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售后电话_安徽华菱汽车配件销售
1.安徽哪最好? 安徽怀宁怎么样? 能有省内的排名最好了!谢谢!
2.湖北全力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3.中国随车吊制造厂都有哪些
个人感觉汉马动力比较好,汉马动力具有低速大扭矩的特点。原来见过一次一台汉马的发动机,上面的好多零部件都是德国,美国顶级配件商生产的。听说是德国弗里兹 温特的缸体缸盖,德国马勒的连杆,美国辉门的活塞。
安徽哪最好? 安徽怀宁怎么样? 能有省内的排名最好了!谢谢!
简介: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是***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泰州市50强企业,现有职工30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0多人,厂区面积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资产15亿元。
股份公司下辖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泰州市苏中有色合金有限公司、泰州市喷灌机有限公司、泰州市重阳废旧回收利用有限公司、重庆罡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骄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六个子公司。
公司拥有精锻、热处理及国内外先进的机加工组合线60余条,主要生产摩托车曲轴总成、汽车动力转向器、通用汽油机曲轴、舷外机曲轴、涡漩压缩机偏心轴、航空靶机曲轴及转向助力油缸、转向垂臂、吊耳等汽车零部件,其中摩托车曲轴产品销往广东大长江、嘉陵本田、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建设雅马哈、力帆、宗申、隆鑫、钱江、金城等国内排名前列的摩托车集团,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从1996年起连续十七年产量、销售量名列国内第一,从2009年开始,跃升为全球小型动力曲轴产量第一。动力转向器产品销往陕西重汽、北汽福田、济南重汽、安徽华菱、郑州宇通、苏州金龙、东风柳汽、上海汇众等国内知名企业,商用车转向器跻身行业前三强。公司不断创新,以超越国际品质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并成为全球知名的轴类零部件生产基地,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等,目前,已与德国宝马、意大利比亚乔、美国艾默生、丹佛斯、德国索罗、日本本田、雅马哈、铃木、牧田、印度tvs、bajaj等世界着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
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13.8亿元,利税1.5亿元。
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0012、iso/ts16949、iso14000、gb/t28000等一系列管理体系的认证。公司连续20年被评为特级资信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江苏省民营企业纳税大户、江苏省质量管理奖、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成就奖,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摩托车曲轴、汽车动力转向器系列产品先后荣获***重点新产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等称号。
公司将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集团化经营模式的运作,按照“积极培育铝业版块,稳步推进曲轴版块,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版块”的市场定位,不断引进高技术含量产品和制造技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延伸产业链,最终的定位目标是建成全球最强最大的汽摩零部件细分版块制造公司。
法定代表人:陈杰
成立日期:1995-01-08
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江苏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1200141944574K
经营状态:在业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人员规模:1000-4999人
企业地址:泰州市海陵区罡杨镇
经营范围:发动机运动件及配件、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普通机械及配件、铸锻件、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的制造、销售,热处理加工,国内贸易,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本公司自有固定资产租赁,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湖北全力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2007年度安徽省县域经济运行评价考核结果:宁国市、繁昌县、凤台县、肥西县、当涂县、芜湖县、肥东县、无为县、天长市、广德县依次位居综合指数前十位。
安徽省怀宁县位于皖西南交通要塞,东临安庆,南枕长江,境内独秀山与大龙山遥相竞奇.国土面积1276KM2,辖20个乡镇,人口69万.早在七十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晋安帝复位,取“永怀安宁”之意,立县曰“怀宁”。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怀宁县城随安庆府迁至宜城(今安庆市),府县同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移至安庆府,省、府、县同城而治,史称“首府首县”。1950年,县城迁至石牌镇。2002年1月,由石牌镇迁至高河镇。
怀宁人杰地灵,俊才辈出,四海闻名。在这片土地上,曾孕育了“千年一人”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中国***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和现代著名诗人海子等盖世英才。东汉古诗《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小吏港(今小市镇),至今仍保存着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墓等遗迹。怀宁素称“戏曲之乡”,是被誉为京剧之父的徽剧和全国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的发祥地,历史上名伶辈出,有“梨园佳弟子,无石(石牌)不成班”之誉。
怀宁2007年经济数据: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个“一二三四”发展方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呈现增长加快、质量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怀宁建设加快推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最后认定,全年生产总值(GDP)62.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8.65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20.11亿元,增长11.9%。第二、第三产业对县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7.7%和26.3%,分别比上年提高22.8和15.3个百分点。县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为21.8:45.9:32.3。按户籍和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9091元,比上年增加1383元。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
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 623445 14.8
第一产业 135737 4.0
第二产业 286559 22.3
工业 239089 26.6
建筑业 47470 3.1
第三产业 201149 11.9
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288 10.1
批发和零售业 41027 9.4
住宿和餐饮业 11325 8.2
金融保险业 9150 9.8
房地产业 28876 6.5
其他服务业 81794 16.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35%,涨幅高于上年4.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82%;居住类价格上涨4.87%;服务价格上涨2.0%。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65%。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1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3.3万人,增加1.5万人;第二产业7.6万人,第三产业20.1万人,共增加0.3万人。城镇在岗职工1.65万人,城乡私营、个体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6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外向度还不够高;产业集群规模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薄弱,物价水平上涨较快,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108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16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837公顷,分别比上年减少243公顷、165公顷和104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738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37.7万吨,比上年增产14.6%;油料产量2.53万吨,增产1.6%;棉花产量6164吨,减产20.9%;蔬菜产量32.02万吨,减产5.5%;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稳定发展。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76984 14.6
油料 25270 1.6
棉花 6164 -20.9
糖料 1020 -1.5
麻类 25 4.2
茶叶 185 1.1
瓜果 17968 0.1
蔬菜 320233 -5.5
全年肉类总产量253吨,比上年增长0.3%。禽蛋产量12656吨,增长0.7%。水产品产量25800吨,增长3.5%。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8.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农用拖拉机4548台,联合收获机140台,农用运输车1337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905吨,增长0.1%。农村用电量7663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30230公顷,新增55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增长34.8%。股份制、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均保持快速增长。
全县规模工业涉及的24个工业行业,有22个工业行业同比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增速超过50%以上的有15个。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服装 万件 444.51 831.9
机制纸 吨 25659 43.3
大米 万吨 27.26 62.6
配混饲料 万吨 11.6 76.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28. 47.5
塑料制品 万吨 1.58 42.4
水泥 万吨 268.2 -2.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9.77。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9.22亿元,增长53.8%;实现利税5.47亿元,增长33.1%;其中利润总额3.64亿元,增长35.8%。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92.3%。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747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工程结算利润3518万元,利润总额112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5.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3.1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63.6%。其中,城镇投资28.03亿元,增长110.8%。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418万元,比上年增长28.4%;第二产业投资175744万元,增长81.5%;第三产业投资148569万元,增长88.3%。从行业看,工业中制造业投资14.75亿元,同比增长92.4%,占总投资的44.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81亿元,比上年增长79.3%。商品房销售额247万元,增长213.7%。
全年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施工项目403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293个;本年新开工项目246个。
五、国内贸易、外贸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95亿元,增长17.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38亿元,增长15.9%。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63亿元,增长21.9%;零售业零售额13.27亿元,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3.31亿元,增长20.4%。
全县10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全年商品购进总额27281万元,销售总额32766万元。其中,农畜产品批发业21060万元;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业2824万元,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业6415万元,分别占当年销售总额的64.3%、8.6%和15.6%。
全年进出口总额12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9%。其中,出口938万美元,增长58.7%;进口291万美元,增长21.5%。
全年外商签约项目2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4134万美元,实现利用外资511万美元。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30人次,比上年增长4.5%;接待国内游客2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17万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3万美元。年末全县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4个。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1%。
2007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等级公路)1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5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50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2831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5%;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641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2%。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不含农用运输车)保有量5985辆,其中个人汽车5155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447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645万元,增长10.6%;
邮政业务总量3802万元,增长27.8%。全年邮政特快专递80433件,比上年增长131.6%。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7.79万户,移动电话14.51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914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088万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033万元,增长38.0%;工商税收37162万元,增长34.3%。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07年总量分别达到16568万元、5714万元,同别增长46.9%和23.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1142万元,增长39.6%。其中,支农支出增长238.7%,科学支出增长81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28.7%。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60158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06871万元,增长21.6%。其中,企业存款45846万元,比年初增加2128万元;农业存款14425万元,比年初减少2486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96407万元,比年初增加9273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余额310370万元,比年初增加42445万元,增长15.8%。其中,短期259501万元,增长20.8%;中长期50869万元,下降4.3%。在短期中,农业12.28亿元,占47.3%;工业2.87亿元,占11.1%;商业6.78亿元,占26.1%。
全年中资财产保险公司(人保)承保额29.2亿元,保费收入1843万元,赔付1367万元;人寿保险保寿收入10293万元,业务赔款和给付673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技术人员7312人,比上年增长1.1%。全年全县科学支出5万元,比上年增长818.5%。72家民营科技企业共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科技项目20项,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重点新产品称号。全年申请专利30件。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69所,在校学生118111人,专任教师5406人;当年招生33058人,毕业生33938人。其中,普遍中学42所,专任教师2480人,在校学生57379人;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58人,在校学生6718人;小学215所(不含教学点20个),专任教师2800人,在校学生4934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中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3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57.38%。
2007年高考,全县共录取4779人。其中,文科1513人,理工科3164人,艺术类71人,体育类31人。应届2169人,历届2176人。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文物管理所、公共图书馆各1个,乡镇文化站20个。县黄梅戏剧团全年外出演出90场,观众6万人次。
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座,乡(镇)广播电视站20个,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200小时。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390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5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87%。
年末全县拥有室外全民健身公园、广场4个,室内全民健射中心一个。设施较为齐全的县体育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9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妇幼保健所一个,血吸虫病防治所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272张;卫生技术人员1253人,其中医生370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2007年,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10.69‰,死亡率4.08‰,自然增长率6.61‰。年末全县总户数188270户,比上年增长1.9%。总人口687502人,增长0.5%。其中,男性人口354325人,女性人口333177人;农业人口612776人,非农业人口74726人。
2007年,全县国有、城镇集体及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3949万元,增长24.0%。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3273万元,增长27.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175元,增长27.9%。各乡镇三十户抽样调查统计,2007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29元,比上年增加414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93元,增长1.9%。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64亿元,增长23.0%;人均储蓄7220元,增长22.3%。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和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员共达7175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23340人。共有0.44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2007年底,全县共有551741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年末全县共有各种社会收养性单位29个,拥有床位479张,收养各类人员475人。各种不提供住宿的社区服务中心83个,开展活动项目20个。
年末全县共有环境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各一个,烟尘控制区2个。全年全县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240万元。
中国随车吊制造厂都有哪些
简介:湖北全力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力机械集团的控股母公司,最早是始建于1927年的柳林锅铧厂,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幸福公司农具分厂,年为随州市汽车挂车配件厂。1990年全面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后,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促发展”之路,先后承担完成“五十铃、依维柯、全顺、斯太尔制动系国产化”研发项目,研发产品取代国外进口件,为提高我国汽车的国产化率作出了贡献。同时完成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发改委,以及湖北省等新产品研发项目10余项,数次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999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一手抓外贸,一手抓内贸,以内贸促外贸,以外贸带内贸,实现内、外同步发展。2005年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汽车制动新品,一举打入美国汽车配套市场,实现随州市汽车零部件出口零的突破,并形成以美、欧为主,美洲、非洲、东南亚全球经济互补的外贸市场格局。2007年我公司在湖北曾都经济开发区投资6亿元,新上“年产重型汽车底盘零部件500万台套制造基地”,2009年6月份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公司总部同时搬迁入开发区。公司2013年由湖北曾都经济开发区基地和湖北随县柳林基地组成,拥有员工300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426人,现代化的精加工、造型线、装配线,专业的物理试验室和化学实验室,以及工程的实战技术中心。企业与中国重汽、东风汽车、上汽依维柯红岩、江铃汽车、安徽华菱、广东富华等汽车集团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解放军总装备部军品定点生产厂家。荣获“全国汽车铸件行业十强企业”、“全省国税百佳纳税人”、“中国著名商标”、“湖北省知名品牌”、“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等殊荣。公司地址: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经济开发区法人代表:聂孝全
法定代表人:聂孝全
成立时间:2004-06-09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1300000013907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随州市曾都区经济开发区
答:在我国随车吊的厂家有很多很多,但是拥有上装资质的也只有那么几家,比较著名的有:程力专汽,厦工楚胜,等等,其中的‘程力专汽’和‘厦工楚胜’都坐落于湖北省随州市,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东风二汽就在湖北十堰落户,于此同时武汉的汽车零配件工业也逐渐兴起。随州专用车企业依托东风公司的汽车底盘和武汉的零配件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甚至创造了令湖北省骄傲的“随州现象”。随州是鄂北汽车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便利的交通环境不仅为随州专用车的外销带了机遇,也为国内知名企业如东风、中国重汽、中国航天、广西玉柴、中航工业的加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随州通过武汉引进了许多高科技人才,为专用车的研发和生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近几年武汉举办的商用车展为随州的专用车宣传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窗口。随州专用车产业历经40多年的发展,逐渐获得了“专用汽车之都”的美称。专用汽车产业产值也从2006年的120亿元直逼2014年的310亿元,2015年9月的销量就超过 240亿元,同比增长了4.7%。到目前为止规模企业达到110家,年产值近400亿元,占全市规模总产值30%以上,其中随车起重运输车,环卫车、自卸车的销售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