、君马、汉腾、众泰新能源都纷纷进入破产清算,作为他们靠山的铁牛集团大家都知道撑不久了,只是没想到来得还挺快!

        2003年众泰 汽车 问世,凭借着大张旗鼓且恬不知耻的山寨行为,被广为人知,而且也因走抄袭捷径还获得过不错的销量。在他们的字典里一直都没有“正向研发”四个字,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路终究是走不长。说句不好听的,它早该消失了~

        2020年8月,力帆股份正式发布公告,称旗下包括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在内的10余家公司全部进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的程序中,也就是跟大家说一声:力帆股份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了。

        “力帆妖娆,老尹逍遥。”这是尹明善退休时说过的话,时至今日不仅没有妖娆,还造车梦碎,以及拱手相让……

        12月25日,力帆股份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这意味着重整即将完成交割。同时公告显示,吉利 科技 集团旗下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正式入股力帆股份。简单的说,就是重庆两江管委会和吉利,成为力帆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走到这一步,力帆并不是破产,而是重整了,还能活下去。但是,这已经不属于尹氏家族,大可宣告尹氏力帆就此退出 历史 舞台!

        2020年4月14日,东风集团股份发布了一则公告,鉴于国内 汽车 市场下滑以及东风雷诺的经营状况,股东双方拟对东风雷诺进行重组。一顿操作之后,两手一摊,东风雷诺在中国成为了 历史 。

        2013年底成立至今还不到七年的时间,东风雷诺在中国 汽车 市场便走向了失败,咱事后诸葛亮一下的话,还不是因为销量不佳、品牌认知度不高。不过,在中国市场难过的不单单是东风雷诺,而是法系都很惨……

        2019年7月,赛麟 汽车 在鸟巢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名为赛麟之夜。2020年6月23日,江苏赛麟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被法院查封……

        深陷“虚假技术出资,以及涉嫌贪污巨额国资”的漩涡之中,董事长王晓麟被实名举报……一时之间把赛麟 汽车 推向了舆论漩涡,也将其推向了死亡!自那场天价发布会之后,赛麟在产品、技术等方面都没什么动静。唯一在售的赛麟迈迈全国销量也就两位数。一台要价16万的微型电动车,谁买?

        赛麟当时规划了包括超跑SALEEN S7、SALEEN S1、SUV车型赛麟迈克、纯电动微型车迈迈,如今咱就当是人家放了个P~以前觉得宝沃挺会讲故事,后来发现还是赛麟更胜一筹。

        此前,有一则消息指出拜腾300人的北美团队,办公室仅零食采购费1年就花了700多万美元,真不真?

        老早拜腾就宣布将从7月1日开始暂停在中国的业务,北美和德国的办公室已根据当地法律启动破产保护申请,办公室分别保留十余人,此次暂停的周期为六个月。

        烧光84亿元都还没造出一台量产车,后来又被曝光欠薪9000万,工厂也因欠费而停水停电……如此拜腾,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裕隆集团旗下东风裕隆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相关内部人士也证实了这一消息,这意味着纳智捷或将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纳智捷在大陆市场最大的贡献,兴许是留下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段子,给不少人带去了茶余饭后的欢乐。2019年,纳智捷在大陆市场销量仅为1947辆,2020年1-5月,纳智捷累计销量也只有43辆,路越走越窄,如今已是无路可走。

        12月21日,韩国 汽车 制造商双龙再次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再次?在2009年人家也申请过一次。一路走来的双龙,也是极其坎坷,几度走向衰亡……

        据悉,过去15个季度双龙 汽车 已完全陷入亏损状态,到目前为止已录得高达1560亿韩元(约合9.8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并已经无力偿还。

        韩国双龙 汽车 对于我们而言还是挺陌生的,不过相信有不少朋友有印象,曾经以进口的方式引进国内销售,售价自然会比较高。另外就是设计……简直就是 汽车 圈的一股污流,比如爱腾!

        以上是不完全统计的2020年走向末路 汽车 企业,也许TA们的离开会很大程度的“净化” 汽车 市场,或者说将市场竞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可能这也是TA们最后的价值体现了!

上汽连续三个月正增长 众多造车新势力却爆雷 透露出啥信号?

        如果说2019年创业公司很难,那么2020年创业公司则是难上加难。

        年初,正当许多熬过2019年的创业公司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番的时候,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打乱了整盘计划。紧接着,在2、3月份,一些现金流紧缺的创业公司应声倒下,其中不乏老牌创业公司,也不乏一些新经济创业公司。

        2月6日,曾在新三板挂牌、创业13年的兄弟连IT教育受疫情影响,现金流断裂,率先倒下;2月29日,曾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创业近20年的百程旅行紧随其后,同样因为现金流断裂,进行破产清算;3月13日,近几年逐渐兴起的长租公寓代表之一我乐公寓爆雷,现金流断裂,实控人疑似失联,办公室已人去楼空。

        尽管,随着二季度疫情得以控制,全面复产复工以来,受影响最严重的二、三产业也开始逐渐复苏,举国上下一片百废俱兴、欣欣向荣的蓬勃气象。但此时,资本却越发的谨慎了。失去了资本的加持,更为烧钱的行业开始接连暴雷,特别是新能源 汽车 和长租公寓。

        据时代数据创业公司数据库统计,截至12月27日,今年一共有932家创业公司关闭。 其中,在4月份关闭的公司最多,达到214家,占22.96%;其次是1月和3月,分别关闭195家和171家。此外,今年上半年共有881家创业公司倒下,占全年的94.53%。

        下面这张932家创业失败公司的全名单,就像是932家公司的墓志铭,其背后埋葬的是900多位创业者的造富梦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创业公司仅3126家,不及去年的一半,而创业失败公司占比达到29.81%。相较之下,去年一共有710家创业公司关闭,占去年新增公司比仅为10.6%。

        北京创业失败公司最多

        从公司所在地区来看,北上广这三个创业公司聚集的地区,创业公司的关闭数量也最多。其中,北京关闭的创业公司最多,达到316家,占比33.91% ;其次是广东,有194家创业公司关闭,占比20.82%;上海关闭100家公司排在第三。

        金融公司倒下最多

        从公司所属行业来看,关闭最多的是金融公司,有166家 ;其次是企业服务类公司,有118家关闭;第三的是电子商务类公司,为108家;教育培训类公司排在第四,有76家关闭。去年关闭前四的创业公司行业为金融、电子商务、本地生活、企业服务。相较之下,今年教育培训类公司关闭数量增加明显。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类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随着监管机构对金融行业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大批量不合规的金融公司被强制关闭。截至目前,所有P2P平台均已消失,除强制关闭和良性退出外,其余部分已经转型合规的小贷公司。

        投资理财类公司是今年关闭最多的金融类公司,达到53家,其中不乏股票配资平台、期货配资平台等各类投资平台。 这也说明,监管机构已经加强了此类金融公司的整治力度。

        退出形式以注销营业执照为主

        从创业公司退出形式方面看,有843家公司已经完成公司营业执照的注销。 其次,有40家公司被吊销了营业执照。另有22家公司尽管未注销营业执照,但已经宣布停止运营。此外,今年2月,时代数据惊奇的发现,曾经共享单车界的老大哥ofo小黄车摇身一变成了“返利网”,用户想提取属于自己的押金需先购物;同时,ofo小黄车的运营主体东峡大通作为案件被执行人,也没有可供法院执行的任何资产。

        行业竞争、烧钱为创业公司倒下主因

        从今年创业失败公司原因方面来看,行业竞争、烧钱、融资能力不足、政策监管、法律法规风险为创业失败的5大原因。 此外,失败主因中涉及疫情影响的公司仅有9家。这也意味着,疫情影响并不是今年创业公司倒下的最大原因。

        74%的创业公司未获投资者青睐

        资金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创业公司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对于还没有“造血”能力的初创公司来说,没有优质的融资渠道,企业就没有良好的现金流,也就无法在正常的行业竞争中获胜。据时代数据创业公司数据库显示,在今年关闭的创业公司中,一直都未获得投资的创业公司达到的693家,占所有关闭公司的74.36%。 这一数据远高于去年的55%。

        此外,较多公司都只进入到天使轮融资阶段,达到11家,占比仅11.8%。其后,43家创业公司进入到A轮融资阶段;22家创业公司获种子轮融资。而进入到A轮以上的公司却寥寥无几,其中,有8家公司因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而被收购,但依然熬不过严峻的行业竞争。

        这也说明,这些创业项目本身并不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从而难以持续获得资本青睐。另一方面,这也印证了当前整个市场环境并不算太好,很多原先被投资界看好的明星公司也因为行业竞争越发激烈、融资能力不足等因素在今年轰然倒塌。

        从融资额方面来看,今年关闭的创业公司中,融资最多的是金融行业的安邦保险,融资额达到608.04亿元;紧随其后的是ofo小黄车和拜腾 汽车 ,分别融资约168亿元和84亿元。 此外,长江 汽车 、Saleen赛麟 汽车 、博郡 汽车 、众泰新能源 汽车 分别以51亿元、40亿元、28亿元、7.8亿元的融资位列前15。造车新势力承包了烧钱Top15公司中的三分之一。

        其中,估值最高的是万达旗下电商平台上海新飞凡,尽管仅经历了A轮融资,但拥有万达、百度、腾讯等雄厚实力股东的它估值曾一度达到200亿元。其后,ofo小黄车,曾融到E++轮,估值一度达到195亿元。紧接着,拜腾 汽车 、Saleen赛麟 汽车 、博郡 汽车 3家造车新势力分别以150亿元、111.11亿元和100亿元的估值位列3至5位。

        如今,这些估值已不复存在。资本盛宴过后,终将会是一地鸡毛。

        汽车记者,汽车视评,记录汽车

       汽车市场或正在回归理性。

       7月6日消息,上汽集团宣布连续三个月销量正增长,6月销量47.9万辆,同比增长2.8%。这是上汽集团,继4月份零售销量同比转正后,实现连续三个月正增长,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101.8%。这意味着上汽集团销量已经回复到正常水平。

       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经济运行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上汽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耐人寻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上汽主观上看好,也可以认为是对销量等数据的客观描述。——似乎是作为对上汽这条信息的回应,截止7月6日收盘,上汽集团股价大涨5.95%,创近期新高。

       具体销量上,尽管与去年同期累计销量相比,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仍同比大降30%以上,但好消息是,上汽乘用车比去年同期累计降幅低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仅为22.52%;上汽旗下另一自主品牌上汽大通甚至累计同比实现了8.45%的正增长;上汽乘用车旗下名爵品牌海外销量达7万辆,比去年同期大涨37%;这意味着上汽乘用车、上汽旗下自主品牌的恢复势头比其旗下合资品牌要好不少。这完全符合上汽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全力发展自主的重大转型。

       恐怕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上汽集团股票最近涨势良好的原因。

       反观事情的另一面,国内造车新势力正在遭遇严重的冲击,拜腾、赛麟、博郡先后暴雷。其中赛麟、博郡办公室及资产先后被法院查封,相当于破产,而拜腾也宣布了关停“中国区”、重组公司的计划。除了上述三家造车新势力以外,近年来成立的数十家造车新势力中,仅8家有销量,意味着造车新势力对传统汽车企业集团的无差别冲击开始告一段落。

博郡被查封

       不仅如此,巧合的是,这三家濒临破产倒闭的公司,其中两家:拜腾和博郡,均与一汽集团有重要的关联,而一汽集团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和上汽集团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拜腾和博郡,原本被赋予厚望,有望成为剥离并盘活一汽集团旗下不良资产的关键先生:一汽集团分别向这两家造车新势力甩卖了旗下不良资产一汽华利和一汽夏利,尤其是一汽夏利的甩卖,直接解决了困扰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同业竞争”问题。另外,一汽集团甚至对拜腾汽车直接进行投资。

       但如今,拜腾、博郡濒临破产,一汽集团和这两家公司的两桩交易都面临烂尾的囧境,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对比之下,上汽集团,无论是其传统汽车业务,还是其新能源汽车战略,则要稳健得多。

       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尤其值得一提。和一汽集团深度布局投资造车新势力不同,上汽集团完全没有参与当下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乱局,而是积极发展自身的电动汽车业务,旗下新能源产品荣威RX5新能源、Marvel?X一度是新能源市场的明星产品。

       不仅如此,上汽在新能源战略上还有开创性举措,那就是和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展开了深度合作,双方成立了两家电池业务领域的合资公司:时代上汽和上汽时代。这种双方平等合作互惠共赢的方式绝无仅有,也使得上汽集团完全享受到了宁德时代迅速成长为世界数一数二的锂离子电池巨头的红利。

上汽宁德时代合资公司奠基仪式

       由此,上汽集团在市场中颇有些“定海神针”的意味,其销量和股价企稳,或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脱离新冠疫情的不良影响,以及造车新势力蜂拥而起的乱世冲击,重新回归到理性发展的正常轨道。这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来说是好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赛麟汽车破产”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赛麟汽车破产”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