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挂知识图解_汽车悬挂知识图解大全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汽车悬挂知识图解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1.汽车悬架分为哪几类
2.汽车悬架有哪些分类?
3.轿车的悬挂分类和性能?
4.蔚来汽车——蔚来ES8的悬架调校详情浅谈
汽车悬架分为哪几类
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汽车悬架。汽车悬架对汽车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也有很多种类型。汽车悬架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汽车悬架?
悬架系统是指车身、 车架 和车轮之间的连接结构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汽车的臂和腿。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导向机构等部件组成,起到缓冲、减振和传力的作用。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受到地面变化的震动和冲击时,一部分冲击力会被 轮胎 吸收,但大部分振动能量会被轮胎和车身之间的 悬挂 装置吸收,从而保证汽车的平稳行驶。
汽车悬架有哪些类别?
一般来说,汽车悬架系统分为两种,即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由于人们对汽车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非独立悬架系统逐渐被淘汰。
定义:
1、从属悬挂系统
非独立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两侧的车轮由一个整体框架连接,车轮与车轴一起通过弹性悬架系统悬挂在框架或车身下方。非独立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易于维护、行驶过程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等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较差,基本不再用于现代汽车,多用于卡车和公交车。
2.独立悬挂系统
独立悬挂系统是指每一侧的车轮通过弹性悬挂系统单独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方。它的优点是:重量轻,减少对车身的冲击,提高车轮对地面的附着力;刚度较低的软弹簧可以用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它可以降低发动机的位置和汽车的重心,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独立跳动,可以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然而,独立悬架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维护不方便的缺点。
现代汽车大多采用独立悬架系统,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和麦弗逊式悬架系统。
(1)麦弗逊悬架系统
麦弗逊悬架系统的车轮也是一个沿主销滑动的悬架系统,但与蜡烛悬架系统并不完全相同。它的主销可以摆动。麦弗逊悬挂系统是摆臂悬挂系统和蜡烛悬挂系统的结合。与双横臂悬架系统相比,麦弗逊悬架系统结构紧凑,车轮跑偏时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操纵稳定性好。此外,上叉臂的取消为发动机和 转向系统 的布局带来了便利,与蜡烛悬挂系统相比,其滑柱上的侧向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麦弗逊悬架系统多用于中小型汽车的前悬架系统。比如国产奥迪、桑塔纳、李霞、富康等车的前悬架系统都是麦弗逊独立悬架系统。虽然麦弗逊悬架系统不是技术最先进的悬架系统结构,但它仍然是一种耐用的独立悬架系统,具有很强的道路适应性。
(2)横臂悬架系统
横臂悬架系统是指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架系统。按横臂数量可分为双横臂悬挂系统和单横臂悬挂系统。
单臂式结构简单,侧倾中心高,抗侧倾能力强。但是随着现代汽车速度的提高,侧倾中心过高会导致车轮跳动时车轮踏面发生较大变化,轮胎磨损加剧。而且在急转弯时,左右轮之间的垂直力传递会过大,导致后轮外倾角增大,后轮转弯刚度降低,从而造成高速甩尾的严重工况。单臂独立悬架系统多用于后悬架系统,但由于不能满足高速行驶的要求,目前应用并不广泛。
双臂独立悬架系统根据上下臂长度是否相等,可分为等长双臂悬架系统和不等长双臂悬架系统。等长双叉臂悬架系统在车轮上下跳动时可以保持主销倾角不变,但车轮俯仰变化较大(类似于单叉臂悬架系统),造成轮胎磨损严重,现在很少使用。
对于不等长双横臂悬架系统,只要适当选择和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通过合理的布置,车轮轨迹和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可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汽车良好的行驶稳定性。目前,不等长双横臂悬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前后悬架系统中,一些跑车和赛车的后轮也采用了这种悬架系统结构。
(3)多连杆悬架系统
多连杆悬架系统是由(3-5)个杆组成的悬架系统,用于控制车轮的位置变化。使车轮绕与汽车纵轴成两个角度的轴摆动,是横臂式和纵臂式的折中。通过适当选择摆臂轴线与汽车纵轴的夹角,可以不同程度地获得横臂式和纵臂式悬架系统的优点,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多连杆悬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车轮跳动时履带和前束的变化很小,无论是行驶还是制动,汽车都能按照驾驶员的意图平稳转弯,但其缺点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出现摆轴现象。
(4)、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系统
板簧被用作从属悬架的弹性元件,并且悬架系统被大大简化,因为它还充当导向机构。这种悬架广泛应用于货车的前后悬架。它的中部用U型螺栓将板簧固定在轴上。悬架的前端是一个固定铰链,也称为固定凸耳。板簧的前卷耳通过板簧销与板簧的前支架连接,前卷耳孔内安装有衬套以减少摩擦。后端滚耳通过板簧吊耳销与后端吊耳和吊耳架连接,后端可自由摆动形成活动吊耳。当车架被冲击弹簧变形时,两个凸耳之间的距离可能会改变。
(5)主动悬挂系统
主动悬架系统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新型悬架系统。它结合了力学和电子学的技术知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科技装置。比如法国雪铁龙Sandia配备了主动悬挂系统,这款车的悬挂系统中心是一台微型计算机,悬挂系统上的5个传感器分别将车速、前轮制动压力、踩油门踏板的速度、车身垂直方向的振幅和频率、 方向盘 角度、转向速度等数据传输给微型计算机。计算机持续接收这些数据,并将其与预设的临界值进行比较,以选择相应的悬架系统状态。
同时,微型计算机独立控制每个车轮上的执行器,通过控制减震器内油压的变化产生抽动,使符合要求的悬架系统运动可以随时在任意车轮上产生。因此,桑迪亚汽车配备了多种驾驶模式。只要驾驶员拉动辅助仪表盘上的“Normal”或“Sports”按钮,汽车就会自动设定在最佳悬挂状态,以获得最佳舒适性。
(6)、空空气悬架系统
与目前大部分汽车采用的传统的高度不变的螺旋弹簧悬架系统相比,空空气悬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起伏来增减底盘高度,使车辆能够满足各种路况下的行驶要求。就本次设计而言,空空气悬架系统多用于经常在恶劣路况下行驶的越野车上,以保证车辆能够顺利通过泥泞、涉水、碎石等道路。空空气悬架系统是一种非常先进实用的配置,但它非常脆弱。
由于系统结构复杂,失效的概率和频率远高于螺旋弹簧悬挂系统。如果空气体作为“推进动力”来调节底盘高度,减震器的密封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果空气体减震器泄漏,整个系统将处于“瘫痪”状态。而且如果频繁调整底盘高度,可能会造成气泵系统局部过热,大大缩短气泵的使用寿命。
随着SUV的设计越来越小,越来越城市化,SUV的越野性能逐渐被压缩,空空气悬架系统在城市平坦的路面上似乎形同虚设。面对这样的尴尬和技术瓶颈,空空气悬架系统自然无法赢得消费者的掌声。
汽车悬架有哪些分类?
简单来说,悬挂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轿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
一般来说,汽车的悬挂系统分为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两种,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当一边车轮跳动时,另一侧车轮也相应跳动,使整个车身振动或倾斜;独立悬挂的车轴分成两段,每只车轮由螺旋弹簧独立安装在车架下面,当一边车轮发生跳动时,另一边车轮不受影响,两边的车轮可以独立运动,提高了汽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由于现代人对车子乘坐舒适性及操纵安定性的要求愈来愈高,所以非独立悬挂系统已渐渐被淘汰。而独立悬挂系统因其车轮触地性良好、乘坐舒适性及操纵安定性大幅提升、左右两轮可自由运动,轮胎与地面的自由度大,车辆操控性较好等优点目前被汽车厂家普遍采用。常见的独立悬挂系统有多连杆式悬挂系统、麦佛逊式悬挂系统、烛式悬挂系统、拖曳臂式悬挂系统等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最常见的麦佛逊式和烛式悬挂系统。它们形状相似,两者都是将螺旋弹簧与减振器组合在一起,但因结构不同又有重大区别。烛式采用车轮沿主销轴方向移动的悬架形式,形状似烛形而得名。特点是主销位置和前轮定位角不随车轮的上下跳动而变化,有利于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麦克弗逊式是绞结式滑柱与下横臂组成的悬架形式,减振器可兼做转向主销,转向节可以绕着它转动。特点是主销位置和前轮定位角随车轮的上下跳动而变化,这点与烛式悬架正好相反。这种悬架构造简单,布置紧凑,前轮定位变化小,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所以,目前轿车使用最多的独立悬架是麦弗逊式悬架。
关于麦弗逊悬架,车坛历史上还有这么一段记载。麦弗逊(Mcpherson)是美国伊利诺斯州人,1891年生。大学毕业后他曾在欧洲搞了多年的航空发动机,并于1924年加入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中心。30年代,通用的雪佛兰分部想设计一种真正的小型汽车,总设计师就是麦弗逊。他对设计小型轿车非常感兴趣,目标是将这种四座轿车的质量控制在0.9吨以内,轴距控制在2.74米以内,设计的关键是悬架。麦弗逊一改当时盛行的板簧与扭杆弹簧的前悬架方式,创造性地将减振器和螺旋弹簧组合在一起,装在前轴上。实践证明这种悬架形式的构造简单,占用空间小,而且操纵性很好。后来,麦弗逊跳槽到福特,1950年福特在英国的子公司生产的两款车,是世界上首次使用麦弗逊悬架的商品车。麦弗逊悬架由于构造简单,性能优越的缘故,被行家誉为经典的设计。
在来看看拖曳臂式悬挂系统,拖曳臂式悬挂系统是专为后轮设计的悬挂系统,像标致车系、雪铁龙车系、欧宝车系等欧洲轿车比较喜欢采用这种悬挂系统。对于拖曳臂式悬吊的复杂结构由于专业性过强,我们在此不作介绍。您只需要了解拖曳臂式悬挂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左右两轮的空间较大,而且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乘坐性佳,当其刹车时除了车头较重会往下沉外,拖曳臂悬吊的后轮也会往下沉平衡车身;而其缺点是无法提供精准的几何控制,所以某些车厂就会结合一些连杆来解决,形成复杂的多连杆悬挂。
最后再来看看多连杆悬挂系统,多连杆悬挂系统,又分为5连杆后悬挂和4连杆前悬挂系统。顾名思义,5连杆后悬挂系统包含5条连杆,分别为控制臂、后置定位臂、上臂、下臂和前置定位臂,其中控制臂可以调整后轮前束。5连杆悬挂的优点是构造简单、重量轻,减少悬挂系统占用的空间。5连杆后悬挂能实现主销后倾角的最佳位置,大幅度减少来自路面的前后方向力,从而改善加速和制动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同时也保证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因为由螺旋弹簧拉伸或压缩导致的车轮横向偏移量很小,不易造成非直线行驶。在车辆转弯或制动时,5连杆后悬挂结构可使后轮形成正前束,提高了车辆的控制性能,减少转向不足的情况。同时紧凑的结构增加了后排座椅和行李厢空间。由于这种悬挂优点显著,易于调整,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而全新的4连杆前悬挂系统多用于豪华轿车,它通过运动学原理巧妙地将牵引力、制动力和转向力分离,同时赋予车辆精确的转向控制。4连杆式悬挂系统在奥迪A4、A6以及中华轿车上都可以看到。
所以车主们在选购轻巧型轿车的时候,悬挂的最佳搭配应该是前轮麦佛逊式或者烛式悬挂系统,后轮拖曳臂式悬挂系统,如何是非独立悬挂的最好不要采用。在选购高档车辆的时候不用说当然是选择4连杆的悬挂系统了。少了一种悬挂种类悬挂系统有三种基本形式,即非独立悬挂、独立悬挂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半独立悬挂。
非独立悬挂由于是用一根杆件直接刚性地连接在两侧车轮上,一侧车轮受到的冲击、振动必然要影响另一侧车轮,这样自然不会得到较好的操纵稳定性及舒适性,同时由于左右两侧车轮的互相影响,也容易影响车身的稳定性,在转向的时候较易发生侧翻。目前,瑞风、风行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
独立悬挂底盘扎实感非常明显。由于采用独立悬挂汽车的两侧车轮彼此独立地与车身相连,因此从使用过程来看,当一侧车轮受到冲击、振动后可通过弹性元件自身吸收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不会波及另一侧车轮,使得厂家可在车型的设计之初通过适当的调校使汽车在乘坐舒适性、稳定性、操纵稳定性三方面取得合理的配置。华晨阁瑞斯就是采用这种结构,这种底盘基本都用在轿车设计中,让乘坐者感受轿车的舒适感,保证驾乘人员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有舒适享受,不会受到轻客底盘带来的颠跛之苦。
半独立悬实际上是非独立悬挂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它的两侧车轮也由一根杆件直接连接,只不过这根杆件的材料并非完全刚性的,而是具有较好的扭曲特性,当一侧车轮受到冲击力后,对另一侧车轮的影响并不像非独立悬挂那样强烈,但却也很难达到独立悬挂所具有的水平。这种形式实际上也是汽车厂家出于节约成本的角度所考虑所采用的,别克GL8采用的也是这种结构。
悬架按结构特点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
非独立悬架是通过一根车轴将左右车轮连成一个整体,然后通过两个悬架弹簧将这个整体车轴同车架或车身相连。
非独立悬架多用于货车和公共汽车的前轮和后轮,乘用车从舒适性和高速行车的稳定性需要出发,多用于后轮,而前轮一般不采用。
采用钢板弹簧的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并且转向时钢板弹簧的偏角很小。除纵置钢板弹簧的非独力悬架不需要加装导向杆件外,其他采用螺旋弹簧、空气弹簧(主要用于大客车上)的非独立悬架都必须设置能约束车轴运动的导向杆。
独立悬架的左右车轮不是由一个整体车轴连在一起的,它的两边的车轮运动相互没有联系,这类悬架型式有如下优点:
①汽车悬架弹簧下的重量减轻了,乘用车的舒适性得到了改善。
②可以装用很软的弹簧,从而能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③能预防前轮摆振的发生。
④对于FR型汽车的后轮,它可将差速器固定在车身的侧面,从而使车身底版和后座椅的离地高度降低、汽车的重心也能降低。
与以上优点相对的是这种悬架型式存在如下的缺点:
①独立悬架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②汽车保养、修理困难。
③汽车行使时前轮定位和轮距常发生变化,因此有时轮胎磨损较大。
根据独立悬架的独立特点,它多采用在乘用车的前后轮和中、小型货车的前轮上。
独立悬架有多种结构型式,其中应用较多的由双摇臂式、烛式、摆臂式、半后延摆臂式等独立悬架。
再补充一些知识:
那什么是扭转梁式后悬架呢?
非独立的硬轴悬架如果不使用钢板弹簧(它的特殊性在于其既是弹性元件,同时也可以作为导向结构),就也需要有单独的导向结构,最简单的也是拖曳臂,所以不要把独立拖曳臂悬架)和非独立拖曳臂悬架搞混。
其实使用一根可以形变的车梁代替非独立悬架的硬轴,我们可以得到一类特殊的悬架,你可以把它看作是非独立悬架,只不过这里的车轴不是刚性的;你又可以把它看作独立悬架,因为这个非刚性车轴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防倾杆。它的“车轴”的安装位置可以有各种变化,其具体形式也有很多变体,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VW常用的扭转梁式(Torsion Beam)。通常有人称这种悬架为半独立悬架,实际是不准确的。
后摇臂式独立悬架的结构与特点
后摇臂式独立悬架主要用作汽车的后轮悬架,它在后轮的前方设置有纵向摆动的摆臂。摆臂分单摆臂和由上下并排的两个摆杆组成的双摆臂两种,悬架弹簧是用螺旋弹簧直接装在摆杆上。
后摆臂式独立悬架在工作时车轮的外倾角和轮距都不变化,只有汽车的轴距稍有变动,因此这种悬架也可用于前轮,但前轮采用这种悬架,汽车制动时点头的角度增大,对于后单摆臂式悬架,它的车轮倾角也有变化,这都是前悬架不希望出现的问题,因此后单摆臂悬架主要用作后悬架。
那Passat B5(GP)用的是什么后悬挂呢?
答案是扭转梁式后悬架!
VW选择它的原因是:
一,它结构简单,成本低;
二,它帮助Passat以较短的车长(原版)获得了较大的后座空间和行李箱容积;三,这种悬架的发展历程和VW是分不开的,VW对它有相当的感情。
问题是
但是,扭转梁式后悬架是独立的 or 非独立的呢?
Passat (B6)为什么要放弃扭转梁式后悬架?
此类后悬挂对于普通小型轿车,它保持了拖曳臂式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对于运动型的小型轿车,它又容易提供够用的操控性(代价是它们真的很硬)。
所以目前,仍有部分小型轿车选择这种悬架。但是,(半)拖曳臂式后悬架的缺点它也始终没有完全克服。
悬架类型一定,它的主要特性就不会大的变化,但是具体的细节调教仍能对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比如扭转梁式后悬架,虽然它技术上并不先进(目前其实是落后了),但VW对PSTB5悬挂的调教还是比较出色的。
现在知道了为什么Passat (B6)为什么要放弃扭转梁式后悬架,改用多连杆独立后悬架了!
因为:一、转梁式后悬架等非独立悬挂永远无法获得象诸如多连杆独立后悬架那样操控性和舒适性的平衡。
二、VW对自身的定位相对于以前高了,对操控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超过了成本的控制,相应的售价也提高了。
三、跟上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必要的,VW还没有傻到这种地步。
轿车的悬挂分类和性能?
非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非独立悬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货车和大客车上。
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不过,独立悬架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现代轿车大都是采用独立式悬架,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架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架等。
横臂式悬架
横臂式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架,按横臂数量的多少又分为双横臂式和单横臂式悬架。 单横臂式具有结构简单,侧倾中心高,有较强的抗侧倾能力的优点。但随着现代汽车速度的提高,侧倾中心过高会引起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加剧,而且在急转弯时左右车轮垂直力转移过大,导致后轮外倾增大。减少了后轮侧偏刚度,从而产生高速甩尾的严重工况。单横臂式独立悬架多应用在后悬架上,但由于不能适应高速行驶的要求,目前应用不多。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按上下横臂是否等长,又分为等长双横臂式和不等长双横臂式两种悬架。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在车轮上下跳动时,能保持主销倾角不变,但轮距变化大(与单横臂式相类似),造成轮胎磨损严重,现已很少用。对于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只要适当选择、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轮距及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目前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已广泛应用在轿车的前后悬架上,部分运动型轿车及赛车的后轮也采用这—悬架结构。
多连杆式悬架
多连杆式悬架是由(3—5)根杆件组合起来控制车轮的位置变化的悬架。多连杆式能使车轮绕着与汽车纵轴线成一定角度的轴线内摆动,是横臂式和纵臂式的折衷方案,适当地选择摆臂轴线与汽车纵轴线所成的夹角,可不同程度地获得横臂式与纵臂式悬架的优点,能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多连杆式悬架的主要优点是:车轮跳动时轮距和前束的变化很小,不管汽车是在驱动、制动状态都可以按司机的意图进行平稳地转向,其不足之处是汽车高速时有轴摆动现象。 连杆式主要是在FR驱动方式,并且后车轴左右一体化(与中间的差速器刚性连接)的情况下使用的,过去多采用钢板弹簧支撑车身,现在从提高行车平顺性考虑,多使用连杆式和后面要说的摆臂式,并且使用平顺性好的螺旋弹簧。连杆在左右两侧各有一对,分为上拉杆和下拉杆,作为传递横向力(汽车驱动力)的机构,通常再与一根横向推力杆一起组成五连杆式构成。横向推力杆一端连接车身,一端连接车轴,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车轴(或车身)横向窜动。当车轴因颠簸而上下运动时,横向推力杆会以与车身连接的接点为轴做画圆弧的运动,如果摆动角度过大会使车轴与车身之间产生明显的横向相对运动,与下摆臂的原理类似,横向推力杆也要设计得比较长,以减小摆动角。 连杆式悬架与车轴形成一体,弹簧下方质量大,且左右车轮不能独立运动,所以颠簸路面对车身产生的冲击能量比较大,平顺性差。因此出现了摆臂方式,这种方式是仅车轴中间的差速器固定,左右半轴在差速器与车轮之间设万向节,并以其为中心摆动,车轮与车架之间用Y型下摆臂连接。“Y”的单独一端与车轮刚性连接,另外两个端点与车架连接并形成转动轴。根据这个转动轴是否与车轴平行,摆臂式悬架又分为全拖动式摆臂和半拖动式摆臂,平行的是全拖动式,不平行的叫半拖动式。 由于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而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做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纵臂式悬架
纵臂式独立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结构,又分为单纵臂式和双纵臂式两种形式。单纵臂式悬架当车轮上下跳动时会使主销后倾角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单纵臂式悬架不用在转向轮上。双纵臂式悬架的两个摆臂一般做成等长的,形成一个平行四杆结构,这样,当车轮上下跳动时主销的后倾角保持不变。双纵臂式悬架多应用在转向轮上。
烛式悬架
烛式悬架的结构特点是车轮沿着刚性地固定在车架上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烛式悬架的优点是:当悬架变形时,主销的定位角不会发生变化,仅是轮距、轴距稍有变化,因此特别有利于汽车的转向操纵稳定和行驶稳定。但烛式悬架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汽车行驶时的侧向力会全部由套在主销套筒的主销承受,致使套筒与主销间的摩擦阻力加大,磨损也较严重。烛式悬架现已应用不多。
麦弗逊式悬架
麦弗逊式悬架的车轮也是沿着主销滑动的悬架,但与烛式悬架不完全相同,它的主销是可以摆动的,麦弗逊式悬架是摆臂式与烛式悬架的结合。与双横臂式悬架相比,麦弗逊式悬架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加上由于取消了上横臂,给发动机及转向系统的布置带来方便;与烛式悬架相比,它的滑柱受到的侧向力又有了较大的改善。 麦弗逊式悬架多应用在中小型轿车的前悬架上,保时捷911、国产奥迪、桑塔纳、夏利、富康等轿车的前悬架均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虽然麦弗逊式悬架并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悬架结构,但它仍是一种经久耐用的独立悬架,具有很强的道路适应能力。
拖曳臂式悬挂
拖曳臂式悬挂我们姑且称之为半独立悬挂,从悬挂的大分类来看,所有的悬挂可以被分成两大类,即: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但是在单纵臂扭转梁悬挂上,这两个分类变得有些模糊。从悬挂结构来看属于不折不扣的非独立悬挂,因为左右纵向摇臂被一跟粗大的扭转梁焊接在一起,但是从悬挂性能来看,这种悬挂实现的是具有更高稳定性的全拖式独立悬挂的性能。拖曳臂式悬挂本身具有非独立悬挂的存在的缺点但同时也兼有独立悬挂的优点,拖曳臂式悬挂的最大优点是左右两轮的空间较大,而且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这种悬挂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均有限,当其刹车时除了车头较重会往下沉外,拖曳臂悬挂的后轮也会往下沉平衡车身,无法提供精准的几何控制。
主动悬架
主动悬架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由电脑控制的一种新型悬架。它汇集了力学和电子学的技术知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技术装置。例如装置了主动悬架的法国雪铁龙桑蒂雅,该车悬架系统的中枢是一个微电脑,悬架上的5种传感器分别向微电脑传送车速、前轮制动压力、踏动油门踏板的速度、车身垂直方向的振幅及频率、转向盘角度及转向速度等数据。电脑不断接收这些数据并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选择相应的悬架状态。同时,微电脑独立控制每一只车轮上的执行元件,通过控制减振器内油压的变化产生抽动,从而能在任何时候、任何车轮上产生符合要求的悬架运动。因此,桑蒂雅轿车备有多种驾驶模式选择,驾车者只要扳动位于副仪表板上的“正常”或“运动”按钮,轿车就会自动设置在最佳的悬架状态,以求最好的舒适性能。 主动悬架具有控制车身运动的功能。当汽车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架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例如德国奔驰2000款CL型跑车,当车辆拐弯时悬架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出车身的倾斜和横向加速度。电脑根据传感器的信息,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计算,立即确定在什么位置上将多大的负载加到悬架上,使车身的倾斜减到最小。
蔚来汽车——蔚来ES8的悬架调校详情浅谈
八种常见的汽车系统详析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挂系统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挂系统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挂系统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一)非独立悬挂系统
非独立悬挂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非独立悬挂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货车和大客车上。
(二)独立悬挂系统
独立悬挂系统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不过,独立悬挂系统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现代轿车大都是采用独立式悬挂系统,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挂系统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等。
(三)横臂式悬挂系统
横臂式悬挂系统是指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挂系统,按横臂数量的多少又分为双横臂式和单横臂式悬挂系统。
单横臂式具有结构简单,侧倾中心高,有较强的抗侧倾能力的优点。但随着现代汽车速度的提高,侧倾中心过高会引起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加剧,而且在急转弯时左右车轮垂直力转移过大,导致后轮外倾增大,减少了后轮侧偏刚度,从而产生高速甩尾的严重工况。单横臂式独立悬挂系统多应用在后悬挂系统上,但由于不能适应高速行驶的要求,目前应用不多。
双横臂式独立悬挂系统按上下横臂是否等长,又分为等长双横臂式和不等长双横臂式两种悬挂系统。等长双横臂式悬挂系统在车轮上下跳动时,能保持主销倾角不变,但轮距变化大(与单横臂式相类似),造成轮胎磨损严重,现已很少用。对于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挂系统,只要适当选择、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轮距及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目前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挂系统已广泛应用在轿车的前后悬挂系统上,部分运动型轿车及赛车的后轮也采用这一悬挂系统结构。
(四)多连杆式悬挂系统
多连杆式悬挂系统是由(3—5)根杆件组合起来控制车轮的位置变化的悬挂系统。多连杆式能使车轮绕着与汽车纵轴线成二定角度的轴线内摆动,是横臂式和纵臂式的折衷方案,适当地选择摆臂轴线与汽车纵轴线所成的夹角,可不同程度地获得横臂式与纵臂式悬挂系统的优点,能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多连杆式悬挂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车轮跳动时轮距和前束的变化很小,不管汽车是在驱动、制动状态都可以按司机的意图进行平稳地转向,其不足之处是汽车高速时有轴摆动现象。
(五)纵臂式悬挂系统
纵臂式独立悬挂系统是指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挂系统结构,又分为单纵臂式和双纵臂式两种形式。单纵臂式悬挂系统当车轮上下跳动时会使主销后倾角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单纵臂式悬挂系统不用在转向轮上。双纵臂式悬挂系统的两个摆臂一般做成等长的,形成一个平行四杆结构,这样,当车轮上下跳动时主销的后倾角保持不变。双纵臂式悬挂系统多应用在转向轮上。
(六)烛式悬挂系统
烛式悬挂系统的结构特点是车轮沿着刚性地固定在车架上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烛式悬挂系统的优点是:当悬挂系统变形时,主销的定位角不会发生变化,仅是轮距、轴距稍有变化,因此特别有利于汽车的转向操纵稳定和行驶稳定。但烛式悬挂系统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汽车行驶时的侧向力会全部由套在主销套筒的主销承受,致使套筒与主销间的摩擦阻力加大,磨损也较严重。烛式悬挂系统现已应用不多。
(七)麦弗逊式悬挂系统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的车轮也是沿着主销滑动的悬挂系统,但与烛式悬挂系统不完全相同,它的主销是可以摆动的,麦弗逊式悬挂系统是摆臂式与烛式悬挂系统的结合。与双横臂式悬挂系统相比,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加上由于取消了上横臂,给发动机及转向系统的布置带来方便;与烛式悬挂系统相比,它的滑柱受到的侧向力又有了较大的改善。麦弗逊式悬挂系统多应用在中小型轿车的前悬挂系统上,保时捷911、国产奥迪、桑塔纳、夏利、富康等轿车的前悬挂系统均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挂系统。虽然麦弗逊式悬挂系统并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悬挂系统结构,但它仍是一种经久耐用的独立悬挂系统,具有很强的道路适应能力。
(八)主动悬挂系统
主动悬挂系统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由电脑控制的一种新型悬挂系统。它汇集了力学和电子学的技术知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技术装置。例如装置了主动悬挂系统的法国雪铁龙桑蒂雅,该车悬挂系统系统的中枢是一个微电脑,悬挂系统上的5种传感器分别向微电脑传送车速、前轮制动压力、踏动油门踏板的速度、车身垂直方向的振幅及频率、转向盘角度及转向速度等数据。电脑不断接收这些数据并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选择相应的悬挂系统状态。同时,微电脑独立控制每一只车轮上的执行元件,通过控制减振器内油压的变化产生抽动,从而能在任何时候、任何车轮上产生符合要求的悬挂系统运动。因此,桑蒂雅轿车备有多种驾驶模式选择,驾车者只要扳动位于副仪表板上的“正常”或“运动”按钮,轿车就会自动设置在最佳的悬挂系统状态,以求最好的舒适性能。主动悬挂系统具有控制车身运动的功能。当汽车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挂系统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例如德国奔驰2000款Cl型跑车,当车辆拐弯时悬挂系统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出车身的倾斜和横向加速度。电脑根据传感器的信息,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计算,立即确定在什么位置上将多大的负载加到悬挂系统上,使车身的倾斜减到最小
和大家聊聊新版悬架,以及悬架调校那点事来自整车工程的悬架调校团队,这篇文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NIO?OS?2.6.1版本的悬架特性,也给大家解开一些关于悬架调校的疑惑。?文章很长,全文共五千多字,一次看不完记得点击收藏,留着以后慢慢看,目录如下:?一、NIO?OS?2.6.1版本悬架特性?二、什么样的悬架调校是好的调校?三、悬架舒适性的评判?四、悬架操控性的评判?五、悬架调校,都调些什么?六、工作中,悬架调校的流程是怎样的?七、蔚来打破局限的空气弹簧与CDC(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
一、NIO?OS?2.6.1版本悬架特性?由于配备了CDC电控阻尼减振器,蔚来ES8和ES6(无论是否配备空气弹簧),都具有三种悬架模式供用户选择,三种模式的调校也分别对应了三种不同的取向与驾驶风格做了区分。?较软(默认绑定车辆舒适模式):着重于坑洼路面的乘坐舒适性,最大程度的减少冲击力的传递,车身姿态表现的非常舒缓放松,适合施工中的破损路面与土路驾驶。?适中(默认绑定节能模式):相对于舒适模式,增强对起伏的控制与抑制,在保证一般铺装道路下行驶品质的同时减少车身的缓慢摇晃,适合正常路面与高速长途驾驶。?较硬(默认绑定运动模式):悬架降低,阻尼增强,提高侧倾控制的同时增加转向响应,车辆变线入弯更加积极,适合山路与激烈驾驶。?运动模式旨意营造时刻紧贴地面的战斗感同时保证轮胎与地面的时刻接触,老版本的运动模式虽然主观感觉硬,但弹跳过多,在激烈驾驶时反而会因为牵引力的过度变化导致防滑系统频繁介入。
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悬架模式,或在自定义模式下搭配自己理想的驾驶模式,会令驾驶体验大大提升。?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悬架调校那些事,文章很长,全是干货,一次看不完记得点击收藏,留着以后慢慢看。?二、什么样的悬架调校是好的调校??悬架调校,这是一个令大多数消费者摸不着头脑的名词,如果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调校就如同做菜,即便使用同样的食材,材料的准备、火候的把控与调味料的配比,是决定最终这道菜好不好吃的关键。即使这些因素把控不好,做出来也一样能吃,只是不对胃口,悬架调校就是如此。?调校的好坏需要从两个大方面去衡量,舒适度与操控性,理想中一个完美的悬架,可以在任何崎岖的表面都保持完全的水平,同时还能在过弯变道时,让驾驶员清晰的知道一把方向打出去后的车辆行驶轨迹,简而言之就是不但如履平地,还指哪打哪。?但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物理定律,没有哪一台汽车的悬架可以真正的做到完美,厂商需要根据车型的定位,在舒适与操控之间权衡,从而保证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目标群体的认可与喜爱。?例如百万级的宝马M5,论舒适性不及四十万的530Li;例如宝马740Li,论操控性也比不上价格仅有一半的M2。这都是厂商根据产品的用户定位做取舍后的结果,并不是卖得越贵,悬架科技越先进的车,就可以在各方面都领先更便宜的车。
三、悬架舒适性的评判?1、对于坑洼路面冲击力的吸收?吸收能力差的车,会让驾驶员感觉每经过一个井盖、坑洼,都感觉座椅会被踹上一脚,或猛烈拉扯一把。而吸收能力好的车,会让驾驶员身体所感受到的震动比眼睛看到的更加轻微,同时会把眼前强烈的拉扯化解为轻微的左右摇晃。处理得不好就会让人觉得“硬”。?2、对于路面颗粒感与接缝的过滤?过滤针对的是细碎路面的小输入,比如粗糙的柏油路或路面板块的接缝,过滤好的车在开过去时会觉得屁股上抹油,像坐着滑滑梯,而过滤差的车就如同屁股上垫了块砂纸,颗粒感十足。处理得不好就会让人觉得“粗糙”。?3、对于起伏路面下车身运动的控制?起伏控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幅度的大小与前后的平衡,起伏太大在经过路面起伏后,坐在车里会过度的上下运动,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车辆失控。同时起伏的前后不平衡要比起伏过大更令人不适,整个车起伏的同时再伴随前俯后仰,很容易令车内乘员感到不适或者晕车。处理得不好就会让人觉得“晃”。?4、悬架对于余震的控制能力?余震多的车在经过破碎路面或坑洼时,会令人觉得“散”,这是由于车轮的运动能量无法被充分吸收而快速跳动导致的,余震控制不佳的悬架会因为抖动的廉价感令行驶品质大打折扣。处理得不好就会让人觉得“散”。
四、悬架操控性的评判?1、对于驾驶员转向输入的反应能力和线性度?有些车开起来方向稍微一动就可以犀利的变道;而有些车开起来方向打了要维持一小会,车子才不情愿的做出反应,这就是转向响应的快慢;有些车方向刚打没反应往后多打点突然做出反应,这就是响应的线性度不够好。?转向响应的大小与线性度对于紧急情况下避让危险和增强驾驶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司机发现了前方的危险,及时打了方向,但车辆却没有办法及时做出反应而发生事故,是极其令人绝望的。
2、在轮胎抓地力到达极限时行驶轨迹稳定性?这一项换个说法就是极限上的转向不足与转向过度,轮胎的抓地力是有限的,并不是方向打的够快够狠车子就一定能拐过任何弯道,但如果车辆在到达抓地力极限时继续维持原本的行驶轨迹,可以大大增加安全性。
转向不足的车,会在车辆到达抓地力极限驾驶者稳住方向时,线路越走越宽,仿佛车头拉着整台车往外抛;
转向过度的车会在车辆到达抓地力极限驾驶者稳住方向时,线路越走越窄,如同车尾推着整台车往弯里推。转向过度对一般车辆来说是非常忌讳的,因为转向过度会导致侧滑,令车辆用薄弱的侧面去直接撞击障碍物。?3、在激烈驾驶时让车身能否紧紧的贴住地面减少不稳定性?车身的起伏会导致车轮的载荷发生变化,而车轮的抓地力是与车轮载荷直接相关的,如果载荷不停变化,抓地力也会一直变化,驾驶者就需要不停的修正方向保持车辆的行驶轨迹,一个好的悬架要能够在有限的悬架行程下最大程度的保持轮胎与地面的时刻接触。
五、悬架调校,都调些什么??悬架调校通过硬件的不停搭配尝试来寻找合适的平衡点。硬件包含弹簧、减振器(避震)、稳定杆(防倾杆)、缓冲块、悬架衬套等等看似普普通通的零件。
1、弹簧?弹簧越软冲击力越小,但同时也会让车辆的操控变得慵懒,迟缓,且相同的冲击力会用掉更多的悬架行程去吸收掉冲击的能量。
2、减振器(避震器)?减振器的原理是利用减振器筒里的油液来通过活塞和阀片产生的阻尼力来吸收弹簧释放的弹力,阻尼太弱车辆在经过起伏时会上下摆动不停甚至轮胎离地,影响操控稳定性,阻尼太强车辆会在经过坑洼时带来更强烈的冲击力,影响舒适性。?阻尼的调节不同于弹簧的选择,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取决于不同的车轮运动速度,需要匹配出合适的阻尼值。?理想的阻尼调校需要在过大坑时(高车轮运动速度?大于1m/s)足够圆润,经过起伏时(中低速车轮运动速度?0.1m/s)时提供足够的支撑,这些都是通过改变活塞与阀片的搭配堆叠来实现的。
3、稳定杆(防倾杆)?稳定杆的作用主要是控制极限侧倾的大小和极限上的平衡,稳定杆刚度合适,即便是连续快速绕桩,车身也可以保持水平,同时更好的利用四个轮胎的抓地力。?但稳定杆过硬就如同把左右两侧的车轮通过一根铁棒串联在一起,在经过坑洼路面时容易导致车身左右摇晃的拉扯感,驾驶者的身子也会被左右快速的摇动不停。
4、缓冲块?缓冲块的作用是在悬架压缩到特性行程时起到额外的支撑作用,并且在悬架压缩到极限时提供缓冲,同时保护悬架部件。
5、衬套?悬架摆臂与副车架等悬架硬件之间,都是通过橡胶衬套链接的,通过改变这些衬套的硬度与设计,也可以对车轮的舒适性与操控性直接造成影响。
六、工作中,悬架调校的流程是怎样的??在项目立项开发初期,我们会随同悬架设计仿真团队的同事进行理论分析,由于计算机仿真始终无法完全模拟车辆的实际动态性能,比如按照计算机模拟结果该用10kg/mm的弹簧,但运用在实车上后,可能会发现使用9kg/mm的弹簧感受更佳。
整车悬架调校的基础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悬架仿真的结果首先确定调校所需要的硬件的大致范围,这个范围内的悬架硬件我们就称之为调校库,同时利用蔚来的先进驾驶模拟器,我们可以在原型车还未落地前就开始一轮调校,确定调校库的合理性,来为实车调校做准备。
在拿到原型车后,我们会收到来自供应商的各种不同硬度的弹簧,不同粗细的稳定杆,不同硬度的衬套。我们会先按照悬架仿真出的基准结果把硬件进行装车,随后再根据经验把硬件进行微调,从而获得超越纯计算机设计状态的操控性与舒适性。?但同时悬架调校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比如当你更换了更硬弹簧,你可能就要同时更换更细的稳定杆,所以整个过程并不是点对点逐个击破那么简单的。
一个完整的悬架调校流程包含:1、轮胎选型;2、刚度匹配;3、减振器调校;4、转向调校。由于测试车有好几个阶段,并且其他部门和功能块所做的变更对悬架性能也会有影响,所以这几个步骤要随着开发的推进重复3-4次。?一套流程,也就是一轮悬架调校一般要持续3-4个月,所以对我们团队来说,车就是我们的办公桌。各种各样的公共道路与试验场地就是我们的办公地点。?除了以上的这些整车开发时期的调校任务,我们在调校的空档还需要进行市场反馈的分析,设计变更的评价验证与媒体试驾的支持。
1、轮胎选型?轮胎作为汽车与地面之间的唯一媒介,对于整车的操控与舒适性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主流的汽车厂商都会要求轮胎供应商为自己的车型单独进行轮胎开发。?在选型开始时,供应商会提供几个外表规格看似一模一样但内部结构或胶料配方略有不同的轮胎,选出最好的一个。下一轮调校开始前的几个月中,轮胎供应商会对轮胎进行改进,再下一轮开始时又会带来几个外表一模一样的胎进行选型,随着每一轮调校的悬架越调越细致,轮胎的性能也随着接近量产的状态进行挑选。
2、刚度匹配?刚度匹配就是弹簧、稳定杆、衬套等悬架弹性元件的选择,涉及的知识点与取舍在前面的篇幅已做过介绍。最终的目的是为减振器调校打基础,这部分工作通常要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也需要进行2-3轮的迭代。
3、减振器调校?减振器的调校,是通过改变阀与活塞来控制油液的流动产生阻力,从而改变车辆的动态性能。每次变更都需要拆装减振器并把减振器打开进行阀片的组装,再加上评价的时间,一天最多也只能试5组减振器,调校减振器的过程一轮通常要持续一个月左右。?CDC电控阻尼的调校是在减振器硬件调校结束之后开始的,CDC的调校过程就轻松许多,全程不用拆装,只需要用电脑修改减振器内电磁阀的工作逻辑,一个好的减振器硬件调校是CDC调校的基础。?4、转向调校?当今绝大多数汽车厂商都使用了电子助力转向,通过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产生助力,但这个电机产生助力的方式是可以进行细致调校的,同时对转向的手感和驾驶信心至关重要,关于转向调校的细节,今后会单独写一篇文章进行阐述。
七、蔚来打破局限的空气弹簧与CDC(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借助于越来越发达的底盘科技,舒适度和操控性之间的平衡不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蔚来作为自主高端豪华品牌,在这方面也走在了自主品牌的最前端。
1、空气弹簧?大家通常所说的空气悬架,严谨的来说叫做空气弹簧悬架,它把曾经用作承载车身的钢制螺旋弹簧的机械力传导转变为空气的压力来支撑车身,好处是可以非常好的过滤路面细碎的小输入,增强行驶质感。
同时空气弹簧会根据载荷的变化,自动调平车身,保证车身运动时的姿态,并根据载荷自动调节气压来调节每个车轮的固有频率,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上下车后,会听到空气悬架充放气的气泵声。?缺少了空气弹簧,后排又坐满了人,那么因为质量的改变,车身运动时的姿态和悬架固有频率都会受到影响,悬架可能会因为过度压缩会更早触底,同时因为固有频率的降低会带来更多的摇晃。
空气弹簧的第三个优点是可以手动或自动按需改变车身高度,譬如运动模式会自动降低车身提升操控,轻松载物模式会降到最低方便取放货物,在高速行驶时也会自动降低车身高度,减少风阻,增加续航。
2、CDC(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CDC是采埃孚的注册商标,?含义是Continues?Damping?Control?连续阻尼控制,顾名思义就是四个减振器的阻尼会在驾驶时实时改变,通过在传统减振器内安装一个电控电磁阀,通过电流的实时改变来实时改变阻尼。?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好奇,前面不是调好了么,为什么这里还要去实时去改变,举个例子,拥有了CDC,车辆就可以实现在坑洼路面下很软但过弯时自动加硬,增强支撑。
CDC系统拥有一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一系列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器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当前车轮相对车身,车身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处理器再通过控制减振器内电磁阀的电流,来改变每根减振器的阻尼,电流变化范围是0-1.8安培,0安培时,电磁阀关闭,阻尼最大,1.8安培时,电磁阀打开,阻尼最小。?所以CDC电磁阀只能增加纯机械减振器的阻尼,而不能把调好的机械减振器的阻尼变得更软。所以想要充分发挥CDC的效果,减振器的机械阻尼都要适当放软,比如一根本来就已经硬邦邦的减振器,即使加上CDC对舒适性也不会又太大提升。
CDC电磁阀的软硬如何做出反应是需要人为去做调校,譬如我觉得70公里每小时在经过某种特定起伏时,后轴的上下起伏过大,就可以通过改变标定图来修改那个特定车速与悬架上下运动速度下的阻尼,把前后轴的起伏做到一致,但可以保持其他车速下的表现不受影响。?再譬如我觉得120公里每小时变线时车头的反应不够积极,同样可以通过改变标定图来提升那个速度下的车头反应。简而言之CDC给了调校工程师更多的空间去做出一个各方面需要更少取舍的悬架,通过几十张Map图的精修,来保证CDC在不同车速,不同悬架上下运动速度和不同侧向加速度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价值。?好了,这次就到这里,文章很长,感谢大家有耐心看完,希望能解答大家的疑问,我们下次再见!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汽车悬挂知识图解”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