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测评泄密问题多吗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小米汽车测评泄密问题多吗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С??????????й?????????
2.e汽车为啥“看衰”小米造车?
3.给小米手机网点的人测试手机是否有问题 会把我的资料泄露吗(手机中有我的很多重要东西)
4.2023年了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玩家都怎样了
5.一周车事|腾势N7/新款小鹏P7/小米新车/吉利银河发布
С??????????й?????????
继传言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张造车资质后,小米汽车新车内外谍照再次曝光,内饰配备悬浮式中控大屏和方形液晶仪表盘,激光雷达和动力布局首次显现。近日,一位博主再次 曝光了小米汽车的全新谍照,属于重伪装的工程测试车阶段。不过,仅从一张重伪装的谍照,博主还猜测了小米汽车的一些细节。比如,车辆看起来更长,大概率激光雷达采用瞭望塔式布局,以及可能会选择混动、增程以及纯电的双重动力形式。
今年以来,小米汽车频发曝光,可见上市的日期已临近。年初,先是造型模具供应商泄密,到疑似是小米汽车 MS11 的设计效果图漏出,再到传言接近获得生产资质,无不显示小米汽车已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此次,曝光的重伪装的工程测试车图,之前已有报道,只不过从一张侧面照,换了一个角度而已。
同时,此次谍照曝光了测试车的不清晰版内饰设计,虽然反光很严重,但是还是依稀可以看见采用传统的对称式布局,配备悬浮式中控大屏和方形液晶仪表盘,以及比较繁杂的线路。
其实,仅从这样两张图,要不是厂方有告知,根本不可能看出动力布局。所以,要么是猜测要么是借机炒作。但是,可以看出的是,经过2年时间酝酿,小米汽车今年的动作很多,应该是在为新车做铺垫。要知道,曾经的乐视手机操盘手,贾跃亭造的法拉第未来,也要重新回来了。还有蠢蠢欲动的华为,小米的压力可想而知。
自2月14日以来,多家媒体已经报道了,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消息。业内流传,小米获得生产资质是特批,将宝沃的资质给了小米汽车。这个消息有一个传闻“国内汽车生产资质只能注销、不许出售,未来将不会再有新造车公司了。”
对此消息,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中国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产能建设需要一定周期,要考虑明年后年以及未来的发展,“关于利用产能过剩来控制准入,更是南辕北辙。”对于从没造过车又想要造车的新势力,汽车行业可以借鉴对上市公司的注册制改革,从审批逐步过渡到注册。
这里也算是对传闻的一个回应,所以更多的新造车公司还会出现,小米汽车获得资质应该是大概率事件。雷军预计新车在2024年才投入量产,但是新车预热可能就是在2023年。同时,雷军立下了豪言壮志: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你觉得,小米汽车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e汽车为啥“看衰”小米造车?
8月31日讯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前一段时间,一份有关于小米MIX 4详细评测指南在发布会前夕遭到了泄密曝光,这份拥有高达29页的PPT资料,也是直接将小米MIX 4系列手机的所有配置消息曝光,就连小米多位高管都无奈表示,发声呼吁广大米粉们当做什么都没看见,而这份核心文件也是充满着 科技 九洲君的水印,随后数码大V— 科技 九洲君的一份正式道歉声明,也正式确认了泄密源头,根据当事人表示,小米MIX 4系列手机泄密是因为自己团队的员工失误导致,小米MIX 4的所有配置信息被提前曝光,而小米官方也发布了相关公告确认这名数码大V将会向小米赔偿100万元人民币;
其实这已经不是小米手机新品第一次被泄密了,上一次小米10至尊版也同样遭到了泄密,瞬间击垮了小米官方为新机“营造”出的神秘感,让消费者对于小米新旗舰产品的期望只剩价格。并且还给小米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小米旗舰芯片接连遭到泄密,似乎也让各大国产手机厂商成为了“惊弓之鸟”;
根据最新的爆料信息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手机厂商,直接将保密协议的赔偿金额直接从100万元提升至500万元,从而避免尚未发布的新品信息被提前泄密, 毕竟对于很多数码大V而言,500万元的罚款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此也有很多网友们表示:“至少5亿才有震慑作用,一次性让他们倾家荡产。把资料卖出去得200万,赔了100万,自己还赚100万把资料卖出去得200万,赔了100万,自己还赚100万;”
最后:各位小伙伴们,对于国产手机厂商将保密协议额罚款提升至500万元,你们觉得后续可以彻底地杜绝新品被泄密吗?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讨论,期待你们的精彩评论!
给小米手机网点的人测试手机是否有问题 会把我的资料泄露吗(手机中有我的很多重要东西)
“我们有钱,亏得起”。“造车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的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压上所有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从2021年3月官宣造车至今的700多个日夜,雷军一直在用实际行动,为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的最后一次创业而战斗,甚至从去年开始就相继卸任了多项职务,并在今年卸任了小米集团总裁一职,由卢伟冰继任。
然而,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激战正酣,可谓群雄逐鹿,可以说原本的新能源蓝海如今已成红海。反观,小米汽车却依然活在“谣言”与谍照中,仍然还没有实质性成果。
近段时间,小米汽车又因为营销负责人周钘的匆忙离职,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行至中场的小米造车阻力接二连三袭来:除了此次周钘的离开,此前外部一度传出“小米造车将被叫停”,后被官方辟谣,不久前还发生了内部资料泄密事件。
这究竟是好事多磨?还是冥冥中暗示的劝阻?总之,关于小米造车的舆论,已经从一开始的欢呼声变成质疑声四起,目前有部分人表现出“看衰”的心态,认为小米在造车战场上没多大胜算。
1、
公开资料显示,周钘于2011年加入上汽通用五菱,此后一路升迁。2018年周钘的公开身份为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的营销中心总监,2020年升任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与市场总监,此后又被升任为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周钘于2022年8月正式加入小米汽车,担任小米汽车营销方面负责人,直接向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汇报。
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干了加盟仅7个月,便选择离开,这其中原因不免让人好奇。
在今年1月初,周钘还在朋友圈招聘,并在跨年夜细细回味了过去,“每一段难忘的经历,每一段成长的时光,背后都是和一群真诚热爱的兄弟姐妹打过来的!”这看起来似乎要大干一场的样子。而就在短短两个月之后,周钘就突然离开了小米汽车,这确实令人感到错愕。
据小米内部员工透露,出身传统车企的周钘并不适应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环境,与团队磨合存在问题。
虽然这个离职的原因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这还是透露出一个信号——在传统汽车营销人眼里,小米的营销思路和商业模式可能与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太一样,而这些不同势必会造成分歧,目标不统一。
有没有这层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考虑到首款车型将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营销和造势肯定少不了。所以,在营销负责人离职之际,小米汽车也在加快相关人才招聘的步伐,为新车发布做足准备。
据小米内推网站显示,小米目前正在招聘汽车市场策略总监、汽车新媒体营销总监、汽车公关总监等职务。根据职位描述,汽车市场策略总监需要负责挖掘梳理品牌、产品的传播逻辑与卖点,制定符合小米汽车的市场策略;汽车公关总监需要负责制定完整的小米汽车公关传播策略。
另外在第三方招聘软件上,小米汽车也发布了公关/品牌专家、政府关系专家、市场策略经理、展厅讲解员等大量跟营销公关相关的职位。在薪资方面,公关/品牌专家的月薪是4-7万元,市场策略经理月薪是2-3.5万、15薪,政府事务总监月薪是2.5-4.5万、15薪。
距离量产时间还有一年的时间,小米大量招聘营销公关人才,搭建市场销售、品牌传播体系,为小米汽车蓄势。而恰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负责人入职仅7个月便离职,这不仅仅对小米汽车的人事组织是一大考验,也或多或少给小米造车又蒙上了一层神秘阴影。
2、
除了营销层面关键人物离职之外,外界对于小米造车真正的担忧还在于,它的定位。
此前,雷军发起的一场关乎“你希望小米汽车第一辆车大约是什么价钱?”的投票。
结果,有近七成的人希望价格不要超过15万元,仅有不到一成的人选择了30万元以上。这一结果非常符合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定位。
但这些“米粉们”可能要失望了,结合曝光的试验车谍照以及相关消息显示,小米首款车型MS11预计将会搭载固态Lidar技术,车顶配备一个远距离高线束主Lidar,左右翼子板以及车尾两侧斜面分布了4个短距离固态Lidar,加起来就是一套5 Lidar的强势组合。
再加上MS11还有可能采用800V高压平台、260kW的电桥、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高通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和英伟达Orin X芯片。
用这样一套豪华的硬件阵容,好处是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小米与其它新势力的距离,坏处也显而易见,小米汽车可能会高于习惯了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米粉”的期待值。
试想一下,特斯拉Model 3不过才23万元起,小米汽车将价格定到26万,到底如何选,怎么选?恐怕每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所以,自称拥有的5.64亿月活用户,又有多少能成为小米汽车的购买主力军呢?
而目前的外部环境已经变得更加恶劣,马斯克举起的价格屠刀令业界恐慌,除了小鹏、问界、蔚来等新势力跟进之外,就连比亚迪这种传统车企“大鳄”也开始挥舞价格屠刀,这也让原本就已经趋于饱和的新能源市场更加残酷。
而更关键的是,目前的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增长已经开始放缓,预计增幅从去年的96.3%陡降至30%上下。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新能源市场或许还将迎来新一轮或者多轮价格战的冲击。
在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和市场的增幅急剧放缓双重冲击下,“15~20年世界前五”,“我们有钱,亏得起”的豪言壮语,现在来看多多少少有些天真无邪。
此外,更紧急的问题则是:时不我待,当小米这边还在迟疑如何定位的时候,特斯拉却在加紧收割。3月1日,特斯拉“宏图”的第三篇章将正式发布。“秘密宏图”被视为特斯拉的一种长期规划,外界猜测,在其中会包括廉价新车型的信息。
“2023年到2025年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不需要那么多公司”,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不久前表示。
而2024年才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虽然还没上牌桌,但已经感受到了新能源市场刺刀见红的残酷现实。
所以,小米汽车准备好了吗?时间真的不多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年了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玩家都怎样了
在拿手机去检测点时,自己最好备份一下自己的重要资料,如:联系人,短信,相片,QQ、微信等。
手机拿到测试网点那边是由工程师直接处理进行测试的,手机里面的所有资料都不保。测试完后,手机里面的所有资料都会没有了,就像全新的手机一样,被恢复出场了!
一周车事|腾势N7/新款小鹏P7/小米新车/吉利银河发布
易车原创 近日小米汽车MS11外观效果图曝光,一时间又引起大家对跨界造车的热议。时间倒回2018年,在政策鼓励以及“蔚小理”成功榜样的激励下,国内掀起了一波“跨界造车”热潮,包括百度、360、小米、魅族、苹果、乐视、格力、创维、富士康、宝能、恒大、五粮液等,从互联网大佬到科技巨头,再到家电、地产大鳄,都在造车。如今五年过去了,是骡是马都该拉出来遛遛了,看看当初那些跨界造车的企业,现在都怎样了。 小米汽车:2024年量产 在此前的一次发布会上,雷军宣布投资100亿进入汽车行业。如今千呼万唤,小米汽车首款车型效果图终于在2023年曝光,与此前米粉设计的海报款效果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导演小Li设计渲染的小米汽车 △泄密效果图 官方表示这是二级供应商泄密的早期设计稿,并非最终文件。但结合春节前夕雷总试驾的伪装测试车可以判定,小米汽车MS11基本上是这个造型了。 根据曝光的效果图显示,小米汽车MS11预计为采用轿跑造型,前脸整体为封闭设计,车顶配备犄角式激光雷达。 车辆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车顶为采用当下流行的一体式天幕设计,五角星造型的轮圈很像奔驰同款,中间的小米logo清晰可见,**大卡钳也预示着车辆性能不俗。 技术配置层面,据说小米汽车将采用自研充电平台,有望配备800V高压充电技术。动力方面搭载一台260KW的驱动电机,并且还将搭载MIUI CAR车机系统,相信在UI设计和智能方面都要优于其他的汽车厂商,毕竟小米手机设计和系统优化在行业中口碑还是很好的。 最后,这台车预计会定位中型轿车,售价在20-30万元区间,年轻人的第一台中型轿跑有着落了,你期待吗? 创维汽车:第一批跨界造车企业 创维汽车的前身就是天美汽车,2021年4月27日,开沃集团拿到创维的商标转让后,正式宣布“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使用“Skyworth”英文名,创维集团则仍然专注家电专业领域。 而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正是创维创始人黄宏生于2010年12月出资成立的,所以相比格力董明珠、恒大许家印,创维的黄宏生或许才是严格意义上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批跨界商人。 目前创维汽车已经推出两款新车,创维EV6和创维HT-i,分别定位为纯电和插电混动中型SUV,车型都是基于天美ET5升级而来。新车在外观方面与创维汽车ET5相比并没有做太大改变,采用名为“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整体给人时尚、大气的视觉感受。 △创维EV6 但在车型配置、动力电池等方面做了许多更新与优化,创维EV6的CLTC续航为520-620km,指导价16.28-27.28万元。创维HT-i的WLTC纯电续航分别为81km、145km,对应的亏电状态油耗分别为5.85L/100km、6.1L/100km,指导价14.68-24.28万元。 △创维HT-i 百度:首款车型集度ROBO-01成功出道 百度可以说是BAT互联网三大巨头中造车声势最大的一家,2021年3月2日与吉利合作成立全新合资公司集度汽车,2022年吉利退出集度后相当于完全由百度持股。 2022年10月27日,集度汽车首款车型集度ROBO-01探月限定版正式上市,指导价39.98万元。这是一台中型纯电SUV,基于吉利SEA浩瀚平台打造,外观延续概念车的设计。底盘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搭载宁德时代100kWh三元锂电池,续航可达600km,前后永磁同步双电机的配置使其零百加速仅用3.9秒。 新车主要卖点则是智能化,硬件配置上,标配算力高达538TOPS的双Orin X自动驾驶芯片、高通8295车机芯片、两颗激光雷达,还会用上百度Apollo全套高阶智能驾驶。集百度智能驾驶与吉利造车平台两大优势,集度ROBO-01在高端纯电SUV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宝能、恒大:手握好牌 前途未卜 作为跨界造车新势力,又都属于资本财团的宝能和恒大经常同时被点名,因为两位大鳄在造车行业的波折出奇的相似,手里都有副好牌,但偏偏都混得不如意。 宝能收购观致的历史大家应该还记得,那是在2018年。然而在公众心中有着不错品牌印象的观致,却没能在宝能手中野蛮生长,五年后的今天再看,几乎是被抛弃了,观致汽车名存实亡。 可能觉得领养的不如亲生的好,宝能在2021年6月又发布了全新汽车品牌“BAO”, 并计划在5年内至少推出16款车型,包括SUV、轿车、MPV、跑车等多种车型,逐步覆盖高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可能残酷。 再来看恒大的恒驰汽车,这也是一个不缺钱的富二代品牌,2021年通过国能汽车变相拿到资质,品牌定位也是走高端路线,还有恒大老板许家印亲自为恒驰汽车产品站台。 2021年第19届上海车展上,恒大汽车更是一口气推出车型名从1到9共九款车型,产品定位覆盖“全年龄、全车型、全级别”。 就恒驰曾经的传播态势,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形势。 但随后的操作却让人看不懂了,首款车型恒驰5定位紧凑级SUV,CLTC续航602km,售价17.9万元,号称要对标奥迪Q3、宝马X1等车型,逻辑自洽很难说得通。 还有近两年来恒大不断爆出“破产”、“被强制执行”、“裁员”等负面新闻,恒大神话的破灭所带来的品牌坍塌,对汽车业务也是毁灭性的打击,现在恒驰不是车能不能买,而是用户敢不敢买的问题,要解决的是用户信任危机很难。 就目前来看,宝能和恒大还是一对难兄难弟,汽车业务砸进去的钱不少,前途却依然未卜。但到底是亏是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就像网友说的,造车不是目的,“圈地”才是醉翁之意? 五粮液造车:起于微末 造不明白 五粮液造车不同于格力、恒大投资造车,对于一家从事食品行业的企业来说,转型做汽车那是完全不沾边,难度更大,但五粮液却投资接手了奇瑞旗下的凯翼汽车,并且在五粮液的大本营四川宜宾建设工厂,还成功推出了几款新车,例如凯翼炫界,定位紧凑型SUV,指导价6.49-8.0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五粮液曾经为了卖车还搞出了“买车送五粮液”的活动,当时凯翼汽车也有所谓的“五粮液定制酒”, 某些购车商城也有购车送酒的文案,甚至有购车后,车内能塞多少就送多少定制酒的活动。 这种高端酒企造低端车,本身就拉低了身价,怎么看都是累赘的样子。可能五粮液也意识到了问题,既然造不明白那就联名吧,例如这款极氪与五粮液联名的白酒,52度浓香型,官方限量定价1799元,不比茅台飞天有身价?只看这个酒瓶就很有收藏价值哇! 富士康:欲成为电动汽车界的代工厂 相比于执着于打造自己品牌的跨界造车企业,富士康的造车路线就很清晰了,那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手机代工厂发展到汽车代工厂,为全球电动汽车代工生产。 <img src=" 腾势N7冰雪测试,年内上市日前比亚迪旗下腾势汽车公布了腾势N7的冰雪测试视频,从而曝光了这款大五座SUV的更多细节。
从视频可以看出,此次曝光的腾势N7为高度伪装车,前脸采用了封闭式设计,还有隐藏式门把手、像展翼一样的LED日行灯等等。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曾表示,腾势N7将会在今年上半年发布。
腾势将延续英文字母+数字的组合方式,SUV会采用N+数字,而MPV则使用了D+数字。除了N7之外,还有一款中大型SUV预计今年年内就会亮相。
刚过去的1月,腾势汽车销量6439辆,环比增长7.3%,赵长江此前预计本月腾势D9交付量会达到2万辆水平,3月更会破万。
新款小鹏P7即将上市
近日,有媒体报道,新款小鹏P7预计将定名P7i,延续小鹏G3i的命名规则,新车预计3月正式在国内上市。
早在2月3日,新款P7已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电子汽车博览会上展出,并在丹麦、挪威、瑞典和荷兰等数市场接受预订。
新款P7的外观与尺寸基本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长宽高为4888/1896/1450mm,轴距2998mm。
不同的是,新款P7将配备两颗激光雷达,预计可选配 XPILOT3.5 智能辅助系统,同时内饰还将配备 10.25 英寸全液晶仪表和 14.96 英寸中控屏。现在最大的期待就是新款P7能否搭载800V高压系统了。
小米新车最新谍照曝光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组疑似小米汽车的最新谍照。
从此次曝光的照片来看,现阶段小米汽车仍然处于重度伪装的工程测试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该车采用了三厢造型、同时配有激光雷达,激光雷达采用瞭望塔式布局。
或许是角度的问题,可以看到车辆拥有非常长的车头,或许小米汽车可能会选择纯电和插混/增程多种动力版本。
这次内饰也被曝光,但由于是工程测试车,所以参考价值不大,可以推测的是,或将采用方形仪表盘和大尺寸屏幕。
今年以来,小米汽车频发曝光,可见上市的日期已临近。年初,先是造型模具供应商泄密,到疑似是小米汽车MS11的设计效果图漏出,再到传言接近获得生产资质,无不显示小米汽车已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此次,曝光的重伪装的工程测试车图,虽然可能与量产车相去甚远,但小米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吉利银河亮相,2年7款新车
2月23日,电哥关注到吉利在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发布全新新能源战略,并同步推出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
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智能电混系列首款车型银河L7,都首次正式与我们相见。
银河L7定位20万级家庭首选智能电混SUV,搭配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全新银河N OS三大重磅科技,号称“A级SUV没对手”,信息量非常大。
吉利银河带来了全新Logo标识,视觉风格更为扁平。
同时,发布会现场还亮相了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这也是银河之光首次正式亮相。
吉利银河将推出“银河智能电混L系列”和“银河智能纯电E系列”两大系列共7款产品,涵盖轿车和SUV,全部以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打造。
其中,今年交付的就有3款车型(银河L7、银河L6、银河E8),首款纯电动车型E8将在今年四季度交付。
银河L7于2月23日首发并开启预订,并于上半年开启交付。
抢先预定期间,还提供了抵扣礼、优先试驾等专享福利,感兴趣的用户不妨早早下手。
吉利银河是吉利全新推出的新能源中高端系列,特点自然是搭载智能电动架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等先进技术。
设计语言为“银河涟漪美学”,配备全新一代汽车操作系统银河N?OS,引领吉利银河成为万物互联”的超级智能终端。
未来,吉利银河将推出“银河智能电混L系列”和“银河智能纯电E系列”两大系列共7款产品,涵盖轿车和SUV,全部以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打造。
如此丰富的产品矩阵,确实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吉利银河智能电混系列首款车型:银河L7
银河L7采用电气化前脸设计,简约干净,科技气质打造的还是非常到位的。
电感前脸就很有特色,银河L7采用全封闭式格栅的智能电混SUV:采用最紧凑3DHT设计,轴向长度做到了同级最短的354mm。
因为紧凑,就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布置挡风板以及大功率进气扇,在满足进气效果的同时,节省了30%的进气面积。同时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3层水冷技术,有效解决了前舱封闭带来的散热安全问题。
侧面设计为短溜背设计,保证后排头部大空间的同时,侧面线条流畅,降低视觉中心,整体采用银河涟漪美学设计。
银河L7车身尺寸为:长4700mm,宽1905mm,高1685mm,轴距2785mm。
数字涟漪是吉利的品牌超级符号,尾部也有相似的设计语言与整车相辉映,整体视觉效果还是非常突出的。
银河L7提供六种车身颜色——晨曦白、午夜黑、破晓灰、晴空蓝、暮山紫、银河炫彩白,选择还是非常丰富的。
至于内饰,银河L7搭载银河自在座舱,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四屏智能交互,搭配上晶耀星环光幕氛围灯,科技氛围拉满。
配置也是非常丰富的,怀挡设计、解放console空间设计、双手机放置槽、50w无线充电、隐藏式门拉手等等,还提供了行业首创的主副驾门板扶手采用不对称设计,副驾门板扶手更高,满足副驾乘坐时更舒适的搭手姿势。
内饰色彩搭配,提供了玄玉黑、灯火棕、天际白几种颜色可选,延续了外观科技范儿的设计风格。
银河L7标配“8155芯片+银河N?OS”,全新银河N OS,从架构层、系统层、应用层多维度入手;架构层更强的信息安全防护内核,系统层更快、更强、更温暖的交互体验,应用层全新的UI风格和优美丝滑的银河微动效。
银河L7搭载8155量产旗舰级座舱芯片,作为整个智能座舱的运算核心,完美顺应用户早已习惯的手机操作模式,能够基于多端无缝流转,打破硬件与硬件的壁垒。
银河L7对于空间挖掘也极有自身特色,银河L7独创“宠爱副驾”,具备记忆海绵填充的零重力舒适体验,以及带电动腿托的女王副驾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理疗、记忆功能都有配备。
并且副驾空间支持一键还原观影位置,娱乐屏也支持独立蓝牙耳机,最独特的还是副驾配备的顶置安全气囊,通过独创的折叠与布置方式,气囊点爆时先向风挡方向弹出并快速向下铺开。
动力方面,银河L7百公里加速6.9秒,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CLTC综合续航1370公里,可纯电、可增程、可电混、可性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皆电,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好了,关于“小米汽车测评泄密问题多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小米汽车测评泄密问题多吗”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