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2021_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2021年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2021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2021的话题。
1.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2.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排行榜前十名(2021年1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多少)
3.12月电动车销量,比亚迪继续“以一打十”,新势力破万常态化
4.4月宏光迷你电动汽车销售排行榜(2021小型电动轿车销量排名)
5.连续19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奇瑞出海20年
6.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多少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排行榜前十名(2021年1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多少)
又到了各种年终总结的时候,各行各业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复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年的工作方向进行调整,制定出相应的各种小目标,中国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经历疫情、缺芯等挑战之后,全国乘用车2021年零售销量达到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结束三连降。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渗透率达到14.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11、12月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均超过20%。可以说,新能源车销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距离20%渗透率的目标也逐步靠近。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从各品牌层面的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来看,自主品牌表现较好,合资品牌则可以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其中在12月份,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3%。
肉眼可见的是,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已经被自主品牌拉开较大距离。
合资品牌新能源车销量表现不佳
按理说,合资品牌在知名度、口碑方面拥有一定优势,为什么新能源车的市场反馈就不灵了呢?这就要从产品本身来说起。
当面市面上大部分合资品牌都有“油改电”的问题,这些车型往往是把成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机械传动轴等结构换成电动机和电池,经过重新组装,作为一款新能源车投放到市场。这样的操作方式对于厂家来说,一方面可以节省研发费用、产品投放周期等,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汽车双积分”压力,何乐而不为。但弊端就是,这一类型产品没有完全发挥出电动系统的优势,续航没有优势、智能化不足等等“缺陷”,都足以令消费者嗤之以鼻。
另一个就是性价比问题,合资品牌中也有性能与配置不错的新能源车型,但售价往往比同款燃油版车型要贵2-3万元。就拿东风日产轩逸纯电版来说,其厂商指导价为23.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15.3万元起,比燃油版11.9万元的起售价,高出3.4万元;同样,一汽-大众探岳GTE(插电式混动、24.98万元起)比探岳燃油版(20.49万元起)起售价高出4.49万元。在不限牌城市,这样的售价基本没有吸引力。
此外,在汽车智能化越来越收到年轻消费者欢迎的时代,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人机交互等功能在自主品牌尤其是新势力中比较普遍,但在大多数合资品牌的车型上很难操作,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此类配置。
总而言之,在很大程度上合资品牌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了在新能源车细分市场遭遇冷落。
比亚迪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引领自主品牌
在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因插电混动+纯电动“双轮驱动”的技术路线以及产品布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表现亮眼。据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车是该品牌的主要销量来源,全年销量达593745辆,同比增长231.6%,其中纯电车型全年累计销售了320810辆,而插电式混动车型车型则售出272935辆。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车在2021年5月19日正式下线,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上汽乘用车、长城、广汽埃安则紧随其后。上汽乘用车2021年新能源全年热销达16.1万辆,同比增长107%,渗透率超20%,国内稳居市场前五,全球跻身前六,全球及国内皆处于第一阵营。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去年全年累计销售136,953辆,在总体销量中占比10.7%,其中欧拉品牌12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创历史新高;广汽埃安全年销量123660辆,同比增长119%,超额完成10万辆年度目标。
多家自主品牌超额完成新能源车销量目标,这也是自主品牌在去年1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9%的关键因素。
新势力第一梯队交付量接近突破10万辆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销量都超过9万辆,其中数小鹏汽车销量涨幅最大。2021年,小鹏汽车销售98155辆,同比增长275.2%;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分别销售91429辆、90491辆,同比增长109.1%、177.4%。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理想,跟小鹏、蔚来都有3款车交付相比,理想仅一台车,在12月份,其单月销量达到14087台,全年交付量在新能源SUV中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宋(含插电混和纯电动),排名在理想ONE之后的比亚迪唐的销量数据是50116辆,距离较为明显。
如果刨去Model Y和宋纯电版,将插电混动SUV作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理想ONE无疑是这个市场中表现最好的,要知道插电式混动车型目前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燃油车。此前也有网友列举过一个段子,只要加上足够的定语,无论哪款车都是最牛的,但是同时也要清楚的看到,如果以新能源车型归类,理想ONE与特斯拉Model Y比还有较大差距。
除蔚来、小鹏、理想,也就是俗称的造车新势力三少—“蔚小理”之外,哪吒和威马、零跑可以看作是第二梯队,这三个品牌2021年交付量在5万辆左右,月交付量也能达到5000辆以上。
写在最后:尽管合资品牌2021年新能源车市场表现不佳,但不可否认,合资车企转型新能源汽车的脚步在加快,推出了专属新能源车平台,继大众MEB平台后,奔驰推出了EVA电动汽车架构平台,现代汽车E-GMP电动全球模块化平台以及通用的Ultium奥特能纯电平台等。
其中表现较好的,比如随着大众ID系列车型的的推出,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去年12月批发量为19498辆,占据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市场46%的份额,有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已初见成效。
在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利用技术积累、产品布局等综合因素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取得先机,但随着汽车新四化的不断加速,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后来居上,起码从市场表现上来看暂时是取得领先。不过随着合资品牌转型步伐加快,自主品牌也必须要看清未来的市场竞争趋势,提前做好产品布局。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可能会出现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势均力敌的局面,但只要有“拿得出手”的好产品,才有可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立于不败之地。
12月电动车销量,比亚迪继续“以一打十”,新势力破万常态化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西班牙Canalys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0%,达到260万辆。Canalys方面称,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幅超过了全球汽车市场总体销量的增幅,后者为26%。在新能源汽车阵营,特斯拉以市占率15%继续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大众集团市占率为13%。排名第三的则是上汽通用五菱集团的11%,其后为BMW及Stellantis集团,两者市占率均为6%。
来自SNEResearch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全球EV电动汽车新车的总销量约为114万辆,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53%,2021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为74万辆
令人有点遗憾的是,本次统计数据并没有把增程式电动汽车统计进去。
销量排在全球前10的车企分别为丰田、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现代、铃木、日产、起亚、宝马、梅赛德斯-奔驰。
丰田之所以排在首位,主要是其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比较高,另外,铃木也基本都是以混合动力车型为主。
如果把混动车型拿掉,只保留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数据,比亚迪位列
第一,其次是特斯拉,紧随其后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宝马、奔驰和现代。
由此可见,日系车在纯电和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如果只看纯电动的话,排名第一的无疑就是特斯拉,紧随其后则是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亚迪,现代、起亚的销量超过宝马、梅赛德斯和日产。
韩系车虽然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没什么建树,但是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还是非常给力的。
从销量数据看,无论是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销量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BEV增长显著,销量同比增加了84%
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在这方面中国始终保持领先,从国内新能源的迅猛增长之势便可见一斑。
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到了42.9万辆,同比增长了133%。
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量达到了280.7万辆,同比增长191%。
新能源汽车已经和传统燃油车形成完全不同的走势,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日益明显。
2021年11月份,欧洲11月份新车注册量继续呈现下滑趋势。
从2021年7月份开始算起,这已经是欧洲新车销量连续第5个月下滑了。
换言之,进入2021年下半年,欧洲汽车销量呈现“五连跌”趋势。
11月欧洲新车销量分析
由于受到特殊情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欧洲汽车销量整体上表现不佳。
尤其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之后,欧洲新车销量更是呈现“跌跌不休”的趋势。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欧洲新车注册量为864119台。
相比2021年同期,新车销量下滑了17%。
11月欧洲新车销量分析
据数据统计显示,这也创下了1993年以来的同月最低记录。
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在一定程度上,这显示了欧洲车市销量不景气的事实。
具体到欧洲五大主流车市来看,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4个国家的销量都呈现同比下滑趋势,仅英国车市呈现微增趋势。
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德国车市新车单月销量为198258台。
与2021年同期相比,德国车市的销量下滑了31.7%。
在欧洲五大主流车市中,德国车市的销量下滑幅度最高。
11月欧洲五大主流车市销量
无独有偶,2021年11月份,意大利车市新车销量同样下滑严重。
具体而言,2021年11月份,意大利新车单月销量为104478台,同比下滑24.6%。
与之相比,2021年11月份,英国车市的新车销量呈现上涨趋势。
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英国车市新车单月销量为115706台。
相比2021年同期,英国车市新车销量上涨了1.7%,呈现逆势微增趋势。
据了解,欧洲汽车销量跌跌不休,主要与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商危机导致产能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与此前相比,这一状况已经有所盖章。
而且,与10月份相比,欧洲新车11月份的销量表现有所好转。
新能源汽车逆势上涨
与行业整体呈现下滑不同的是,2021年11月份,欧洲车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表现比较出彩,呈现逆势上涨趋势。
就拿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来说,2021年11月份,其新车销量整体下滑幅度高达32%。
但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却上涨25%,表现明显优于同期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无独有偶,2021年11月份额,法国、挪威、英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表现也不错。
数据统计显示,这5国与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单月之和达到了16.7万台,同比上涨32%,环比上涨21%。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9万辆,环比增长17.9%,同比增长131.7%。
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80.7万辆,同比增长190.2%。
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8%。
1-11月新能源车零售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
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1、特斯拉Model3
虽然特斯拉国产之后,骚操作不少,引得非议也不少。
但是这跟水果手机一样,吐槽归吐槽,香也是真香。
2、比亚迪汉EV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玩家,比亚迪在2021年上半年抛出了“刀片电池”这一杀手锏,比亚迪汉EV也成为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能源车型。
3、蔚来ES6
蔚来目前算是新势力的标杆,一般都是年轻又有钱的人买。
别看月销两千多台好像有点少,人家可以换种说法:纯电SUV销量榜冠军,而且还是连续几个月那种。
4、理想ONE
理想ONE是款增程式电动车,开到没电的时候就靠汽油来发电继续跑。
虽然号称能跑800公里续航,但纯电续航只有180公里,620公里是靠烧汽油发电的。
而800公里续航的代价是,车重2.3吨。
5、比亚迪秦EV
跟北汽新能源EU5、荣威Ei5这些自主品牌的电动车对比起来,我认为秦EV在驾驶质感上拥有自己的优势。
电动车终于在2021年迎来大爆发,2021年的全球电动车累积销量,已经比2021年总和还要高,多项市调平台的报告称,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迎来爆发期,准备2023年购车的消费者,有41%表示会选择电动车。
根据《WorldwideMonthlyBEVPHEVTracker》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已累计售出超过412万辆电动汽车,超过去年全年约290万的总和.
4月宏光迷你电动汽车销售排行榜(2021小型电动轿车销量排名)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答案应该是什么?相信,不少人会给出“水大鱼大”这个回答。
2021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元年,全年批售渗透率迈过15%大关,并于下半年多个月份超过20个百分点。
如此高景气度下,也让一众新势力品牌、成功转型的传统车企赚得盆满钵满。?
从最新出炉的12月电动车销量看,不少车企都创下了单月新高,其中比亚迪继续以92,823辆的成绩,上演着“以一打十”的现象级市场表现。
新势力阵营的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则再次集体迈过万辆大关。从绝对值来看,也许1万辆并不多,但如果对比南北大众品牌12月合计13,787辆ID电动车的数据,这样的成绩绝对算得上出色。
另外,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品牌也有着不错的表现,比如吉利的极氪、东风的岚图12月均突破3,000辆大关,甚至北汽极狐都有着破千辆的数据。
接下来,不妨看看这些已公布12月销量的品牌过去一段时间的成绩,并简单展望其2022年的市场预期。(以12月销量从高到低排序)
1、比亚迪,BEV+PHEV产品线并行,唯一市占率超两位数的电动车品牌
(内部给出了2022年最高150万辆的新能源目标)
从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开始到2020年,比亚迪一直未能成为乘用车市场头部品牌,甚至近几年已经被长城、吉利、长安拉开身位。
但2021年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爆发,给了在BEV+PHEV领域坚持长期主义的比亚迪逆袭机遇。目前比亚迪已经是妥妥的电动车一哥,甚至比大众品牌在传统燃油车的市场地位还要强势。
12月比亚迪电动车单月批售销量暴涨236.4%至92,823辆,全年销量更是达到惊人的593,745辆(达到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在整体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高达20%左右。另外,比亚迪在PHEV市场50%左右的市占率更是全面碾压同行。
2022年,比亚迪内部给出了最高150万辆的新能源销量指引。如果该目标如期实现,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将增长至30%左右,同时也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在单一市场实现百万辆+新能源销量的品牌。
2、小鹏,中端品牌定位优势凸显,2021年新势力销量一哥
(乐观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20-25万辆区间)
作为新势力三巨头之一,小鹏汽车12月交付量同比大涨181%至16,000辆,连续第三个月登顶新势力榜首,全年同样也以98,155辆的销量成为新势力第一名。
能够反超蔚来、理想,主要得益于小鹏汽车相对亲民的品牌定位。毕竟在国内汽车市场,15-30万才是购买力最强劲的价格区间,而G3i+P5+P7的产品组合可以让小鹏覆盖尽可能多的消费群体。
不过从经营角度看,单车均价仅20万出头的小鹏还是要远远落后于蔚来(超40万)、理想(超30万)的,这也体现在营收、单车毛利率等核心指标上。简单来讲,小鹏单月至少需要达到蔚来1.8倍的销量,才能在营收上和蔚来打成平手。
因此对小鹏来讲,攻入28万+价格区间的G9是一场不能输掉的战役,只有G9成功,小鹏后面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3、理想,单车销量持续破万,2022年迎来新产品
(乐观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突破15万辆)
最近,老板李想刚刚内涵了大众中国CEO“感谢鞭策,继续努力”,并放上了一张理想ONE单月销量超过大众在华5款中/中大型SUV销量总和的对比图,引来一众吃瓜群众。
12月理想交付量同比大涨130%至14,087辆,全年交付量高达90,491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成绩是靠理想ONE一款车型实现的,而理想ONE也成为国内新能源市场30万元+车型中最畅销的产品。
2022年,理想将迎来搭载四缸发动机的全新增程车型X01,新车将和理想ONE相互搭配,巩固其在30万+增程混动市场的优势,毕竟明年其将面临岚图、自游家等多个强劲对手。
另外,2023年纯电动产品到来后,理想的市场前景将变得更加乐观。
4、大众,2021年10万辆目标未能完成,2022年或将以价换量谋增长
(乐观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25-30万辆)
12月份上汽+一汽-大众ID.家族5款车型合计销量为13,787辆,2021年累计交付量为70,625辆。尽管绝对数并不算低,但是对于大众这样一个在华月销20万辆+的品牌来讲,这个成绩已经是相当难看了。
事实上,大众品牌对电动车市场的野心不比其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小,2021年其计划在中国市场销售8万至10万辆ID.系列电动车,但后面又下调至7万辆。从全年70,625辆的结果看,仅仅是勉强达标(南北大众有不少ID.系列电动车流入网约车、大客户渠道)。
2022年,大众ID.系列在华将迎来首个完整销售年,并迎来新车型。与此同时,大众ID.系列的代理制+网上订车模式可能会被打破,销售模式会变得多元化。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不少经销商开始通过数万元优惠在线下完成整个销售工作,走上了卖燃油车的“老路子”。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成为主流电动车品牌,2022年南北大众会在ID.系列终端价格上一定幅度让步。乐观预计,大众品牌2022全年销量有望达到25-30万辆区间,反超溢价能力较为接近的小鹏汽车。
5、蔚来,一如既往的稳定,2022年ET5+ET7到来前景可期
(乐观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18-25万辆区间)
12月份蔚来交付量增长49.7%至10,489辆,全年以91,429辆的销量排名新势力第二。如果单纯从销量角度看,蔚来好像已经不再是新势力一哥了。
但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比较关键的因素,第一均价超40万元的蔚来本来客户群就比小鹏等品牌窄一些。第二2021年全年蔚来无新产品交付,没有新的增量来源。
而从整体营收水平来看,蔚来仍然领跑一众新势力品牌,而未来走量的任务则会交给全新的子品牌。
另外,随着ET7(Q1)、ET5(Q3)两款新车型的陆续交付,蔚来2022年销量将实现较高速度的增长,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6-25万辆区间。
6、新势力腰部阵营分化,哪吒、零跑崛起,威马落伍
聊完新势力头部阵营,我们不妨再看看腰部新势力。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哪吒、零跑开始强势崛起,而此前扬言进入新势力TOP3的威马却持续落伍。
2021年12月,哪吒、零跑分别实现了10,127辆,7,807辆的成绩,其中哪吒全年销量更是达到69,674辆,仅次于蔚小理。不过哪吒CEO近期表示:考虑到品牌定位问题(集中在6-16万区间),只有销量超过蔚来两倍三倍的时候,我们才算跟蔚来一样优秀。所以对企业内部来讲,月度销量过万远没到要庆祝的时候,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而许久没有披露销量的威马品牌,12月份销量为5,062辆,全年销量44,157辆。目前在整个腰部新势力中,威马已经开始明显落后于零跑和哪吒了。有威马内部人士称:我们内部都期待月销能尽快实现8000-10000辆。
7、传统车企新品牌开始发力,极氪等2022年或迎来大爆发
除了上述品牌,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品牌也开始逐渐发力。
吉利旗下高端纯电动品牌极氪12月交付量高达3,796辆,而且该车型订单量已经排到明年5月份了。后续随着产品线的扩充,极氪将成为国内20万+纯电动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不过,从品牌定位来看,极氪虽然对外宣称高端纯电动品牌,但其和蔚来的溢价能力还是有一定差距。
另外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牌——岚图(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12月交付量则达到了3,330辆,自8月份以来累计交付量为6,791辆。尽管12月份单月数据不错,但整体来看,岚图和此前制定的2021全年累计1万辆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结语:
2022年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越来越多优质供给入市,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当前的市场格局只是阶段性的,明年也许会发生比较大的排位变化。
对所有置身其中的车企来讲,只有持续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以及更多的用户权益,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市场蓝海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未来红海竞争阶段打好基础。
连续19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奇瑞出海20年
1.小鹏汽车问鼎2021年国内造车新势力冠军。2021年,小鹏汽车全年交付量是98155辆汽车,同比增长超263%。2.蔚来汽车2021年交付量排名第二,总共交付91429辆汽车,同比增长109.1%,交付量再次翻倍。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量为25034辆,同比增长44.3%,连续第7个季度实现正增长。3.理想汽车2021年共交付90491辆汽车,同比增长177.4%。2021年第四季度共交付35221辆,环比增长了40.2%,同比增长143.5%。4.2021年,哪吒汽车成为最大黑马,累计交付69674台,同比劲增362%。2021年12月,哪吒汽车交付10127辆汽车,同比增长236%,连续月销破万。5.零跑汽车表现同样不错,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43121台。2021年12月,零跑汽车交付7807辆汽车,环比增长39%,同比增长368%。
1.宏光MINIEV在新能源车型中,大家肯定不会陌生这款微型车,它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和小巧可爱的外形,吸引了一大波用户,本月售出了35176辆,人气值非常的高。2.Model3新能源车型中,特斯拉旗下的这款车型销量也很高,月销经常上万,九月也是售出了22462辆,还是2021年9月美系车型销量排名第三的车型,售价十五万以上。
新能源纯电轿车销量前三名分别为五菱宏光MINIEV以20150辆排名
第一;Model3以11329辆排名
第二;长城欧拉黑猫以5141辆排名
第三;广汽新能源Aions、奇瑞eQ1、比亚迪汉EV、秦EV、小鹏P7、比亚迪e2和上汽荣威科莱威CLEVER分居第四至第十名。
从国家乘联会官方发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来看,2021年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三的车型,依次是北汽EU系列、宝骏新能源和埃安,北汽EU系列和宝骏新能源实现同比翻倍增长,而广汽新能源埃安销量表现不俗,单月销售4006辆,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生力军。
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整是宏光MINIEV依然占据新能源轿车销量榜的头名。
11月的销量也再次突破4万辆,同比增长达到22.1%。
另外多款纯电动微型车依然热销,奇瑞eQ在11月销量达到9291辆,同比增长43.9%;奔奔EV和上汽科莱威月销量也分别达到7839辆和5370辆,奇瑞QQ冰淇淋的订单也超过了4000辆。
2021年1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全国城市排行出炉:上海位居
第一,深圳位居第二、广州位居第三,杭州第四、成都第五、北京第六、郑州第七、天津第八、苏州第九、重庆第十;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6.6万台,同比去年增长104.1%,环比10月上升24.9%,1-11月累计为243.2万台,同比去年增长167.5%,增幅继续领跑整个乘用车市场;从全国来看,11月总计232个城市新能源销量环比增长,占比69.9%,1-11月累计实现同比增长的城市为330个,占比99.4%
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多少
2021年无疑是汽车行业艰难的一年,但同时又是深刻变化的一年。在看似平静的全球商业格局下,变幻不定的“芯片荒”“用工荒”、起伏难料的疫情和日益收紧的贸易保护,犹如水面之下涌动的暗流,为出海企业增加了重重风险。然而,同样位于暗流之中,有的企业却能够凭借价值的锚点稳住航向,甚至逆流而上。身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代表的奇瑞汽车,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奇瑞控股集团发布了年度销量数据:奇瑞集团2021年累计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961,926辆,同比增长31.7%。其中,出口269,154辆,同比增长136.3%,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109,028辆,同比增长144.6%。至此,奇瑞集团全球汽车用户累计突破1000万,其中海外用户195万。
从2001年奇瑞首批10辆风云轿车出口叙利亚到今天海外用户已达近200万,可以说,20多年来,奇瑞不是躺赢的,而是干出来的,它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趟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荆棘之路。从狼来了,到与狼共舞;从下海呛水,到挺立潮头。20年的时间,奇瑞的海外征程就是一个无惧挫折,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过程。
那么,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中,是什么铸就了奇瑞这一品牌海外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这一高歌猛进的增长态势又能否持续下去?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在深入研究奇瑞汽车的战略布局后,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奇瑞之所以能连续19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成功的背后是其20年来推进全球化布局形成的深层次积累,是坚持“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内外促进,共同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果。
夯实功底 用硬核技术赋能海外发展
如果把奇瑞20年的海外征程比作一场战役的话,那技术无疑是保障胜利的“杀手锏”。诞生于1997年的奇瑞,从初创伊始,就把技术创新作为奇瑞的基因,用奇瑞掌门人尹同跃的话来讲就是要做到“顶天立地”,“立地”就是把基础夯实,把传统汽车做实、做透;“顶天”就是要抢占新技术制高点,把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前瞻技术做高、做尖,让中国汽车产业真正强大起来。
20年前,多数的中国的车企都在以市场换技术,纷纷投身到合资的浪潮中,但是奇瑞汽车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即使行业主流声音几乎都认为奇瑞是在砸钱“找死”,肯定不会成功,但奇瑞汽车也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是立企之本,从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屡获“十佳中国心”的ACTECO发动机到“奇瑞雄狮CHERYLION”全新智能平台,再到奇瑞4.0时代全域动力架构系统,奇瑞通过持续创新和自我变革,用实际行动和亮眼的成绩单回答了业界的质疑,也为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做了“自主”标签的示范。截至目前,奇瑞在全球建立了包括芜湖总部、上海、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在内的全球研发基地布局,建立了10个海外工厂、1500余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
此外,奇瑞汽车不仅专注技术研发,更着眼于将新技术更好地为用户需求而服务,追求的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力求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全球用户体验的提升。
为了让产品适应不同地区的市场,奇瑞在巴西、沙特、俄罗斯等全球多个国家开展整车试验,测试内容覆盖极寒、极热等极端工况,满足不同地区的全天候试验标准,技术的积累帮助奇瑞在这些市场脱颖而出。
在南美洲,当地的公路有很多山路,所以用户对动力和起步的要求就会更高。基于奇瑞在发动机领域的钻研,可以更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此外,在中东沙漠地区的空气中弥漫着沙子,这会加剧对发动机缸体的磨损,奇瑞在当地做试验性开发时发现这个问题后,经过技术研发解决了细沙导致密封件磨损的问题。
如今奇瑞的技术创新更是精进到“炉火纯青”。今年伊始,奇瑞的“两技一品”的推出,更让汽车界看到了中国技术已经开始生根、开花,正在参与全球的竞争。鲲鹏DHT超级混动源?奇瑞4.0时代全域动?架构,以世界首创的全功能混动构型鲲鹏DHT,实现了三大模块的超级混动集成,拥有中国品牌最高能量和全球领先效率,代表着?业最为先进的混合动?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搭载在瑞虎8PLUS鲲鹏e+上;而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之一的“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也已于近日发布,该技术开创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混合动力新路径,“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动力架构中,“最强中国芯”燃油引擎搭配全功能DHT变速箱,实现了行业领先的“3擎3挡9模11速”技术核心优势。结合智能化控制系统、高性能电池组所构成的动力架构,其性能已实现了中国混动技术从1.0阶段向2.0阶段的跨越。
OMODA 5作为OMODA系列首款全球车型,是奇瑞面对年轻化、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下,积极拥抱在新一轮消费革命中崛起的年轻用户群体,用持续的创新研发解构、重塑新世代出行场景,不断升级用户体验和情感连结而推出的一款产品。这款全球车型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国内首发上市,并将陆续于俄罗斯、巴西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新车后续在全球范围内还将推出电动、混动版本。而近期OMODA 5中文名共创活动的推出,更是开启了用户定义汽车的时代,让用户自己的喜好成为现实;
兼容并蓄 用文化融入讲好中国故事
20多年的海外进程,奇瑞从最初的“走出去”卖产品,到深入当地“走进去”建工厂,再到“走上去”强品牌的创新实践,是奇瑞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积极投身“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中国品牌推进全球化战略贡献了“奇瑞方案”,而“方案”的核心就是“因地制宜”推进属地化发展,融入当地文化,与所在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
一直以来,奇瑞的海外工厂给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奇瑞的一些先进技术、制造工艺和管理方式等带到当地,加快了当地汽车制造技术水平的发展;同时在喜爱足球运动南美、俄罗斯等地,奇瑞深入研究当地的足球文化,借力体育文化营销让品牌形象更受欢迎。2019年初,奇瑞在厄瓜多尔与Independiente del Valle足球俱乐部(何塞特兰独立队)正式签约,成为球队官方汽车赞助商。这是继智利、阿根廷、巴西、哥斯达黎加足球赞助后,奇瑞在品牌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成功探索。2019年11月,Independiente del Valle击败阿根廷科隆竞技队,在南美杯成功夺冠,为厄瓜多尔拿下了第一个南美杯冠军,也为奇瑞全球化体育营销再添佳绩。在俄罗斯,奇瑞签下了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传奇球星——谢尔盖·科尼连科,出任奇瑞汽车在俄罗斯的品牌形象大使。2021年2月,奇瑞赞助的智利UC球队夺冠,为奇瑞全球化体育营销再添佳绩……这一系列营销举措,让奇瑞的海外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升级。
除了在文化层面的不断融入,<a class="hidden" href="/chery/" title="奇瑞" d
13%。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新能源车终端累计销量为288.32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13.88%,逐渐成为主流。
好了,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2021”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2021”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