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花冠汽车地毯怎么样_丰田花冠汽车地毯怎么样啊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丰田花冠汽车地毯怎么样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丰田汽车有哪几种类型

2.丰田有什么跑车吗?

3.丰田有跑车么?

4.屌丝赛道神器,最穷JDM - 东南菱帅!

5.丰田凯美瑞240G值的买吗?懂车的人进来聊聊!加分啦

丰田汽车有哪几种类型

       基本有轿车、越野车、皮卡车以及商务车等类型。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雅力士、卡罗拉、Matrix、凯美瑞、Avalon、RAV4、Tacoma(塔科马皮卡)、Tundra(苔原皮卡)、Sequoia(红杉大型SUV)、Sienna(赛纳大型MPV,即将进口)、Venza(混型车)、Highlander(汉兰达)、Prius、FJ Cruiser。

       欧洲:Aygo、Yaris、Auris、Avensis、Verso(逸致,即将在广州生产)、Verso-s、Urban Cruiser、Land Cruiser、Land Cruiser V8、Hulix(海拉克斯)、RAV4、Prius、Hiace(海狮)。

丰田有什么跑车吗?

       国产车是这样,我的F3有一次漏冷却液把驾驶位漏得跟小水池似的,后来地毯都坏掉了,隔音又差了。。。不过我的运气稍稍好一点,问题没你的车多。毕竟比亚迪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就是它的试验品。想点好的吧,毕竟它让你提前圆了汽车梦!

丰田有跑车么?

       丰田出过的跑车有Supra,Celica,MR2,MRS,Soarer(北美为雷克萨斯SC400),Cynos,然后就是经典的Collora Levin/Sprinter Trueno,AE86的全名就是Sprinter Trueno。还有丰田86。

       TOYOTA标志的含义:此标志发表于1989年10月,TOYOTA创立50周年之际,设计的重点是椭圆形组成的左右对称的构成。椭圆是具有两个中心的曲线,表示汽车制造者与顾客心心相印。并且,横竖两椭圆组合在一起,表示丰田(TOYOTA)的第一个字母T。背后的空间表示TOYOTA的先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延伸,面向未来,面向宇宙不断飞翔。它象征丰田公司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信心和雄心。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

屌丝赛道神器,最穷JDM - 东南菱帅!

       是有的,比如1970年底推出的双门跑车Celica,产量约为400万辆。下面的他们的一点资料。

       丰田汽车是全球六大汽车品牌之一,去年其利润更是超过了美国的通用和福特的利润总和的两倍,不能不让人对其肃然起敬。在一个岛屿国度上,丰田是怎么一步步做到这一点的呢?

       生产汽车之前

       其实,丰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96年。那一年,29岁的丰田佐吉发明了“丰田式汽动织机”。他发明的这台织机不仅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织机,而且与以往织机不同的,是可以由一名挡车工同时照看3至4台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连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纺织机械厂家—英国普拉德公司也向丰田佐吉发出了转让专利权的请求,最终佐吉在1929年(昭和4年)以10万英镑(合当时的100万日元)的价格出让了这项专利的使用权。

       进军汽车领域

       1930年,63岁的丰田佐吉去世。他留给子女的是一家拥有近万名员工的欣欣向荣的棉纺厂。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对日本以外的世界兴趣十足。喜一郎曾对欧洲和美国进行了考察,欧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使他受到强烈震撼,而汽车更使他热血沸腾。他认定汽车必然是未来举足轻重的交通工具。

       当丰田喜一郎开始研制汽车时 ,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企业了。在大量生产技术和市场运作方面,两家公司的实力足以让世界其他的所有汽车生产厂家望尘莫及,并且分别将各自的汽车组装厂开到了日本。

       然而,丰田喜一郎并没有把美国两大汽车巨头的举动过多地放在心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以大量生产为基础的国产汽车工业的创立。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内,一个全新部门 ----汽车部诞生了。1937年(昭和12年)8月28日,汽车部宣告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独立出来,作为一家拥有1200万日元资本金的新公司,“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从此踏上了自己崭新的历程。

       在新落成的工厂, aa型轿车开始投产了,最初每个月的产量仅有150辆。一年以后,对日本汽车工业抱着坚定信心的丰田喜一郎不顾周围的一片反对意见,果断地决定投入4500万日元巨资构筑月产量2000辆的生产体制,而这项巨额投资几乎相当于公司资本金的四倍!

       日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因此丰田喜一郎认为,开发燃耗功率高、可靠耐用的汽车对日本汽车工业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1939年,公司成立了蓄电池研究所,开始着手电动汽车的研制。 1940年,丰田生产了约l5000辆汽车,其中98%是客货两用车。当年它推出了一款较为紧凑的新型轿车,配备4缸2.2升48马力发动机,在外形上更接近瑞典的富豪pv60。丰田公司虽然在汽车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但却坚守一个信条:模仿比创造更简单,如果能在模仿的同时给予改进,那就更好。喜一郎与其父亲的理念一脉相承,他知道首先必须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而不是创新性的产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丰田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受到战争摧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时,日本的工业生产设施几乎毁坏殆尽,丰田的工厂也在战争中受到了惨重的破坏。战后头几年,日本经济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对于原本就相当落后的日本汽车工业,公司员工无不对其发展前景深感担忧。为了将汽车工业作为和平时期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完成它的重建,丰田于1945年(昭和20年)9月决定在原有的卡车批量生产体制的基础上组建新的小型轿车工厂。做出这项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的汽车厂家不生产小型轿车,指望因此而避开同美国汽车厂家的直接竞争。1947年1月,第一辆小型轿车的样车终于试制成功。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这辆样车采用了流线型车身和脊梁式车架结构,配以四轮独立悬架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车体机制,最高时速达到87公里。

       从样车诞生后又经过两年时间,到了 1949年丰田的事业终于驶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进入发展壮大期

       在 1951年,由于当时的日本警察预备队对日本汽车厂招标小型越野车项目,丰田当时推出的bj系列越野车, 车身采用帆布蓬,由于通过 富士山六合目攀爬试验证明了它的越野性和耐久性,所以这款车不仅受到了警察预备队的欢迎,而且之后不断生产和壮大,这便是今天全球闻名的陆地巡洋舰系列车型。到今天它已经发展到了 lc100型,并且还从其中分离出了偏向城市行驶的suv——陆地巡洋舰·普拉多。到目前为止巡洋舰所有车型已经生产了将近300万辆。

       另外,趁着出租车需求急剧扩大的机会加速轿车生产,到 1953年就已经将此前每月50辆左右的产量提高到了月产250辆以上。这一系列的成果成为在此之后丰田完成企业复兴,走出困境的奋斗历程上的转折点。

       到 1955年,丰田推出一款设计精巧、排量1.5升的小轿车,命名为皇冠rs。两年后又以toyopet的名称将其出口到美国。 然而,问世才不过 3年的早期皇冠轿车因不适应美国那种在日本难以想象的长距离高速行驶的走行条件,没过多久就被淘汰出了美国市场。

       从那次进军美国受挫到研制出适合美国道路条件的新一代丰田日冕轿车,重新打入美国市场,竟整整耗费了丰田6年的时间!1958年(昭和33年),丰田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并开始着手建设日本第一家专门生产轿车的工厂。到现在,皇冠已经发展到第12代了,总产量超过500万辆,而且即将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第12代。

       1962年,丰田开始进军欧洲。这一年,丰田汽车产量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关。

       1965年名神高速公路(名古屋至神户)的开通揭开了日本公路交通高速时代的序幕。经历了战争、战后空白年代的日本汽车产业,可以说是当时日本所有的工业产业中最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但是丰田却预见到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和资本的自由化不久必将席卷日本,为迎接新时期的到来,丰田一方面加紧开发性能更高的新车,同时为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质量水平而倾注了极大的努力。所有这些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丰田汽车在1965年荣获了deming大奖。同一年,日本政府取消了对进口汽车的关税壁垒,从此丰田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与国外汽车厂家开始了真正的较量!

       1966年上市的 corolla( 花冠)轿车作为家用轿车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从而掀起了一场大众汽车热。后来于 1968年出口北美又获得了成功,带动了销售量直线上升。到今天花冠已经生产了将近3000万辆,几乎可以说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汽车车型了。现在,它在中国也有了生产。

       以经济大发展为背景,日本的汽车市场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 1967年国内总生产量达到300万辆,超出了当时的西德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位汽车生产大国。在这种情况下,丰田根据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的预测,持续加大了对新工厂新设备的投资。

       日本汽车产业的急速增长,刺激了美国政府和美国三大汽车巨头要求资本自由化的迫切心情。 1971年(昭和46年),日本政府废除了对于资本投资的政府管理,随之日本几家汽车厂家开始了与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的合作。然而丰田却不甘心随波逐流,无论如何要固守自己作为国产汽车厂家的立场,一方面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加快了年产200万辆生产体制的建设步伐。

       1970年底,丰田推出了小型跑车 celica(赛利卡),在04年年底停产之前,它已经生产了差不多400万辆。

       1971年,丰田的年产量达到了200万辆, 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石油危机成了丰田发展的契机

       1973年,伴随着第4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世界经济遇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对于石油资源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整个经济活动全都受到巨大影响,马上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之中。战后初期那种恶性通货膨胀再度席卷日本,对汽车的需求一落千丈。在这种形势下,丰田将新的起点瞄准在资源的有限性上,有力地开展了节省资源、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运动。丰田喜一郎之子丰田英二始终坚信汽车绝不是什么“奢侈品”,对于社会而言汽车绝对是真正的必需品。面对笼罩日本社会的一片悲观情绪,丰田恪守一个“忍”字,蓄势以待,准备迎接重振雄风之日的到来。

       1973年和1979年的两度石油危机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汽车需求结构,人们的选择热点开始由大型车转向了节省燃油的小型车,缺少小型车生产技术的美国汽车厂家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竞争优势。为了摆脱困境,美国的汽车厂家再三敦促政府和议会尽快对进口日本汽车实施限制。同时他们也一再要求日本汽车厂家到美国投资建厂,以便和美国汽车厂家在同一起点上开展竞争。随着日美贸易摩擦的加剧,美国汽车厂家的这些主张在美国议会以及部分社会舆论中间煽动起了一股对日本车的抵触情绪,以丰田为首的日本汽车厂家也十分担心任凭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损害良好的日美关系。1981年对美出口轿车自主限制协议生效。为了不失去美国汽车市场,同时也出于担心那些对燃耗性能优越的小型车有着特别钟爱的美国消费者会因此而受到选择上的局限,日本各汽车厂家开始把在美国设立生产据点的问题作为了自己新的经营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丰田决定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进行合作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地创造出一些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向美国汽车厂家转让小型轿车的生产技术。

       1983年,为了与本田的雅阁系列轿车在北美市场上争夺,丰田推出了佳美车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成了丰田除了花冠以外最受欢迎的车型,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七代了。而且最新一代的佳美已经确定要在中国生产。

       1989年,丰田在美国的豪华车分部凌志诞生,并于当年在 底特律车展展出凌志的第一辆车凌志 v8,其设计灵感来自奔驰,它稳重、豪华、精细、高档,创高档品牌的形象,售价却比同级的奔驰便宜30%。美国人很快就喜欢上了凌志车,尤其欣赏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价格比和令人惊讶的低噪音。但是凌志在欧洲始终受到冷落欧洲人更看重历史悠久的品牌,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内在质量。现在,凌志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很大的团队,从最低挡的is200,到最高档的ls430,另外还有豪华的suv系列,2000年凌志车总产量为26万辆,仅在美国就销售了21.1万辆。这个业绩使得凌志在美国高档车的销售中排名第一,超过了奔驰和宝马。并且连续数年被汽车界权威统计机构jd power评为全球汽车质量最佳的车型。

       2000年,丰田公司作为一只独立的车队进入了f1赛事,这是世界上除了法拉利车队之外,仅有的一家发动机和底盘全部自己生产的车队,并且作为一只f1的新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丰田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数个车系,数十个车型和车款的庞大家族。它所含盖的车型从最低端的民用经济小汽车,一直到最高级的豪华轿车和suv。不管在世界上哪个地方制造的丰田车,都会尽力做到全球统一的丰田高质量品质,这也是为什么丰田能在全球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丰田已经在利润上超过全球第一和第二汽车公司的总和了。明天,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吗?

丰田凯美瑞240G值的买吗?懂车的人进来聊聊!加分啦

       2004年,自主品牌的轿车刚刚开始兴起,国内各家造的汽车都开始有了真正的汽车样了。就在这时,一款神车横空出世,凭借着三菱给的发动机和低廉的价格,横扫国内车坛16年,至今仍在生产销售。

       虽然它是个彻头彻尾的山寨车,虽然它的做工垃圾、异响共振层出不穷,但这些缺点全都无法阻挡人们对它的热情,尤其是城乡结合部人民和黑车司机。它,就是比亚迪F3。

       (我先狗头保命了...)

       而今天的主角,则是比亚迪F3一个不起眼的竞争对手,一个完全不被比亚迪F3放在眼里的竞品 ——

       东南菱帅。

       一样的三菱发动机,一样的八万多块钱,一样的国产车身份,一样的紧凑级车定位,一样的...有一些进口车的渊源。在当年,东南菱帅和比亚迪F3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对手。

       在一般老百姓眼里,今天的这辆车远没有比亚迪F3那么传奇。在2020年的今天,我开着它走在大街上,甚至有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车标,过来问我“这是什么车”;而在2020年的中国,想必已经没有人不认识比亚迪了吧?

       但当你跟一个车迷聊天时,如果把东南菱帅和比亚迪F3相提并论的话,很可能会得到这样一句话:“你TM到底懂不懂车!”

       在一些车迷心中,菱帅的存在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意义。

       准确的来说,菱帅之前是有古人的,但进口版本的CK2A/CK4A实在是少之又少;

       准确的来说,菱帅之后也是有来者的,但后来的东南蓝瑟、东南菱悦却一代不如一代,反而更让人怀念菱帅。

       这车有什么特别的吗?

       这要从很久以前说起了。

       --------

       1973年,三菱引入了一个新的车系,定位紧凑型家用小轿车,取名Lancer - 枪骑兵。

       嗯,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没啥特点的小破车而已。

       时间转瞬来到了1992年。

       1992年,为了参加世界拉力锦标赛,三菱在第六代枪骑兵的基础上打造了全新的拉力赛车,用以取代尺寸更大更重的Galant戈蓝。

       (第六代Lancer枪骑兵)

       但是,按照当时赛会的规定,参赛的车辆必须是量产车,产量需要达到2500辆以上才可以。就这样,为了满足赛会的条例,使车队能够顺利的参加比赛,三菱便将这款拉力赛车制作了2500台,下放到市场。

       就这样,EVO诞生了;

       三菱绝对不会料到,这标志着一个传奇的诞生,更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EVO是Evolution的简称,读作“i:v?”。球球大家不要再“E-V-O”一个一个字母念了,包括某些特别著名的车评人,这样真的会显得你特别没有文化。)

       (三菱Lancer Evolution I,一个时代的开始)

       车如其名,从诞生之日起,Evo就以非比寻常的速度更新换代,Evolution(进化)的脚步从未停下:

       (1994年,Evo II)

       (1995年,Evo III)

       (1996年,Evo IV)

       (1998年,Evo V)

       (1999年,Evo VI)

       (2001年,Evo VII)

       (2003年,Evo VIII)

       (2005年,Evo IX)

       (2007年,Evo X)

       而作为Evo的基础车型,普通版本的枪骑兵也受到了车迷们热烈的欢迎 - 不仅是因为那撇不清的血脉,也因为他们在枪骑兵身上看到了潜力,看到了希望。

       曾经三菱的CK2A/CK4A有少量的进口到国内过,价格高昂,并且非常罕见。我记得小时候我家楼下偶尔会停着一台,我每次看见都很兴奋。

       (Lancer CK2A/CK4A)

       因为年少的我就饱受Evo的荼毒——

       从97年柯受良开着一辆Evo飞跃黄河开始,到「头文字D」中的须藤京一和岩城清次 - 藤原拓海只输过一次,就是输给了须藤京一的Evo;甚至在香港的飞车**「极速传说」中,Sky郑伊健开的也是一辆Evo。

       成龙**自不必说,凡是有飞车戏,必定有Evo。

       (香港**「极速传说」,郑伊健开Evo,任达华开STi。真美好的九十年代。)

       (97年香港回归之际,柯受良开着一辆Evo IV飞跃黄河)

       所以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长大了要买一辆Evo。

       我现在长大了,我现在仍然买不起Evo。(我猜是可能我还不够大,我可能还需要再胖一点)

       --------

       许多痴迷Evo的热血少年们,最后通过他们的方式实现了Evo梦。

       2003年底,三菱持股的东南汽车引入了一款叫做菱帅的轿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枪骑兵啊!

       (1997年,日本国内版的Lancer枪骑兵)

       (我国引入的东南菱帅)

       彼时国内的新车市场可以说是水深火热,丰田、本田等一系列品牌都在积极布局自己的产品线,希望尽早占领市场。而当时的三菱却选择了用另外一条路来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 那就是,卖发动机。

       当时国内的自主品牌技术还非常不成熟,自己根本造不出能用的发动机。所以三菱借机扩张市场,几乎每个自主品牌都曾经买过三菱的发动机。可以说,三菱就是自主品牌们的奶妈。

       虽然光靠卖发动机就可以非常赚钱,但面对急速增长的整车市场,三菱不想就此放过这个大好机会。所以三菱也引进了一些价格低廉的小车,通过提高国产化率、降低成本、错位竞争的方式,来和两田竞争。菱帅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东南汽车是福建国企、台湾中华和三菱三家合资的公司,国企占50%的股份,三菱占25%,所以拍板的是中国人。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时东南汽车悬挂的是福建东南的车标,而不是三菱汽车的了。

       不过三菱倒也不在乎,三菱一心只想搞钱。除了发动机市场,三菱当时还和湖南长丰玩的正好,也有高端一些的进口车产品线。虽然繁杂,但三菱当时的产品线也算得上丰富。

       菱帅就是枪骑兵。

       但8万块的起售价让它不得不减配。所以你能看得到的是,菱帅的内饰品质基本上和比亚迪F3是一个水准;

       但东南菱帅和比亚迪F3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比亚迪F3的花冠外形是抄袭的,而东南菱帅的壳子,则是用的原版枪骑兵的模具。

       看在枪骑兵的原版外形和三菱原装发动机的份上,这车就算已经值回票价了。除了“值回票价”以外,菱帅更是撼动了当时的国内车坛:

       国内之前还从来没有过像菱帅这样,既便宜又亲民,可玩性如此之高,并且还有无限潜力待你发掘的车型。虽然在菱帅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人玩车了,但那会便宜的车都挺烂(比如大众高尔没有夫什么的),贵的车又真的舍不得玩。毕竟那是一个一辆本田EK3要小三十万的年代,而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才能挣几个钱?

       菱帅的出现震惊了当时的整个车坛。这辆车与原版Lancer实在是太相近了,与Evo实在是太相近了,令人充满遐想。

       有些人不甘于遐想,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了。事实上,菱帅的车架和日本版的Lancer几乎完全一样,也就代表它和Evo 4-6代有着非常强的共通性。如果只是想看起来像Evo的话,菱帅直接装Evo的机盖、包围和尾翼不需要任何修改;甚至如果你想要把它彻底变成一辆Evo,成功案例也是一抓一大把。

       在当年的无敌改装网上,改装菱帅的案例层出不穷,无数改装大神都第一时间买来了菱帅,然后把Evo的整套系统搬上去。菱帅是十五年前最火热的改装车型,热度丝毫不比现在的GK5差。而因为Evo那个标杆的存在,当年改装菱帅的玩家们,想法远比现在的GK5玩家来得更加疯狂。

       (这张照片其实颇有意义:跨越十五年,两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装车型)

       (这并不是Evo,而是一辆菱帅。不过做到这个份上,你完全可以叫它Evo)

       十五年过去了,菱帅先是变成了蓝瑟又变成了菱悦,在放飞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看着这个车系的魔改就好像看着一个好好的孩子突然变成了杀马特葬爱家族,又变成了鬼火少年。无论菱帅之后的车型怎么改款,有一件事是不会变的:它只会离Lancer、离Evo越来越远。

       在进化到第九代的时候,Evolution正式登陆了国内市场,译名“翼豪陆神”。虽然售价高达49.98万,但挡不住Evo拥趸们的再次沸腾: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买一辆Evo了,并且还是“到手玩”,不需要自己改。

       这辆车,就是中国二手车市场上有史以来最传奇的保值率神话。

       十三年前49.98万的新车,如果保持着素车状态,没瞎改装,没撞过,那么现在可以轻松的以当年买入的价格出手,一分钱不亏的白玩十三年。

       不是人傻钱多,Evo绝对值得。

       后来,老百姓都越来越有钱了,市场上可选的适合改装、适合玩的车也越来越多了,菱帅的热度也就逐渐消退了。但直到今天,应该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心中始终还有一个Evo梦,这份情结绝对不是一辆更先进、更快、马力更大的德国车可以替代的了的。并且在这帮人心中,4B11是最大逆不道的事情,只有4G63才是真正的Evo。

       所以哪怕热度消退,但菱帅却从来都不缺少拥趸。

       --------

       可悲的是,在2020年想要买到一辆成色好的菱帅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和当初那些价格昂贵的进口车不一样,菱帅因为价格便宜,所以在大多数车主的眼里理应就是个低端国产买菜车,很少有人会去悉心照料它。如此以来,时间长了大多数的菱帅都已经变得残破不堪,哪怕在闲鱼上挂三五千块钱也少有人问津;而懂它的车主则免不了要对它进行一些改装,甚至是大刀阔斧的重组。十几年下来,车况不好的可能早就卖了废铁或者进了报废厂,而好的作品则多被人收藏,鲜有流入市场。

       虽然成色好的菱帅并不多见,但这辆车现在的价格却真的很便宜。上文中我已经评价过了它当年新车的售价:就冲着原版Lancer的外壳和三菱原装发动机,这车八万多就已经不亏了,其他的内饰什么的就当白送的。

       而如果用现在的行情价来评价它,那何止是不亏啊,简直是血赚。现在菱帅的价格真的非常便宜,如果你不在乎成色,只求能走就行,那你买到菱帅完全只需要花费一部手机的价格。当然,如果想把这种车修复到光洁如新,多少还是要花点钱的。

       --------

       2020年我们有了比2004年多得多的可玩性更高的车,这些车全部都比菱帅更快、更高科技、马力更大,原来痴迷于菱帅的玩家很多都已经转投到了其他的阵营;但除了不灭的Evo情结以外,现在的菱帅更是把赛车、改装车的大门向全世界敞开,热情的拥抱所有穷人,让他们和自己的赛车梦走得更近一些。

       几千块钱到一两万的预算,原本充其量也就玩玩自行车,还不够买最顶级的全碳车架;而同样的预算,则足够你开着一辆菱帅,在赛道的过弯处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作为一个热爱Evo的屌丝,菱帅一直以来都是我很想尝试的车型。但我对车子的成色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留意了很久都没有满意的车出现。直到最近,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我购得了一辆...

       不客气的说吧,极品得不能再极品的菱帅,全国比成色的那种。

       京牌老大爷一手原漆车,里外如新。文章上面插的那些,就是我这辆车。

       据一个玩菱帅的朋友说,这种成色的菱帅已经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了。菱帅作为一辆对标比亚迪F3的小破国产车,其实算不上啥值得珍藏的玩意儿,但正是这一辆辆的小破国产车,才能使一个个Evo梦得以实现。

       接快递的那天,我正好要去发一辆飞度到天津。我很开心,因为我正好可以开一辆车去再开一辆车回,省的打滴滴。见到这菱帅的第一眼,当然是...没啥心情,就是觉得很脏,先洗干净了再说。

       物流总是有一种蜜汁能力,就是能把你洗干净送上板车的车在三天之内搞得灰头土脸,所以每次接快递的时候我真的都是一脸嫌弃。(问下从我们这里买过车的客户们,你们收快递的时候车也这么脏吗?)

       不管是一万两万还是十万二十万的车,我都已经习惯了不在收快递的时候记录脑中的“第一印象”,而是洗完车之后再认真观察,收快递的时候只要简单看看有没有擦痕就好。(and,收到的快递大概率是没有汽油的,下板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加油,别问我为什么...)

       坐进车里,我被这北斗星一样的内饰深深震撼了。是哪个嘴硬说菱帅和比亚迪F3不是竞品的?让他亲自开一圈菱帅,保证乖乖认怂。

       喜悦总是要和朋友一起分享的,我第一时间请朋友试驾了我的菱帅。朋友玩的不亦乐乎,而我坐在后排...只有一种坐黑出租的感觉。

       噢,对了,此处插个图。

       为啥我说菱帅的内饰简直向北斗星看齐?看这里:

       手套箱原厂缝隙,大的可以塞进手指。

       菱帅回家的第三天,我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对他进行深度清洁的工作。这辆车的原车主是个70后的老头,车内铺了地胶、方向盘和车座看成色是绝对刚摘套、玻璃上还贴了已经褪色了的玻璃膜,标准的老年人做派。

       哦,还有那不偿命的大包围脚垫。

       (环保、尊贵,真讽刺)

       在我要对它建立第一印象之前,这些是我需要全部清除的。我一整天的任务,就是把能拆掉的全拆,能撕掉的全撕,凡是不是出厂带的东西,一律通通扔进垃圾桶。在把它彻底还原之后,我才能够真正消消停停的去感受这辆车,否则我满脑子里想的就都只是“这地胶真烦人”。

       经过了一早上的忙碌,地胶被拆掉了;

       地胶下面的原车地毯是全新的,成色喜人。

       我的习惯是给我的每辆车都准备原厂脚垫,但这辆车实在找不到哪有卖原厂脚垫,只好淘宝上找了一款材质和剪裁最类似的铺上了。

       经过一上午的清洁,我的菱帅总算是变干净了。

       嗯...真特么新啊。

       趁着心情大好,我开着它到处溜了溜。

       这辆车的4G18有100匹马力,不算特别有劲儿,但提速却非常轻快。唯一恼人的是车厢里一种莫名的低频噪音,震得人直心慌。我后来连续开这车开了三天一百多公里,这种感觉始终伴随左右。

       抛开这种莫名的不适感,其实菱帅这车还是非常好开的。据说,前后期菱帅虽然都用4G18的发动机,但前期的明显调教的更激进。我没开过后期车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我只觉得这辆车提速挺轻快的。

       只不过这种轻快并不会维持太久。在法律规定的限速里,你能感觉到它的动力绰绰有余,但时速过了120km/h之后虽然速度还可以持续升高,但后劲明显没有那么足了。(那啥,杠精说超速不超速的,我们这有封闭的04赛道,蟹蟹)

       之前在留言里有人问过我,这车的换挡手感能给几分?我因为没好意思给负分,所以就给了个1分。之后有朋友评论说,如果菱帅都是1分的话,那标致206就是负分了。

       确实,菱帅的换挡手感,在一万块这个价位里还是可以的。虽然没办法和真正的性能车比较,行程也比较长,但最起码挡位足够紧致、不松垮,并且非常清晰。唯一的缺点就是菱帅的离合器刚一开始会比较难适应,需要把离合踏板完全踩到底才行,否则就会发出令人头皮发麻的打齿声。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几千块钱最多一万多块钱,能搞到这么一个手动挡的,开起来还挺有乐趣并且还有很大改装潜力的小车,已经是血赚。

       说它有乐趣,是因为它的油门真的非常灵敏,并且踏板布局合理。

       手动挡的车真的不是每一辆都适合练技术。大家最多用来练技术的车,普桑和捷达,我认为恰恰是最不适合用来练技术的。一是因为油门响应非常慢,普桑那个车你减档的时候做个跟趾动作转速表根本没有反应;二是那些车的踏板布局本来就不合理,油门比刹车踏板高那么多,开着都难受,根本不可能练会正确的跟趾动作。

       相比之下,菱帅简直是个非常好的教材。入弯一挡一挡的减挡、脚下一下一下的补油,只需要轻轻一点,转速马上就会抬升到你最需要的那个位置。不知道大家对手动挡的这些高阶驾驶技巧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可以拍个视频,给大家讲讲原理。

       在难熬的低频共振中熬了快一个星期,虽然每天开完这辆车都非常难受,尤其是心脏非常非常不舒服,但我却渐渐领悟到它的好。

       这是一辆优点和缺点都非常鲜明的车子,缺点很明显:整个内饰渣到不行,偷工减料到不行,还减配到非常可怜,坐进去感觉就是在坐黑滴;

       但它的优点也很明显:光是原版Lancer的车壳(毕竟能够完美兼容Evo的各种)加上三菱原装的发动机就已经血赚;而哪怕你不去把它Evo化,它也是一辆非常适合练习手动挡驾驶技术的、甚至是非常适合赛道入门的轻型小车。

       (光是原漆还不够,塔顶螺丝都未曾有过拆卸...)

       (也并不是丧尽天良的减配,至少这还给了个松下的CD机)

       啊,不过开菱帅我这个心脏真的是太难受了。

       所以我好纠结这辆车的去留。

       明天车友聚会,再开一天。

       至于心脏难不难受什么的,我才20多岁,死不了:)

       「东哥车研所」

       微信订阅号首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觉得20岁开凯美瑞有什么不好,我今年24岁,应该不算很老吧!就是在开凯美瑞,感觉挺拉风的,因为开的人太少了...并且凯美瑞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商务车吖~~~

       说说我开了3个月凯美瑞的感觉吧:..

       美观:凯美瑞的前脸也是相当的虎实,挺不错的!外观也相当漂亮,车也够大,气派。像他们说的凯旋啊花冠啊307啊都小,跟凯美瑞比没非,外观是无可挑剔的!

       性能:发动机声音略微大了一点,但在车内开10音量的音响基本就听不到了!还有就是,在自动档的时候,凯美瑞绝对堪称一个字‘稳’,不管是起步还是提速,都是相当的稳,并且自动换档时无感觉。手档,绝对是一个爽,2.4排量,足够用的,保证每档3000转以后换档,(欧洲人开车都是3400转左右才会换档,在中国一般都是2500就换了,根本不能发挥发动机高排量的作用)发动机不会发生异响的同时提速推背的感觉同存。在4档110迈左右速度的时候加油门依然能感觉到提速的感觉!一般别的车都会是慢提,不会感觉的很明显。

       舒适感:内部空间很大,后座中间没有驼峰,是平的,不像其他车一样,后座中间有个高高的驼峰!并且在仪表盘中有显示百公里耗油量,现有油可行驶多少公里,外面的温度等等...

       另外,如果要买凯美瑞,就买240G的,200E或G根本没法开,机器就差很多!

       240G是最新的VVT-i电子发动机,内部很多机械结构改成电子板来控制了。

       我买的是240G导航版,249800+12000提车费

       现在在开,感觉相当好,并且拉风,主要是拉风。还能接婚庆,赚点小外快。

       再唠叨一句,如果想买酷派,就买红色的,黑色的显小,并且也俗气,那里有开跑车要黑色的吖!还有就是回家后改装一下,加个全拆大包围,无敌的好看!也是能接婚庆,并且还很贵!不要只买车来开,也要利用便利条件嘛...

       hi.baidu.com/mxq2819我的博客里有酷派改装后的,你可以去看一下!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丰田花冠汽车地毯怎么样”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