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价格战_现代汽车行情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现代汽车价格战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合资车降价排行榜揭晓
2.“向新计划”落地,转型十字路口的北京现代明确方向
3.汽车降价大战,是好事还是坏事?分析给你看
合资车降价排行榜揭晓
合资车降价排行榜揭晓第10名:现代伊兰特 经销商报价:7.48-14.18万,7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 1.90-2.50万
目前,北京现代推出的补贴活动,从15000元起,具体而言,第七代伊兰特的综合优惠为25000元。优惠之后,第七代伊兰特的起售价仅为7.48万元起。不过看到这个优惠额度,很多网友表示伊兰特在之前的部分地区终端优惠本来就能达到30000左右,而现在综合优惠才25000元,这个操作就很迷;表示北京现代这波降价不实诚。
第9名:日产轩逸 经销商报价:7.58-17.49万,6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1.00-3.2万
全新一代轩逸上市了,所以东风日产开启“三连冠轩逸感恩季”活动,对旗下的老款车型加大了降价幅度,目前上代轩逸优惠达到了3.2万,低只需7.58万元,就能轩逸经典车型开回家,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对于新款轩逸兴趣比较高,现在就是最好的入手时机了,当然了,新款轩逸指导价格也算合理。
第8名:丰田凯美瑞 经销商报价:15.08-25.27万 14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 2.30-3.30万
如果说价格最坚挺的日系汽车品牌,那恐怕非丰田莫属了,但就在近日广汽丰田官方宣布,广汽丰田将对凯美瑞、威兰达、威飒、锋兰达等车型进行限时购车补贴,补贴后的凯美瑞综合优惠可达3.3万元,终端优惠后,最低裸车价位15.08万起,虽然说相比较C6等车型优惠并不是很大,但是也反映出现在的丰田确实有压力,所以最近有购买凯美瑞的消费者,差不多可以下手了。
第7名:本田凌派 经销商报价:8.78-14.78万,9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2.30-3.50万
本田凌派是广汽本田旗下一款专门为年轻消费者全方位需求打造的A级车,长度接近4米8,轴距2米73,不仅外观时尚大气,而且还有混动版车型,自正式上市,目前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台!但今年以来它的市场销量成绩并不理想,所以随着近期价格战的打起,凌派也迅速跟进,新车最高现金优惠达3.5万元,近一个月全国最低成交价为8.78万,最大折扣达到7.85折!作为一款合资A+级轿车来说,现在的性价比是同级无敌了。
第6名:标致508L 经销商报价:14.07-21.71万 16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1.36-4.30万
东风标致进入销量表现低迷,为刺激销量,标致开展了限时专享购车活动,涉及新408、508L、2008三款车型,含补贴至高优惠4.30万元,其中508L厂家指导价15.97-22.47万元,如果不优惠,接近16万的指导价,很难让消费者购买。但现在入门版车型直降4万元,用不足12万的价格就能够买到一辆法系中型车,这样的价格你说香不香?
第5名:别克英朗 经销商报价:7.79-8.39万,4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 4.09-4.61万别克英朗
以产品力来说别克英朗确实不错,在国内的销量一直都很好,说明它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动力搭载1.5L和1.3T两种,变速箱则使用6AT,这套动力组合还是很不错的,日常代步也足够用了。但比起实力,它的降价幅度更加有噱头,其实它的11.99万到12.59万的定价区间,本来也只是正常的合资车价位,可目前别克英朗的优惠非常大,目前用户反馈提车价格优惠普遍超过4万甚至有些地方优惠直逼5万元,价格几乎已经到了冰点价,喜欢这车的可以抄底了。
第4名:本田雅阁 经销商报价:13.58-25.98万 9款降价车型 降幅区间:3.76-4.70万
雅阁可以说一直都是中级车销量天花板,此次迫于同行的降价压力和11代雅阁车型的上市,在市场上也是最高拿出了4.7万降幅,这也可以说是自这款车自上市以来的最大降价幅度,可以说是性价比极高的。不过此次的促销其实是为了给新车上市扫清道路,而降价也只是顺水推舟的事罢了。
第3名:大众途锐 经销商报价:46.90-78.28万,5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 2.10-6.48万
途锐一直被认为大众家族最低调的一款车型,这款车其实是和保时捷卡宴、奥迪Q7一个平台打造的,整车高端核心技术还是值得信赖的,但是因为整车挂的大众车标,它一直在市场上不温不火的,不得已只能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如今新车最高直降6.48万,对喜欢准备买它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第2名:凯迪拉克XT5 经销商报价:27.87-41.27万,9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6.10-7.50万
凯迪拉克XT5作为凯迪拉克旗下第一款国产SUV车型,动力搭载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37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传动方面,匹配的是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就产品力来说XT5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只不过刚上市是售价过高,令很多喜欢它的车友都在观望中,不过近日,上汽通用凯迪拉克4S店,针对旗下XT5车型给出了最高7.5万元的现金优惠,降价后的XT5还是很有竞争优势有。
第1名:奥迪Q5L 经销商报价:32.33-41.95万 13款降价车型,降幅区间:6.65-12.00万
车市下行发展让诸多车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连BBA等主流豪华品牌也不例外,据奥迪经销商发布促销海报,原指导价39万多的Q5L,目前最高可12降万,裸车价已在30万左右了,奥迪Q5L就采用幅度如此大的降价手段,实属罕见,由此也可以得出,现阶段各大品牌的经销商,都会面临的销量低迷的压力
“向新计划”落地,转型十字路口的北京现代明确方向
哈喽哈喽,大家早上好!这几天汽车圈最火的话题就是“惨烈的价格战”了,在东风和湖北省的联合补贴下,现金优惠最高9万,雪铁龙C6只要12万!不但让无数网友高呼“去湖北抢车”,更是引发了一波席卷全国的惨烈的价格战。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超过30家品牌加入了战场,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补贴政策,价格战在车企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和网络舆论上全面开打。
除了看热闹,我们更关心的是,这波看似凶猛的价格战,比日常的优惠到底便宜了多少?为啥刚到年初,各家车企就陷入了如此惨烈的厮杀?价格战之后,合资和自主,谁会被打残,谁会更强呢?下面辰哥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
视频正在加载中...
这波价格战之所以会吸引全国人民的关注,“12万的C6”起到了关键作用。“直降9万”、“12万的B级车”,这些说法都足够吸引眼球,很利于网络传播。但如果你真的想买,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吸引力也并没有那么大。
首先,因为销量实在太差,C6日常的优惠就很感人,降价5、6万轻轻松松。其次,12万多的C6共创版基本没车,真正能买到的主要是优惠后13.68万的舒适版,而这里又有一个奇葩的事,指导价贵了1万5的舒适版配置反而更低了,比12万多的版本少了前后排头部气帘、远近光大灯也从LED变成了卤素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12万的C6只是为了吸引关注,13万多的才是真正要卖的版本。但雪佛兰迈锐宝、别克君威早就优惠到了13万多了,这个价格其实不算特别有吸引力。
不过,12万的迈锐宝无人问津,12万的C6却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震撼行业的降价,不如说这次一次成功的营销。
另一款补贴力度最大的车型就是雪铁龙C3-XR,补贴5.6万,落地大约7万多。但这款三缸的小型SUV,就产品力来说,即便7万多落地,也算不上很超值。
站在风口上的C6、C3-XR都是如此,其它车型的实际优惠就更没有宣传的夸张了。比如补贴4万的天籁,补贴4万的标致508、补贴2万标致408,这些和目前市场上实际的优惠比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太多。
另外,参与补贴的车型很多都是销量很差的产品,比如CR-V的插混版,政企补贴合计6万,但这车补贴之前优惠都能到七八万,且即便如此销量依然惨淡。
另外,这波价格战里还充斥着很多只为博眼球的营销玩家,比如这两天丰田“买一送一”的宣传,作为这波价格战里的又一剂猛料,一度冲上了热搜。
但据核实,这是一家深圳4S店发布的海报,活动是真实的,买bZ4X送威驰。但目前已经送出2台威驰,活动到此结束了。
怎么评价呢,这波操作里,丰田用2台威驰换来了几千万广告费也达不到的效果。并且,bZ4X上市以来销量就极其低迷,目前在多地都有直降6万的优惠。而一辆威驰的价格也就是六七万,所以即便买一送一,也并不亏。
另外,关于说由于库存实在太多,到5月底奥迪A4优惠完将在16万左右,3系只要17万,奔驰C级直降11万等这些消息,只需要给4S店打个电话问问,就知道这种说法完全不靠谱,纯属看热闹不怕事大,借机蹭流量的。
所以啊,这波价格战看似惨烈,部分车型的优惠也确实力度空前,但也有很多只是把现有的优惠摆在了台面上,从经销商的优惠变成了车企的官方降价和补贴。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这波价格战是假的,这波价格战不但真真切切,而且这才只是个开始,整个2023车市的价格战都可能愈演愈烈。
为啥这么说呢?三个原因:
1、消费低迷,不及预期,油车和电车拥挤在了电动化转型的弯道上。
2、合资油车多年不思进取,技术老、配置低,早该降价。
3、国六B全国推行前期,去库存。
首先,三年的疫情终于过去了,政府、车企和消费者都对恢复经济充满了信心,但预期中的消费回暖却不及预期,甚至1-2月汽车销量还同比下降了15.2%。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过去两年新能源车销量都是翻倍增长,2021年增长了157.8%,2022年增长了93.5%。如果你是车企,面对这样的增速,你会怎么办呢?那肯定是积极建厂,扩大产能,坚决不能错过这波红利呀。
但今年1-2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速还有多少呢?22.8%!这是啥意思呢?对车企来说,我钱投了,厂建了,刚要投产,销量下来了,这除了降价抢销量还能咋办呢?
另外,今年以来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也为电动车打价格战提供了一定。
说完了电车降价,那油车为啥降价呢?理由很简单,去年新能源车卖出了688万辆,抢的可都是油车的市场。新能源车销量不景气,但还能增长22.8%呢,燃油车市场可是在整体萎缩呀,所以在新能源车的挤压下,降价就是迫不得已的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亚迪秦PLUS DM-i本来不愁卖,但新上市的冠军版却降到了9.98万,这明显就是不打算给朗逸、轩逸、卡罗拉留活路了。那丰田、大众、日产能坐以待毙吗?
简单来说,当前车市最大的主题就是新能源车逐渐取代燃油车,也就是正处在转型的弯道上。但弯道上是最容易拥挤和磕碰的,现在油车和电池就拥挤在了这波转型的弯道上,在电车的产品力还不能彻底取代油车之前,双方的较量就演变成了价格战。
这一波价格战合资品牌扮演了重要角色,雪铁龙和标致的补贴算是高潮,但之前丰田、日产的电动车已经开始了大幅降价,艾睿雅和bZ4X都直降6万。
合资的电车不被认可大家还能理解,但合资品牌的油车其实长期以来也一直不思进取,技术上更新缓慢、动力上够用就好、配置上抠抠搜搜、关键是价格上却非常坚挺。
就拿凯美瑞、天籁、RAV4等来说,就那动力、就那智能化程度、就那配置,卖20来万很大程度是靠Logo撑着,以前自主品牌孱弱的时候,没办法,他们就是可以卖这个价。
丰田RAV4内饰
但现在自主品牌油车、电车全面崛起,尤其是年轻人对合资的盲目崇拜少了,对国产的认可和支持多了,所以合资品牌的躺着挣钱的舒服日子也就要到头了。
可以说合资品牌老本吃得太久了,这波价格战就是给合资品牌的溢价挤一波水分,这也是中国品牌发展到今天,必然出现的情况。
这就很好解释了,今年7月1日之前国六B将要在全国施行,目前一些国六A的车型必须赶紧降价清库存了,否则7月1号之后将不再允许上牌了。
1、必须支持,凡是打过价格战的领域,不管手机还是家电,最终不仅价格被打下来了,产品质量、行业竞争力都上去了。
2、将重塑全行业的价格体系,合资品牌的价格会被进一步打下来,油车的价格会被打下来。说起打价格战这事,中国品牌可以说从来没输过。
为啥呢:
首先是本土作战,中国品牌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是我们有产业链优势,不光是汽车,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从采矿炼钢,到每一个螺丝螺母我们都能自己生产,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第三,我们的全产业链忍受低利润的能力是全世界最强的,而这是我们打赢每一个行业价格战最大的杀手锏。
3、虽然打价格战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好事,但是对刚刚开始展露头角的国产品牌来说却也是双刃剑。举个例子,因为国产手机的内卷,在国内算是彻底把三星打残了,但在国际上三星依然风生水起。对汽车来说,在国内看似国产车正在弯道超车,但全球范围内,去年销量前三依然是丰田、大众和现代,全球卖得最好的电动车依然是Model Y。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洋葱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降价大战,是好事还是坏事?分析给你看
撰文 | 褚韵文北京现代于3月24日发布了2023年将要上新的首款产品—全新概念车“MUFASA ADVENTURE”,量产车型将在不久之后与消费者见面,自此,“2025向新计划”战略的全面落地施行。
从概念车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这款即将到来的新品身上所蕴含的一些特质与新特性。
整车的定位不再像之前那么大众化,概念车以”消费者+探险“为主题进行设计,展现了一种选择这类产品消费者日常的用车需求以及生活理念。或者说是更符合现在消费者所热衷的悠享出行,亦或是与朋友家人一起休息**的生活场景。
概念车的一些细节也让人对这款未来量产的产品产生一些遐想,例如参数化珠宝设计是否会让车辆变得更酷炫、更具个性?行李架的加装是否意味着这款产品出色的实用性,且能够在日常用车当中带来更高的价值体现?肌肉感十足的线条是否表示这款车将拥有该级别同类产品不具备的越野属性?
抛开以上我们能够看到的,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还表示:“这台车在空间的灵活应用层面也将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特别是在这个车上安装了24项ADAS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以确保客户的行车安全,大家以后看到这款车的话可能会有一个崭新的理解。”
“MUFASA的概念车也寓意着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艰难的市场当中进行探索。今后MUFASA进入量产,设计方面会与概念版比较相似。在中国市场充满竞争的产品领域,我们期待通过MUFASA来向消费者传递新的价值,我们相信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现代汽车研发中心中国现代造型设计负责人金升镇向在场媒体这样介绍。
总体来说,这款即将量产的产品是北京现代带来的一款被赋予全新理念的全新车型,从目前能够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可以感受到北京现代对其的期待。此外,在后续的专访环节当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北京现代品牌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于目前市场当中热点问题的理解。
如何做好转型的承前启后?
北京现代入华已经20年整,如今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
新车背后,消费者或许更希望看到现代对于未来的规划,毕竟北京现代是一个在国内取得过辉煌战绩的品牌,与此同时,在国内也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2023年对于国内汽车市场来说似乎像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尤其是对于一众合资品牌,如何进行品牌的规划?如何梳理自身的产品线?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北京现代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销量表现回升明显,下半年销量环比上半年提升66%,12月单月销量也达到了3.6万辆。这对于近几年起起伏伏的北京现代来说无疑是一个足够好的消息。
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认为能够取得这样的表现,主要是依靠于以下方面。
首先是中韩双方在去年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双方合作更为紧密;在此之上,北京现代在产品、技术、品牌以及服务上全面发力,括伊兰特、途胜等这些核心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非常足的,做了更多针对性的营销传播;最后一点就是打造“年轻、技术、温暖”的品牌标签,并升级对客户的服务。
以上对于国内市场的努力,成果比较显著,接下来放眼全球,现代汽车集团销量位于前三,其中新能源品牌IONIQ(艾尼氪)系列车型销量超10万、氢燃料电池车Nexo全球市场份额达59%。
对于目前的市场来说,北京现代急需将这种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带入到国内,毕竟在国内汽车市场当中,合资品牌的转型已经稍显落后,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现代在面向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已经明确了两个方向。
第一、现有的油车在未来做好混动化的转型。现代汽车在全球推出了第二代混动技术,从明年开始,混动技术将逐步搭载在北京现代旗下车型上,大概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让现有的燃油车全部实现混动化。
第二、引入全新纯电车型。吴周涛认为:“关于电动车,现代汽车在全球的电动车做得非常好,包括捷尼赛思品牌的电动车前两天刚刚发布,包括IONIQ现在在欧美市场也是卖得非常好的产品。据我了解,除了中国市场,现代汽车在欧美市场仅次于特斯拉,现代汽车有这样好的电动车技术,未来也会引入到北京现代。”
在如今这样一个转型加速的时刻,确实需要品牌的快速跟进,毕竟越来越多的新品牌与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市场也开始变得拥挤,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品牌来说,北京现代选择不盲目、不盲从,稳步推进自身的转型规划。
例如现在纯电动产品的实际体验在很多地方没有办法实打实地满足消费者的刚需,对此,吴周涛表示:“北京现代不仅要引入电动车,更重要是怎样把电动车做得更好一些、更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因为我们知道现有电动车在很多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的产品引进之后不管是产品定位、产品技术、成本等等方面,我们要做得更为成熟。”
由此所反映出来的或许是北京现代对于自身技术储备的信心,其实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相对于短时间内“为市场而生的产品”,一款能够解决日常用车痛点、且为日常生活带来实际价值的车型才更值得选择。
此外,在整个专访环节当中,吴益均的一句话其实让人印象深刻,“过去我们卖的好的时候,我们没有很好的预测到消费者的需求趋势,这一点我们做得不太好。”
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现在很多合资品牌市场表现不及预期的原因,这也是造成目前市场格局转变的根本因素之一,能够从根本上认识问题,对于品牌未来发展无疑是起到了积极的一面。
如何看待当下市场热点话题?
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内汽车市场一度被业内人士称为“最卷的一年”,像年初自主品牌的集中发布、3月开启的价格乱战,再有对于合资品牌的看衰等问题,这些也成为了很多从业人士以及消费者热议的话题。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价格战的问题时,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与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均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吴益均认为产品一定要以质量以及产品力取胜,不能以降价来取胜:“降价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短期的利益,但是这样做的危害可能会在三四年之后反映到二手车市场上。所以参与到这种“价格战”的话,对于汽车品牌厂商来讲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对于消费者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产品。”
吴周涛则表示北京现代不惧怕价格战,其称北京现代一直具有性价比的优势,并且北京现代产品品质、服务都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市场竞争是一个常态,不是靠某一方面来取胜,例如大幅度的降价,通过综合手段来竞争,未来的竞争力才会更强。
另一个问题便是如何提升合资品牌的竞争力,这个问题在近几年自主品牌崛起后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相对于外部的环境变化,从品牌内部自身求变会更为主动,且实际效果更为明显。吴周涛在专访环节提到了北京现代的改革问题,其表示将会从两部分入手,第一是对内梳理体系,第二是树立品牌新形象。
“北京现代过去是每年百万辆的体系,但这个体系在今天看来有很大的臃肿和冗余,我们首先要自己轻装上阵,我们内部组织体系和内部赋予的产能,和内部其他一些多余或富余的肥肉必须要割掉。内部必须建立高效的运营体系,并且要向互联网企业看齐。”
“过去一直以来北京现代做的是入门级或中低端的车,品牌影响力也比较弱。现在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下一步怎么做好品牌的升级、产品的升级是我们需要做的。未来通过电动化、智能化一系列产品转型,将我们的产品做好升级,带动整个品牌的升级。”
稳步推进是主题
综上可以看到,北京现代并没有在加速转型的浪潮当中迷失方向,比较难能可贵的是其能够在当下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向。毕竟这样一个内卷严重、竞争白热化的市场当中一步走错或许市场便不会留下调转车头的空间。
市场充满变革、国内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时刻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稳字当头或许是最保险的做法,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定要拿出技术实力过硬的产品,考虑到现代集团在技术上的储备,以及新能源领域的积累,转型后的北京现代值得期待。iDailycar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天汽车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者:撸车师兄本期问题:
汽车大打价格战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我个人觉得要说一件事是对是错,或者是好事还是坏事,要看这件事所针对的对象,所以这期节目我会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车企价格战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我们这种最普通的买车消费者来说,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应该都是一件好事儿。
就拿上个月的雪铁龙C6来说,虽然都是一两年的库存车,但是这45000的补贴让这辆车的实际成交价格下降了25%,这何乐而不为呢?或许会如同某个汽车博主说的那样,雪铁龙C6这一波是在玩火自焚,言下之意就是搞不好你买了C6以后,就没地方修了。
但说实在话,咱们普通老百姓自己用车,又有几个是全程都在4s店保养的呢?之前开雷诺、铃木的车主,包括我自己开的Jeep,4s店早就没了,难道坏了就没有地方保养了吗?
所以说,即便厂家们真的跑路了,对咱们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太大,便宜已经先占到了,觉得酸的其实都是没占到便宜的。
二、车企价格战对于车企本身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个人觉得,这件事儿其实是利大于弊的。就像我之前在节目里面说的,大部分实打实的有降价的车型,其实它都是有政府补贴的,车企本身并没有降价,甚至还从里面多赚了一点,这其实挺好的,终归是门生意,现金流才是王道,只有让现金流跑起来,企业才能继续运转下去,员工才有班上,才有工资,公司才不至于破产,稳住意味着一切。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据说三月份的总体销量并不是非常的乐观,只是有个别的车企的销量看起来还不错,这个咱们具体看四月份公布的这个数据就知道了,因为这个数据非常重要,它大概率会决定了后续还会不会继续有政府补贴来加码这个所谓的价格战,毕竟甜头不能只让一个地方给占了。
三、车企价格战对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这么问,原因很简单,因为汽车作为一个消费品,我们纵观它100多年以来的一个价格趋势,它就是一直在降价的,这也是商业社会的客观规律,根本原因就是造车的技术一直在进步,那么它的成本只会越来越低,特斯拉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直观的例子。
所以车企降价是必然的,与其说这次降价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不如说这次降价本身就是中国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所造成的。
我简单给大家看几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居民收入和支出消费情况,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22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数据,乘用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9.5%。
这种销量增长远远大于收入增长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少会发生的,但是它在2022年却真实的在中国的汽车消费领域发生了,那么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个汽车消费市场经过一整年的狂飙之后,到今年的年初其实就已经疲软了,说白话就是“贤者时间”了,这一轮已经“掏空了”没钱了。
那么从具体的数据上其实也能看出来,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汽车总销量是362万台,同比下降了15.2%,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已经出现了,之前销量大提升产能,然后导致现在库存过多,供大于求,那现在不就得降价卖吗。
不过我之前也说过,大部分其实也不是真的降价,有政府补贴罢了,你让车企去真实的放血降价,那其实是不太可能的。
我再说一遍,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牛奶即便是被倒进了河流,也不会大降价卖给穷人,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这个其实对于市场来说也算是一个好事儿,可以加速这个市场整体的一个转型和创新,甚至是部分车企的一些淘汰。
这里是《撸车师兄》,每周三周五更新,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撸车师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现代汽车价格战”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