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用别克跑车_上海通用别克跑车价格 _上海通用别克跑车价格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上海通用别克跑车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大阪Glion Showroom(三)闲聊1961年的Buick Electra 225敞篷车

2.别克英朗GT的优点和缺点

3.君威2.0豪华和君越2.4雅致版 该如何选择

4.别克英朗GT大众认可度为什么这么低?

5.上汽通用所有车型

大阪Glion Showroom(三)闲聊1961年的Buick Electra 225敞篷车

       在大阪Glion,室外展示区车辆中最吸引眼球的恐怕就是这款1961?Buick?Electra?225?敞篷车。虽然这里停放了其他展车,但和它一起拍照的人,甚至会比一旁同年代的劳斯莱斯还要多。乳白色的车身、敞篷的样式以及大红色的内饰足以吸引大家的眼球。

       本人最喜欢的前脸角度(上图)和后侧角度(下图)

       车头两侧包含前杠,以及整个中网和双头灯设计特别像一种海洋里的哺乳类动物,哪一种您可以猜一猜

       车头很饱满,很有冲击力。

       从车头至车尾收的很自然,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轻盈感。

       Electra?从1959-1990年一共推出六代车型,这里看到的1961款则是它的第二代。在我看来这是Electra车型中最漂亮的了。车体虽然庞大,但是扁平的车身看上去很低趴,重心很低,这是跑车所必备的条件;车头、车尾防及撞梁两侧都仿照鲨鱼头造型,车头上部有类似鲨鳍设计,两侧亦有类似鲨鱼腮的机舱气孔,使整部车开起来很有类似鲨鱼的速度与力量感。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思路是我杜撰出来的还是设计师真的取有鲨鱼的设计灵感……

       这款Electra?配备了?V8?6.6升发动机,最大325hp,以及2速自动变速箱,前置后驱布局。单从动力系统配置上看,这在当时应属豪华配置了。电动雨刷器、雪茄打火机、动力转向、防眩后视镜、电动座椅、电动门窗,全红内饰以及真皮座椅,这些配置则更能体现其豪华的身份。

       仔细想一想,电动门窗,像当年三大件里的富康、捷达,在1995年左右才成为普遍配置,防眩后视镜也是2000年之后才逐渐成为普遍配置。别看这样一款打理很好的老爷车,它的价格是远比上一期介绍的阿姆斯特朗.西德利明星蓝宝石要便宜不少,市场价格不到一万美金。

       说了半天这款老爷车,大家看起来估计是真的不会有什么感觉,索性我就随便抓几个有意思的点聊一聊,这就不用太多内容去搞前几代Electra了。重点可以说一说的是这一款车的末代款1990年Electra,也就是由Electra?向林荫大道(Park?Avenue)转型的车型,之所以说还叫Electra,是因为其还保留着该车系的后驱特性。

       90年代初期,Electra/Park?Avennue?曾进口到中国,在当时的北京街头偶尔会看到别克Electa的车型。之后林荫大道就在新的平台基础上变成了前驱车。虽然2007上海通用别克在推出新款林荫大道时采用了后驱系统,但终究因低迷的销量而退出了中国市场。

       90年代初的美国车从外表看它的座舱显得紧凑,且轴距不大,但车内座椅是真的一点也不含糊,大大厚厚的沙发式座椅,恐怕和现在的日系中号称大沙发的车型也是有一拼的。这款车配备了4.8升的V6引擎、四速自动变速箱以及后驱系统,动力应该是算不上很强,但一定是很吃油!

       其实那个年代的美国车,似乎都在不遗余力的追求同一种造型,尤其是轿车C柱接近于直角的造型,在那个年代特别流行。例如克莱斯勒的新纽约人(Chrysler?New?Yorker?Fifth?Avenue)、奥兹莫比尔98(Oldsmobile?Ninety-Eight)与Electra/Park?Avennue?的整体外形都有极高的相似度。

       如今的别克,GL8、昂科拉、英朗才是大家更耳熟能详的名字。文中介绍的别说敞篷老爷车,即便是现在的敞篷车对于中国家庭来说也还是及其小众的车型。它是纯情怀车,比旅行车更为情怀的车,毕竟旅行车的实用性很高。敞篷车在大多数人眼里还是耍酷的道具。哪有好天气?哪有时间?甚至是哪有不尘土飞扬的道路让你去开敞篷车呢?很多人买了敞篷车却很少开蓬,更多还是作为上下班的通勤工具。

       前几年国内敞篷车款相对多一些,近两年像MINI、Smart、Golf已经不再进口敞篷车了,目前市场上能看到的应该只有宝马和奥迪以及个别品牌还在通过进口的方式销售敞篷车。

       在2003年,SARS爆发的那一年,国内汽车的需求量突然有了爆发式增长,疾病似乎唤起了外出时更需要独立空间的需求。而今天历经新冠肺炎躲在房间里敲键盘的时候,我更希望的是2020年即将到来的春天,大家能够开心、自由的驾驶自己的车子去踏青。或者是试想一下自己开的是一辆敞篷车,跑在马路上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别克英朗GT的优点和缺点

       别克英朗XT(英文:BuickExcelleXT)是一辆天赋动感的五门轿跑车,是美系车型,这款英朗两厢车搭载高性能欧式运动底盘及创新悬挂系统,匹配动力强悍的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带来人车合一的全新驾驭感受。

       1车型亮点

       编辑

       “鹰眼状”自动感应大灯

       上扬后掠、棱角分明的立体线条,勾勒出“鹰眼状”前大灯的凌厉造型。充满质感的透光黑漆,显得车灯锐利洞彻、炯炯有神。自动感应功能可以识别环境光线的强弱变化,自动启动车灯照明。

       别克标志性直瀑镀铬格栅

       拥有家族风格的直瀑格栅,以低俯的姿态固定住别克盾形标识。引擎罩轮廓线如雕塑般嵌入两侧,直冲向上,与两侧窗线相连,勾勒出一种平衡的协动感。

       水滴型外后视镜

       外后视镜沿袭君威上的水滴型造型设计,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阻系数,同时配有电动调节、加热除雾等功能。

       快背式流线型车顶

       采用座舱前移的运动造型与下沉式尾部车顶设计,车顶轮廓线呈弧线型从车头一直连贯至车尾,塑造极富雕塑感的轿跑车身轮廓,并大幅降低风阻系数。

       展翼飞扬式车身特征线

       紧凑、利落而不失柔和的肩线,顺着车体侧翼一路伸展,直到雕塑般的车尾灯组。在车身侧翼紧贴后轮的前方,展翼飞扬式线条赫然在目,展露出跑车般蓄势待发的动感之美。

       跑车式前舱

       汲取顶级跑车的设计概念,充满肌肉感线条的前车身预示着潜藏的强劲能量。美感与力度的和谐组合,一眼倾心。

       17寸五幅运动轮毂

       轮辐与轮圈之间平滑过渡,充满跑车特有的力量感和肌肉感,时刻劲现驱车之美。

       环抱式后挡风玻璃

       采用环抱式双曲角度设计,增大了后挡风玻璃的倾角及圆弧度,加强车体平滑度,有效降低纵向与侧向空气隙流形成的阻力。

       镀铬排气管

       动感造型、现代感十足的镀铬排气管,提升了整车档次,突出强烈的运动特性。

       炫光镀铬T标

       这是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强悍动力的外在彰显,劲显英朗XT的运动气息。

       “展翼式”尾灯

       分割式设计突出车体的宽阔姿态。暮色降临,尾灯亮起,仿佛张开的四翼,勾勒出一幅英朗XT独有的夜间景致。

       双炮筒式运动仪表盘

       表圈镀铬抛光处理,时速表和转速表的指针均采用大尺码设计,以小角度向内倾斜,遵照“驾者中心”的设计理念。当按下Sport运动模式按键,灯光会由原先的Ice Blue冰蓝色转为Spice Red焰红色,渲染出振奋人心的运动主题。

       Spice Red运动气氛光

       当按下Sport运动模式按键,仪表盘灯光会由原先的冰蓝色(Ice Blue)转为焰红色(Spice Red),恰如其分地渲染出振奋人心的运动主题。

       直瀑式U型中控面板

       经人机工学计算,中控台以人体最舒适的27度倾角巧妙设计,从仪表板顶部平滑而下,与变速杆组合成美妙的界面流动线,所有操控动作都能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轻松完成。

       包覆性运动座椅

       1.6T运动版特有的包覆型运动座椅,采用纹理强烈的红黑织物内饰,热烈的气息更将激发驾驭者的飞驰渴望。增强了座椅腰部的侧面包覆,为驾驶者提供更好的腰部支撑。

       三幅四向调节多功能方向盘

       方向盘高度及纵深四向可调,驾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至最佳位置;借助多功能方向盘,你可以快速便捷地掌控诸多常用功能,手无须离开方向盘也能实现准确操作,大幅提高了驾驶安全性。[1]

君威2.0豪华和君越2.4雅致版 该如何选择

别克英朗的优点:

       1、首先是价格,落地8万多,还有政府补贴,比较划算。外观很不错,看起来很时尚,比较符合年轻人,拿的出手。内部空间很大,坐着也比较舒服。配置丰富,对司机很友好。

       还是手刹吧,现在都是电子刹,也加不了几个钱,然后隔音一般,发动机声音有点大,底盘低,很容易搁底,不知道是不是我装了底护板的问题,然后后备箱没有按键开关,后排不能放倒,没有独立头枕,可能预算的问题,6AT低速顿挫明显。空调不怎么制冷的感觉,夏天开车前面感觉很炕。

别克英朗GT大众认可度为什么这么低?

       这部车你如果打算要开好几年的话,或者未来你要成家结婚生子的话,建议君越合适,毕竟实用性比君威好很多,后排空间很好

       不知道你为啥选君威2.0,2.0的君威其实也就是好看点了,动力弱,油耗不低;既然不追求动力表现了,就应该向舒适性及实用性上靠拢

       而既然你能接受君越2.4雅致的价位,买君威的话最好也是买2.4或1.6T的,2.0的君威现在价格应该在19万以下,但2.0版本除了外观好看真说不出什么优点来

       你买君威就应该以自己用车为主,家里如果有几部车的话选这个车合适,家里如果只有一部车的话,自然是君越的优势大

       最后给个合适的建议,你要么买君越2.4雅致,完全出于实用性考虑

       如果想彻底年轻运动一回,就咬咬牙,多掏点钱买君威2.0T豪华运动,现在貌似也就23万多,这才是真正的君威

上汽通用所有车型

       上海通用别克英朗GT上市已有段时间了,作为别克家族在国内的又一力作,其售价区间为13.77-18.97万元。日前我们试驾了别克英朗GT,希望给您选车有所帮助。

       英朗GT共有3种排量6款车型,从1.6L自然吸气到1.8L自然吸气再到1.6T发动机,跨度可谓相当之大,我们这次试驾的是一款1.8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而我认为,根据厂家所介绍的英朗GT的市场定位以及消费人群定位,这款1.8L排量的车型,应该是与这款车定位最为贴近的,原因我们会在下面给大家做解释。

       如果第一眼看到英朗GT的照片,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新君越确实是这样的,英朗GT的外观设计与新君越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了,甚至说与之前推出的两厢版本英朗XT也有很大的不同,外观设计更加趋向大气与稳重,而不是XT版本的犀利运动路线。

       厂家对英朗GT的定位是一款中高级轿车,而对英朗XT的定位则是一款轿跑车,这样来解释相信很多消费者就能理解为什么英朗GT的外观要如此设计了吧。

       我的看法是,别克品牌在国内打拼多年,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商务车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如此一款外观大气价格在15万左右的车型,定义成家用轿车,还是比较准确的,毕竟别克品牌之前在凯越跟君越之间,没有一款轿车车型,对于很多喜欢这个品牌的消费者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次英朗GT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英朗GT的竞争对手直接定位为:轩逸,卡罗拉还有速腾这种中高端的紧凑车型,那么它到底又拥有什么特点,能让它能作出如此的定位呢?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英朗GT的外观与新君越非常相似,看到真车之后,从车头看,给我的感觉是:这就是一个小号的君越,从机器盖的线条,到镀铬进气格栅以及大灯还有雾灯的形状,可以说两款车都是非常相似。

       而新君越推出之后赢得了相当不错的市场认可,对于这样一款挂着别克车标的大气车型而言,对于国内有商务需求的消费者,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

       那么移植到英朗GT上之后呢,首先来看尺寸,英朗GT的车长为4671mm,宽度为1815mm,这在紧凑车型中可以称得上是大尺寸了,与竞争对手轩逸还有卡罗拉比较,这样的尺寸绝对处于下风,在配上这样一个大气的外观设计,相信能让很多消费者对它产生好感。

       车头如此,当我们走到车尾,可以说得到了一个惊喜,尾部的设计与车头比较,要更加年轻,从尾部造型上,我们才找到心里之前对于“英朗”这个车型的感觉。提到镀铬饰条往往想到的是豪华感,而能将两条如此之大的镀铬饰条作出犀利感觉的,除了英朗GT,我没想到其他车型了。

       红白相间的尾灯,再加上两条犀利的镀铬饰条摆出的一副英气逼人的眼神,英朗GT的尾部造型,给车型增添了很多的年轻与运动的感觉。整体而言,英朗GT的外观设计走到是成熟大气路线,但是又不会过于成熟,这样的感觉跟轩逸的中庸之道有些接近,只不过英朗GT凭借新君越的造型以及别克的品牌,会显得更有档次。

       坐进车里,对别克品牌比较熟悉的朋友找到几分熟悉的感觉,最醒目的依然是中控台上那如此多的按钮,这也是美系车型的特色之一,差不多每项功能都有专门的按钮,这样的设计好处是操作比较直接,上手之后再来操作会非常方便;而缺点则是刚开始上手稍微有点难度。

       英朗GT内饰采用了360度环抱一体式中控台,坐进车内犹如进入了一个安全港,会给人一种安全感,而且我们仔细去看内饰的线条,发现它们跟外观相似,一条线会贯穿整个中控台,而且几个功能区也分的非常清晰。

       我们仔细去看了下内饰的做工及用料情况,英朗GT在这方面的表现,在同级车中也能达到上游水平。

       在此之前,我对美系车很多车型的方向盘有些微词,它们都是在手握的地方设计过于粗大,握上去找不到一个很舒服的方式,而我很惊喜的发现英朗GT的设计有了改观,包裹了真皮的多功能方向盘握感不错。

       我们驾驶的这款车装在了ONSTAR安吉星系统,对于这个系统,我们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再一次提出表扬。

       相信如果用过几次它的功能之后,就有些依赖感,毕竟让我们直接去与电脑对话,相比较有专人为我们服务,方便性还有尊贵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安吉星的功能差不多能做到您在车上的任何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一方面我们可以得到答案,令一方面这套与车辆总线直接连接的系统,能直接发现车辆的各种隐患,能提前发现并提醒驾驶者,对于安全性方面,也是很大的一个提升,对这个系统,除了对于一年后到底如何收费存在有些疑问之外,其他方面还都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我可以大胆预言,这样的系统会慢慢的逐步进入到更多的车型上,更多的消费者能享受到这项服务。

       空间方面,作为一款紧凑车型,英朗GT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与其竞争对手轩逸还有卡罗拉比较的话,丝毫不会处于下风,2685mm的轴距,带给我们的优秀的腿部空间,而1815mm的宽度,则保证出色横向空间,笔者188cm的身高,坐在前排,头部距离车顶还有三个手指的距离,不会感觉丝毫的压抑感,而坐进后排,也是不会感觉过于拥挤,相信英朗GT里坐进4位身高180cm的成年人,也不会感觉有多拥挤,对于一款紧凑车型而言,这样的表现,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们这次试驾的路线是经过精心的安排,大连的地形是有名的辽东丘陵,各种上坡下坡,各种弯道也是依着山势修建。

       首先动力性方面,这款1.8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上六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平顺性非常优秀,既然要打造的是一款高品质车型,那么驾驶中的平顺性还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这款1.8L的车型,更多的偏重是舒适,而且我们再次领教了别克车型出色的静音工程,行驶中车内非常安静,别克品牌能作为国内商务车型的典范,靠的也是一日之功。

       当然了,虽然英朗GT定位为轿车,舒适性是必须的,但是它并没有因此将运动的天性完全抹杀,前轮麦佛逊独立悬挂,搭配改进的新型双筒减震器,带来更好的防侧倾能力,并降低车辆震动,特别是前悬挂控制臂采用铝和空心钢管制造,有效减轻重量,降低了油耗;后轮则配备了欧宝专利的增强型复合扭杆梁+瓦特连杆悬挂,在确保扭杆梁尺寸、重量和整体效能优势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舒适性,在弯道里的极限还是很大的,相信就算追求运动性的驾驶者,也能在英朗GT身上找到驾驶的乐趣,当然我们说还只是这款1.8L车型,对于1.6T车型,定义轿跑的英朗XT车型的运动血统都被完美的延续下来,喜欢三厢运动车型的消费者,又多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下面我们来总结下英朗GT的特点,外观设计大气与时尚并存,内饰设计豪华而又不会死板,操控舒适而又不会丧失运动,总体而言,英朗GT属于是一款比较均衡的车辆,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它缺乏一些个性,但是这样的一款车型,确是国内多数消费者所喜爱的,特别是有一定商务需求的个人消费者,一辆比较全面以及均衡的车型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对英朗GT作出了“中高端家用商务车”的定义,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款定位准确的车型,在国内越来越细化的市场中,一定能赢得一份自己的天地。

       上汽通用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三大品牌下各有多种热销车型。

       上汽通用汽车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中国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目前已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二十多个系列的产品阵容,产品覆盖SUV、轿车、MPV、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等细分市场。

       别克品牌旗下有以下车型:凯越、英朗、阅朗、蔚蓝、君威、君越、威朗、昂科威、昂科拉、昂科旗、别克GL6、别克GL8。

       雪佛兰品牌旗下有以下车型:骑士、克鲁泽、科沃兹、科鲁兹、迈锐宝、探界者、开拓者、创酷、沃兰多、创界、畅巡、乐风房车。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旗下车型包括:凯迪拉克ATS-L、凯迪拉克XTS、凯迪拉克XT5、凯迪拉克CT6、凯迪拉克XT4。

上汽通用的企业战略:

       上海通用汽车于2008年在业界率先启动了“绿动未来”战略,全面制定了以“发展绿色产品”为核心、以“打造绿色体系”为基础、以“承揽绿色责任”为社会实践的中长期规划。

       “绿动未来”战略体现了上海通用汽车与时俱进的使命和责任,并全面融入了上海通用汽车的企业愿景、战略规划、道德观和价值观中,体现在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工业制造、供应系统、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

       上海通用汽车将继续抓好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随着“绿动未来”战略的扎实推进,上海通用的体系能力、产品力都大幅跃升,锻造了企业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汽通用

       好了,今天关于“上海通用别克跑车”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上海通用别克跑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