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撞劳斯莱斯_本田撞劳斯莱斯事件

       非常感谢大家对本田撞劳斯莱斯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1.17条有趣的汽车小知识

2.r车标是什么牌子

3.轩闻联播大众叫板特斯拉;本田召回179万;劳斯莱斯拼团卖

4.广州车展不止有劳斯、宾利,本田看点十足,还有台改装飞度

5.本田金翼这款摩托车怎么样?

17条有趣的汽车小知识

       17条有趣的汽车小知识,知道的人不多!有些连老司机都搞不清

       自从很早以前第一辆电动汽车问世以来,汽车的历史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时间了。如今的汽车也已经进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来,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那些关于汽车的小知识,不知道你听过多少呢?

       1、环岛行驶不强制开启转向灯,但是驶出环岛的时候必须要打开转向灯。

       2、对于直行的车辆,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也要遵循让右的原则;如果遇到反方向转弯发生冲突的,右转让左转。

       3、汽车天窗一般是不会完全密封的,渗的水会从导流渠流走,所以如果导流槽内有落叶等的杂物,积水可能就会流入车内。

       4、时速80km巡航时,要用百分之六十的油耗克服风阻;如果能开到时速200km,空气阻力就占汽车总阻力的百分之八十五,这是一个近似值,不同车型的差异也很大,所以在买车的时候,不要小看外观的设计;目前汽车的风阻系数是普遍小于人类直立行走的风阻系数的。

       5、驾驶一辆普通两厢车,时速是20km时,约有2.3万J的能量,约等于15支M4卡宾枪同时射击的枪口动能之和,其实对行人的冲击力并不低,所以安全驾驶很重要。而且**里各种汽车挡子弹的,都是夸张的表现,其实车皮就是很薄的一层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个洞。

       6、后防撞钢梁的作用就是在低速碰撞时吸收能量,从而降低车身钢梁的损坏程度,高速碰撞的防护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前防撞钢梁直接与车身纵梁相连,用于激活车身在高速事故中的吸能。在高速碰撞中,前防撞钢梁会将力传递给纵梁,纵梁可以收集碰撞力。

       7、有些手动挡的车其实不用踩离合器就能挂挡,前提就是发动机的转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8、其实大众集团的旗下有12个品牌,包括杜卡迪摩托车、斯堪尼亚重卡、兰博基尼超跑等,大众汽车也是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之一。

       9、有些品牌的车型用的珠光漆,是真的掺了珍珠粉,而更多的方案是在云母上涂覆金属钛和氧化铁。

       10、有些车有三角窗的固定玻璃,而这往往比侧窗要贵。但是全景天窗的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即使是没有天窗的车,车顶也没有特殊的加强钢。

       11、中国并不是汽车综合关税最高的国家,比如新加坡等的一些小国家,税率是远远高于中国的。

       12、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朝车行驶的方向跳出去,是很难生还的,因为离开车的身体会因为惯性而随着车前进的速度落地;如果你往后跳的话,速度会相对抵消一些,落地的时候就会减少一些冲击力。另外,如果向前跳落地时身体会后仰,撞到后脑勺的危险更大,死亡率也会更高。

       13、新车的气味是由五十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其中很多连车企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来源,但有些老司机可以通过气味能分辨出不同的车,这是非常厉害的。

       14、事实上,兰博基尼早就在上世纪的70年代就开始玩SUV了。而保时捷的创始人是大众创始人的儿子,事实上,整个保时捷家族的很多人都在这两家车企的高层工作。

       15、从前有一对好基友,一个叫查理劳斯,另一个叫亨利莱斯,他们决心要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就在现在,我们把这个最牛逼的品牌叫作了劳斯莱斯。其实大多数人在音译自己车型的中文名之前,都觉得之前的名字好听;而且本田在制造汽车之前就制造过摩托车;力帆在造汽车之前也造过摩托车,那时候力帆不叫力帆,叫轰达。

       16、世界上的第一辆电动汽车比汽油车早40年发明,美国在1900年的时候就普及了电动汽车,在1834年的时候,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发明了第一辆由DC汽车驱动的电动汽车;在1884年,托马斯派克在伦敦制造了第一辆大规模生产的电动汽车。

       直到1920年,电动汽车都有很着强的优势,直到内燃机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动力弱、续航低、电池巨大的电动汽车才投放到市场中,现在电动汽车再次地占领市场。在1908年时,费尔南多保时捷发明了第一辆混合动力车,就是保时捷911。

       17、不仅诞生了如今广受欢迎的甲壳虫,也是德国引以为傲的高速公路的创始人,对于高速公路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四车道宽34米、中间有5米绿化带、不设路灯、每隔200米设置一根反光水泥柱、为了防止打滑,不仅路面坡度要小,转弯半径也要尽可能大。正是因为有了他,高速公路才能普及到全世界。

       综上所述,前面说过的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关于汽车的有趣故事,让人不禁感叹,现在的汽车发展好像和100年以前是正好相反的,从现在开始,100年以后的汽车发展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r车标是什么牌子

       

        不知你是否留意,C-NCAP、Euro-NCAP、IIHS等权威碰撞机构公布的成绩大多是平民车,而法拉利、宾利、劳斯莱斯这种顶级豪华车往往不在榜单内,是不是豪车都安全?

        也未必,之前就爆出牧马人、福特Mustang的Euro-NCAP碰撞成绩就不好,它们虽然算不上顶级豪华车,但也算高档车了。所以,昂贵的车未必跟安全划等号。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顶级豪车的碰撞成绩?下面我们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实际上,C-NCAP、Euro-NCAP、IIHS等这类并不是强制性碰撞机构,许多国家还有一个强制碰撞测试的相关部门,任何在该地区国家销售的车,都需通过该部门的碰撞。

        比如中国,目前有7个具有资质的碰撞机构,比如上海安亭机动车检测中心、天津中汽研等。所有在华销售的 汽车 ,都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做测试,碰撞结果会上传到工信部,只有工信部通过后才能去认证,最后才允许上市销售。

        所以,判断一款车是否符合国标,不用看什么C-NCAP、Euro-NCAP之类的成绩,只看该车能否在中国销售即可。而C-NCAP、Euro-NCAP、IIHS等这种碰撞测试不是必做项,说是一种市场行为更恰当。

        如果把强制性碰撞机构比作升学考试,必须合格才能毕业,那C-NCAP、Euro-NCAP一类机构就相当于奥数兴趣班的考试,成绩好坏不会影响毕业,但优秀的成绩可以向外界吹一波牛,仅此而已。

        由于参加这类“兴趣班考试”还要交钱,所以很多厂商都选择不做。除非有些厂商为了宣传产品安全性或提升曝光率,会自费去撞一下。但对于顶级豪车品牌来说,它们不缺曝光,有足够强的品牌实力,所以没必要送检。

        上面最后提到“送检”一词,我们接下来就聊聊这类非强制碰撞机构的车源。如果是中汽研C-NCAP,几乎都是厂商主动送检;如果是由保险协会牵头的Euro-NCAP、IIHS机构,则会自购车,但也接受厂商主动送检。现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碰撞机构,比如中保研、中汽研、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合办的中国保险 汽车 安全指数(C-IASI),就主要自购车辆做测试,同时也接受少数主动送检的车。

        不过,这些自购车碰撞的机构,也不会所有车都买,毕竟预算有限。他们会挑市场上比较热销的车型,这样既对广大消费者更有参加价值,又容易扩大测试机构的名气。而几百万元以上的顶级豪车,一方面是产量小,另一方面是确实没那么多钱买。你想想,一辆劳斯莱斯幻影,可以买五十多辆本田思域,都能做好几年的测试了。

        而且, 汽车 碰撞是相当复杂的行当,并非同一个系列的车碰撞成绩都相同。比如乞丐版沃尔沃S60,可能缺少很多安全配置,就跟顶配版不一样;又比如2017款大众高尔夫,其标定跟2018款不同,也可能造成碰撞成绩有差别,尽管在外人眼里看,两个年款的车长得都一样。

        反倒是购买普通家用车的消费者,要求最高,他们希望一辆车既便宜,又要涵盖所有方面的优点,比如安全性、可靠性、空间、配置、性价比等各方面都要满意。

        说到这里,你大概知道“豪车没有碰撞成绩”的原因了,简单总结就只有两点:1、顶级豪车无需重点宣传安全性;2、自费购车的非强制碰撞机构没钱。

        汽车 碰撞测试是一个很神秘的行业,外人了解不多,我们以中国为例,简单介绍一款车的碰撞情况:

        如上文提到,所有在华销售的车都必须经过资质机构的碰撞测试。其实,在厂商将车送到这些资质机构碰撞前,就事先“演习”过很多遍了。大概分两种情况:

        1.有碰撞实验室的?车企。 现在一些大型主机厂会有自己的碰撞实验室(比如比亚迪、吉利等),但他们的碰撞标准还是要按照国标来,各个主机厂的实验室结果是不被工信部承认的。

        打个比方,如果把资质碰撞机构比作“正式考场”,那主机厂的碰撞实验室就相当于练兵场,通常车企在把车送到“正式考场”前,会先在自家实验室里反复碰撞和修正,直到送检样车符合国标为止。

        2.没有碰撞实验室的车企。 由于建设碰撞实验室需要大量烧钱,不是每个车企都有这个条件的。那对于没有碰撞实验室的车企,怎么办?如果没做好准备就去“正式考场”,失败后再重考可是很麻烦的。所以,他们就要找第三方碰撞实验室了。

        奥托立夫在中国就有这类实验室,可以为各个车企的测试车做国标、C-NCAP、Euro-NCAP等不同标准的碰撞测试。当车企在这些第三方碰撞实验室反复测试并达标后,再把车送去“正式考场”。打个比方,这类第三方碰撞机构相当于“模拟考场”。

        当车辆经过了资质机构的碰撞测试,通过国标并有资格拿认证后,下一步才考虑是否去参加C-NCAP。有些厂商觉得,自己的车能上市就可以了,要求不高。但有些厂商,觉得还可以用碰撞测试包装一下自己的产品,那就去参加C-NCAP。(下面的流程图会更直观一些)

        C-NCAP较国标更严苛一些,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送检参加国标的车,只需贴几个传感器就够了,但参加C-NCAP要贴几十个传感器。

        但由于参加C-NCAP的车企一般预先做了很多功课,所以,我们看到没有哪个品牌的车C-NCAP成绩会特别差的,也因此C-NCAP被人们调侃为“五星批发部”。

        至此,你对碰撞测试有了解了吗?

轩闻联播大众叫板特斯拉;本田召回179万;劳斯莱斯拼团卖

       r车标是劳斯莱斯汽车标志。

       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宝马公司旗下的品牌,于1906年在英国正式成立。劳斯莱斯以一个“贵族化”的汽车公司享誉全球,同时也是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2003年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归入宝马集团。

       查理·史蒂华·特罗尔斯(charles stewartrolls rolles)和亨利·罗伊斯(henry royce)第一次握手距今已整整100年,根据两人于1904年签订的协议,罗伊斯先生负责造车,而罗尔斯先生则负责卖车。两年之后二人的公司正式合并,立志生产“世界上最好的汽车”。

       在此之前,出身贫寒的电气工程师罗尔斯尝试了各种办法,他先从改装一辆二手德科维尔起步,但最终结果令人失望。

       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他决定自己制造一部汽车。这辆车与法国车有诸多相似之处:1.8升的双缸发动机,三挡变速箱,末级扭矩齿轮传动。

       罗尔斯先生的努力引起了来自伦敦上流社会的劳斯先生的高度重视,作为英国汽车俱乐部的创始人以及panhard公司的代理,他很快就与莱斯先生达成了协议,世界上最著名的双“r”标志就这样诞生了。

扩展资料:

       劳斯莱斯著名的飞天女神标志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20世纪初,经朋友蒙塔古介绍,赛克斯负责为劳斯莱斯设计一尊雕塑车标。当时,已婚的蒙塔古疯狂地爱着他的女秘书桑顿,恳请赛克斯以桑顿为原型设计车标。

       所以,赛克斯的最初设计中,雕像是一尊披着长袍的女人将手指放在嘴唇上,象征着蒙塔古与桑顿之间不能说的秘密情史。这个恋爱故事历经重重磨难,桑顿身份地位曾是脱衣舞女郎,所以两人根本无法在一起生活,在得到家庭与蒙塔古妻子的谅解后,两人最终可以走到一起

       不幸的是,后来桑顿在一次乘船旅行中不幸遭遇德军水雷,永远沉入了冰冷的大海。

       他们这段美好的爱情又略带凄惨故事就保留在了这个车标上,罗 -罗二人也是蒙塔古的好友,他们得知这件事之后非常感动。

       之后他们邀请赛克斯又把它改为双手如羽翼般向后伸展的形象,也就是今天的“飞天女神”。 1911年,它正式成为劳斯莱斯车的车标。从此,劳斯莱斯的飞天女神车标更是美丽的爱情象征了!

参考资料:

百度词条-劳斯莱斯汽车标志

       

广州车展不止有劳斯、宾利,本田看点十足,还有台改装飞度

       据新浪财经报道,据知情人士称,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在一次内部视频会议上表示,该公司计划利用其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全球最大汽车厂生产电动汽车,与特斯拉正在柏林附近建设的“超级工厂”竞争。

       据新浪财经报道,本田汽车近日宣布,将在全球的四次召回行动中召回179万辆汽车,其中一些与媒体报道的起火事故有关。此次召回的车辆有140万辆在美国。

       据汽车行业关注报道,自拼多多补贴特斯拉事件火了一把后,近日,拼多多又带来一款更“重磅”的车型——劳斯莱斯幻影。这辆售价超千万的劳斯莱斯在补贴后售价为946万(含消费税),相当于现金优惠了122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田金翼这款摩托车怎么样?

       继北京车展延迟举办后,广州车展又正式拉开帷幕,同样是国内4大A级车展,广州车展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毕竟是今年的压轴大戏。各大厂商为此也是铆足了劲,不少车型甚至还是全球首发。每年的车展,劳斯莱斯、宾利等顶级豪车自然不会缺席,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类豪车看看也就是图一乐。经济适用车才是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而这次本田也为大家带来了第四代飞度。

       在广州,日系车受欢迎程度绝对胜过德系、美系,所以一定程度上,广州车展甚至也可以称为日系车的专场。作为日系三杰之一的本田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次露脸的机会,本田带来了一台飞度改装车,全新第四代飞度到底有什么看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飞度极具改装潜力,而且广州的汽车文化的发展也比内地更久远,在圈内也一直流传着"飞度不改不如推下海"的说法,GK5的改装案例非常多。但第四代飞度由于上市不久,现成的改装案例还不多,本田御用改装厂——无限(MUGEN)这次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方案。外观上,这台飞度改装了前包围、红色卡钳,加装了后尾翼和下部扩散器等,整车看起来更战斗。那第四代飞度原厂素车状态如何呢?

       先说一下第四代飞度的基础信息,其全系推出代号为GS1的跨界车型及代号为GR9车型,全系售价区间为8.18-10.88万,从外由内所展现出了出色的诚意与产品实力,下面就让笔者来跟大家详细地聊一下吧。

       首先,外观部分。第四代飞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整车的线条十分的锋锐与流畅,同时还提供双色车身,整车看来既时尚又运动。同时,第四代飞度的前后灯组均是有着较大的尺寸,并在造型上极具辨识度,可谓既增加了安全性,又增添了一份个性。尤其是前大灯,囧囧有神的它搭配上大尺寸蜂窝状进气格栅与夸张的下包围,更是让第四代飞度显得气势非凡,战斗气息十足,妥妥的"平民超跑"范儿。

       另一个精致的部分在于第四代飞度的内饰,它的仪表台精细的纹理让其看起来具有一流的质感。同时,第四代飞度的前立柱做了极细处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又使得车内更通透,视野盲区更小。而且在方向盘上也能看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按键,说明这台飞度带有辅助驾驶系统,这是本田首次在小型车上搭载的同级领先的Honda?SENSING系统,更能保证行车安全性及便捷性。同时还可以看到飞度带有全液晶仪表盘、无钥匙启动等配置,可谓诚意满满。

       动力部分,据车展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第四代飞度搭载的是L15BU发动机,1.5L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96kW(131马力),最大扭矩达到155N·m,这台发动机的强悍不必多说,几乎可以说是同级最强。而且,第四代飞度依旧没有放弃驾驶乐趣,其CVT变速箱能根据车速自动匹配发动机转速,相当于自动完成降挡补油动作,动力层面飞度始终传递出一个信号:它依旧富有驾驶乐趣。

       这次广州车展有非常多的看点,只是说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大家在看顶级豪车时,真的就是"看个热闹"。而飞度这类价格不高,却拥有极高玩乐性的车型,才更适合当前的年轻人。而且这次车展又是在广州,广州消费者对本田的接纳度非常高,在现场的朋友不妨亲自去本田展台了解一下第四代飞度。

       本田金翼,号称摩托界内的“劳斯莱斯”,从这句口碑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势必有过人之处,也是热爱旅行机车族的梦想,但是,从我见过的车主来看,真正来自大贸货的很少,多数都是大套身份,你懂的,骑上它,更能显示出摩托中高贵的象征,回头率几乎爆表,但是对于一般工薪阶层,给一台也未必养得起,首先是保险费用和维护,保险都不见得有保险公司敢做,其次,百公里8-10L的油耗,已接近2.0L发动机水平。

       此车处处流露出豪华、奢侈,全车前部密密麻麻的功能按键,所有的功能按键,全部铺开在左右把手,以及两侧油箱面板上,按键的材质及风格,全部都是来自讴歌同款,基础配置为定速巡航、无钥匙启动、手把加热、电动风挡、音响、射灯、双闪警告灯等一应俱全,Bagger版,还增加了倒车功能(R),这为特殊路面的挪车增加了不少便利性,这款豪称摩托界劳斯莱斯的豪华运动旅行车,真的是实至名归!

       我们城市一次Honda活动中,我见过7台,车主有一个共同点,年龄都在40岁以上,这也说明,买这车的基本上都是成熟成熟稳重的男人,至少是成功型的,至今没见过哪个年轻人骑这台车,估计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问题,毕竟年轻人收入相比成功的中年人,要低很多,另一方面,即使有这个钱,多数年轻人更倾向赛车级摩托,比如宝马双R、雅马哈R1、川崎H2等,真正买这车的也不多。

       它的动力部分,如今已是Honda第6代产品,1975年第一代在美国上市,如今本田为其搭载了引以为傲的1832毫升,水平对置6缸机,最大马力117Ps,最大功率86kW,最大扭矩126Nm,在5500转/分钟即可爆发出116.7匹的峰值扭矩,并搭载了本田独家的第三代7速双离合变速箱(DCT),并增加了微速前进和后退的实用辅助机能。

       好了,今天关于“本田撞劳斯莱斯”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本田撞劳斯莱斯”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