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_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官网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揭开“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的神秘面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1.屡战屡败 雷诺品牌在华发展历程回顾
2.重磅丨索赔14亿:东风雷诺99家经销商善后困局
屡战屡败 雷诺品牌在华发展历程回顾
屡战屡败雷诺品牌在华发展历程回顾2020年4月14日,东风雷诺宣布重组,雷诺拟将50%的股份转让给东风汽车集团,东风雷诺将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然而,这已经不是雷诺的在华合资公司第一次折戟沉沙,本文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雷诺品牌在中国20余年几度辗转的发展历程。
19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改革开放后,大批进口轿车涌入中国市场,其中就包括来自法国的雷诺18。在上世纪80年代初, 我国进口的轿车大多都是前置后驱结构,而雷诺18则采用了前置前驱设计,这在当年属于创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汽车合资浪潮的兴起,广州标致、神龙汽车分别在1985年和1992年成立。雷诺汽车紧随其后于1993年11月6日,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合同。同年12月31日,合资公司在湖北孝感正式组建。三江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投资为9800万美元,航天三江占55%,雷诺占45%。
作为当年航天系统最大的民品合资项目以及雷诺在华唯一的轻型客车合资企业,三江雷诺最初主要生产初代中期改款塔菲克(Trafic)系列轻型客车,1995年6月22日正式投放市场。塔菲克系列既包括7座、8座、12座商务车,还提供警务用车、救护车、运钞车、邮政车等多种专用车版本。
国产塔菲克采用了原装雷诺发动机,大部分零部件也是由法国直接运来进行散件组装的。此外,合资公司还曾以CKD方式少量生产过MPV车型第三代Espace。由于国产化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导致三江雷诺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销量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即便在最辉煌的一年,合资公司产销量仅为1700辆。
2000年8月,航天三江宣布退出轻型车整车生产。2001年5月,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由华晨与航天科工集团合资组建)拟接手航天三江在三江雷诺的55%股权,从而发展轿车项目。不过,华晨在2002年发生股权纠纷,导致三江雷诺的重组暂时搁浅。
2003年8月,重卡行业曾经的领头羊——湘火炬,收购了华晨持有的航天华晨50%股权, 并成立了航天火炬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湘火炬希望通过此举打通与雷诺的合作渠道,从而进入乘用车制造领域。可惜,双方未能就如何获得轿车生产资格以及车型引进等问题达成一致。2004年6月,湘火炬将其所持航天火炬50%股权转让给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34%)和沈阳航天新光集团(16%),三江雷诺的重组再次搁浅。
此后十余年,雷诺品牌在中国市场一直以进口形式进行销售,2008年全年销量还不足900辆,但2009年引入科雷傲后出现了大幅攀升,2010年一跃达到1.47万辆,2012年进一步提升至2.97万辆。重启国产化也因此被提上了日程,这一次的合作对象是东风汽车,生产资质将借壳三江雷诺(仅有SUV和MPV的资质)。
在重组三江雷诺的基础上,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雷诺按50:50股权比例设立了合资整车生产企业——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2013年12月2日,东风雷诺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16日,东风与雷诺正式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并于2014年1月26日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准。
2016年3月18日,东风雷诺首款国产SUV科雷嘉上市。随后,东风雷诺又导入了雷诺品牌一系列的SUV车型,科雷傲和科雷缤(参数|询价)。同时,东风雷诺的经销商网络也同时销售国产车型和进口车型。2017年年中,东风雷诺终于获得了轿车生产资质。
在商用车领域,2017年12月,华晨与雷诺共同组建了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公司利用雷诺的技术和华晨金杯的品牌,实现金杯、华颂、雷诺三大品牌协同发展,开创了在合资公司同时开发和经营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全新模式。
同样在2017年12月,东风汽车集团与雷诺-日产联盟合资成立了一家联合开发电动汽车的企业——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eGT),东风、雷诺、日产分别持有易捷特50%、25%、25%的股份。2019年成都车展,易捷特首款纯电动小型SUV雷诺e诺(K-ZE)正式上市。
此外,在新能源领域,雷诺还于2019年7月以10亿元入股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雷诺持有该公司50%股权,江铃集团持有37%股权,剩余13%股权由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持有。雷诺还将把在电动车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方面积累的经验运用到该项目中,借此扩大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力。
数据显示,东风雷诺在2017年取得了7.2万辆的销量佳绩后便一路下滑,2019年销量仅为1.85万辆,同比下滑63%。2020年1-3月,受新冠疫情影响,东风雷诺累计销量仅为663辆,同比下滑88.65%。鉴于经营状况欠佳,雷诺宣布转让合资公司股份,但这并不意味着退出中国市场。未来,雷诺在华发展重心将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领域。其中,轻型商用车业务通过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开展,电动车业务通过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开展。
结语:从三江雷诺到东风雷诺,上世纪90年代至今,雷诺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遭遇了两段失败的合资合作。其实不只是雷诺,近年来法系车在华的整体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如今,在中国市场雷诺选择对传统乘用车领域“放手”,将重点聚焦到轻型商用车及电动汽车业务,此番战略转型是否找准了方向,相信时间会是最好的证明。
重磅丨索赔14亿:东风雷诺99家经销商善后困局
尽管出现经营十年以来首次亏损,但雷诺并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打算。近期有海外媒体报道称,为控制成本,雷诺集团计划关闭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工厂,这也被解读为雷诺退出中国的信号。另外数据显示,1月份东风雷诺的生产量为0,这似乎又印证这一猜测。
对此,“汽扯扒谈”通过调查了解到,东风雷诺1月份生产量为0,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1月份主要工作是清库存,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因此1月份产量确实很少。在疫情结束后,工厂仍会复工。
对此,雷诺中国的内部人士也向我们表示,此乃错误和误导性报道。他强调,“雷诺集团在中国具有长远的发展目标,我们十分重视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和中国这一战略性市场。”
1?艰难的不只雷诺
对于雷诺来说,这的确是艰难的一年。
2019年,雷诺汽车在全球销量达375.4万辆,同比下滑3.4%。而在中国市场,2019年雷诺销量仅18万辆,同比下滑17.1%,成为雷诺在全球市场中销量降幅比较明显的市场。
而在财务业绩方面,根据集团财报显示,2019年雷诺集团营业收入为555.4亿欧元,同比下滑3.3%;净利润为1900?万欧元,净利润较去年亏损1.41亿欧元(约合1.53亿美元),为10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雷诺集团和联盟经历了艰难的一年。”雷诺代理CEO克洛蒂尔德·德尔博斯(Clotilde?Delbos)曾在特别会议上表示,“就在我们面临内部困难的时候,汽车行业整体下滑打击了雷诺。”
针对2019年的表现,雷诺集团选择将在今年的股东大会把股息下调70%至每股1.10欧元;同时将2020年的营运利润率目标从2019年的4.8%下调至3%~4%。
此外,雷诺将推进一项计划,在三年内削减至少20亿欧元(约合22亿美元)的结构性成本,集团会在2020年计划5月宣布具体计划。
德尔博斯还强调,扣除重组成本后,雷诺汽车业务的自由现金流在2020年将为正。“我们非常有信心,集团内部没有关于现金供应的疑问。”
其实,遭遇打击的不止雷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信息数据显示,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80846.7亿元,同比上一年下降1.8%;利润总额5086.8亿元,同比下降15.9%。
而从公布2019年财报的主流全球性跨国车企集团来看,仅有现代、丰田、沃尔沃实现利润增长,包括福特、日产、戴姆勒等都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幅度。
对于汽车市场而言,2020年仍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雷诺预测,2020年其主力市场——欧洲、俄罗斯和中国的汽车市场将出现小幅萎缩。而做出这样的预判的雷诺,显然也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来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
2?以不变应万变
近年来,雷诺不断坚定了“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始终把中国市场放在品牌规划的核心位置。
据“汽扯扒谈”了解,从2013年以来,雷诺集团先后在华成立了4家合资公司,分别是东风雷诺、华晨雷诺、易捷特及江铃雷诺,形成了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新能源产品的完整产业布局。
此外,为了推动中国这一关键市场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在2019年,雷诺集团方面宣布雷诺集团中国区新近创立,由此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虽然雷诺遭遇了销量的瓶颈期,但这并不会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据雷诺中国内部人士透露:“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雷诺十分看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早已制定了长远的战略规划,不会因为一两个月的销量,影响长远的规划。”
时间回到2017年10月6日,雷诺集团发布全新六年战略发展规划“驾驭未来”(Drive?The?Future)。该计划指出,雷诺集团将把全球产品组合中新能源车型的占比,从2016年的10%(4款车型)提升至2022年的50%(20款车型),从而继续保持自己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导地位。
从目前来看,该计划正在稳步推进。雷诺集团2019年电动车的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23.5%至?62447?辆。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雷诺也加大了在华新能源市场的投资力度。
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总裁葛树文在去年10月份发布雷诺品牌全新战略时指出,将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每年投放一款国产车,每年导入一款进口车,保证每个重要细分市场一款主力车型,预计到2022年有11款在售车型。在动力系统方面,东风雷诺将完成从自然吸气、涡轮增压到EV、HEV的全面布局,并在2025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去年,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雷诺集团就推出了在华首款电动车雷诺?e?诺,并在两个月内就取得了?2658?辆的销量。得益于新产品的上市和新零售渠道的拓展,四季度东风雷诺销量明显高于三季度,增幅为50%以上。
对于雷诺集团来说,随着Twingo?Z.E.的发布以及其新款?E-Tech?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的部署,其在汽车电动化上的攻势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最后,雷诺中国内部人士还强调,尽管在中国市场遇到了挑战,但是雷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是不变的。面对未来,雷诺要做的就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推进既定的战略,把战略决策落实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生存下去是第一步,双方都需要各退一步。
文 | 杜巧梅
2020年第一家退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合资品牌——东风雷诺——正陷入善后“危机”。
自4月14日东风雷诺宣布重组三个星期以来,东风雷诺全国99家经销商已先后两度给东风雷诺去函,要求东风雷诺及雷诺(北京)应对于因单方面违约给全国经销商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其中,全国99家东风雷诺经销商在4月27日发出的《东风雷诺全国经销商公函》中向东风雷诺及雷诺(北京)提出了包括经销商系统账户上的返利、现金、保证金、奖励限时回款,现有库存车、配件、原厂精品限期全部原价回收,经销商未到账建店返利、在建店投入费用以及人员工资、运营费用、人员遣散费补偿等共7项诉求,据不完全统计,涉及金额约14.06亿。
“东风雷诺善后处理小组的律师成员今天分头给所有经销商打电话,介绍东风雷诺资不抵债,80亿负债,只有20亿资产(无现金)的情况,欠经销商的钱只能偿还27%。”4月30日,一家东风雷诺经销商负责人告诉智库君,“如果不接受协商,破产之后就只能偿还17%了。”
东风雷诺律师代表来自湖北瀛楚律师事务所,代表东风雷诺的股东——东风集团与经销商发起协商。然而,从双方诉求来看,东风雷诺与全国经销商的协商目前仍处于僵持阶段。
5月6日,智库君针对善后进展联系到东风雷诺有关人士,得到以下回复,“企业重组属于市场经济正常现象,有挑战,但都在有序进行。”
同一天,有熟悉东风雷诺的有关人士告诉方向君,东风雷诺目前已经完成了一份善后方案,已经递交东风集团等待批复,东风雷诺目前要求员工减少出勤,在家休息,发基本工资。
善后难题
事实上,雷诺退出东风雷诺,的确是面对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东风与雷诺的理性选择。“从法律上看,东风雷诺股东双方切割工作已经完成。后续问题将交由东风解决,雷诺中国起辅助作用。”有接近东风雷诺的知情人士表示。
这也意味着,未来由东风雷诺重组而产生的一系列善后工作主要依靠东风集团来解决——债务的偿还、员工的安置问题、经销商善后、售后服务保障——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都在困扰着这家刚走出疫情影响的企业。
最为棘手的是,此次东风雷诺重组,涉及大量债务处理。其中,除了80亿的负债,仅一期工厂的投资额就高达77.6亿元。
彼时,东风雷诺按30万辆整车的年生产能力规划产能,第一期实现15万辆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年生产能力,2016年上半年正式投产。尽管2019年产能利用率仅有9%,但工厂每年核算固定资产折旧高达8亿元。
而在上述经销商向智库君提供的一段与瀛楚律师事务所律师代表沟通的电话录音中,律师明确表示,目前东风雷诺资产总共20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经没有现金流了,而负债却高达80亿元。
“目前已经还不起债务了。”上述律师告诉经销商。
面对东风雷诺善后处理小组给出的方案,多家经销商代表陷入两难选择。“如果我们不同意协商,那东风雷诺可能破产,(23号东风雷诺已经将生产设备全部登记抵押给东风系企业);如果代表债权额50%的债权人同意协商,就会统一按照上述协商方案解决。”上述经销商告诉智库君。
据了解,目前经销商在东风雷诺的债权,也就是账面余额,实际是两项:一是现款余额,也就是经销商打款给工厂购车购配件的现款;二是返利余额,返利余额也分两类,一类是已上账返利,就是工厂通过检核,给经销商记录在户头上了,另一类是未上账返利,是指经销商按照工厂要求执行了,工厂应该给经销商记账,但是还没有记账的返利。
(东风雷诺经销商提供的《东风雷诺全国经销商公函》内容)
“律师代表的意思是,因为东风雷诺重组引发的所有经销商损失不仅一分钱不管,而且我们账户上的现金(我们经销商本金)和已确认返利,只退给我们27%,未上账返利没有与我们确认。”
面对东风雷诺善后处理小组的态度,上述经销商十分无奈。“汽车销售价格‘倒挂’一直存在,厂家不给返利,经销商就要自己贴钱,东风雷诺让经销商承担自己经营损失,那我们经销商亏损又去找谁承担呢?我们去威胁银行,员工,政府?”
而此前经销商代表向智库君提供的东风雷诺单方面发给经销商的《终止经销商协议通知函》内容显示:由于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两年负增长和今年全球疫情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贵我双方均面临严峻局面,难以持续经营,双方应及时解约。同时,东风雷诺表示愿意积极沟通,妥善处理相关债券债务。
“雷诺将通过雷诺经销商,同时利用联盟的协同机制,在中国继续为30万雷诺车主提供优质客户服务。关于雷诺品牌乘用车的发展,将择期在雷诺新的中期发展规划中详述。”4月14日,雷诺方面也在公告中指出。
但根据上述律师代表的说法,目前具体的协商方案还未形成。
“打电话给经销商主要是了解一下经销商的情况,最后到底给经销商多少补偿还要协商。”上述东风雷诺律师代表表示。
前途未卜
“我当时向与我对话律师提出了几个疑问。第一,东风雷诺2019年总计生产销售不到2万辆车,怎么突然一年资不抵债到60亿?第二,东风雷诺的土地、设备、生产资质等等资产总值只有20亿?第三,东风雷诺为何一分钱的现金都没了?4月14号上午我还打现款56万元准备提车。” 在上述经销商看来,东风雷诺的重组疑点重重。
(经销商认为应获得赔偿的项目和截止4月20日的初步统计数据)
而近期东风雷诺一系列的动产抵押行为也引起经销商注意。
智库君查询启信宝发现,自4月14日发布重组信息以来,东风雷诺在近一周内新增18条动产抵押信息。抵押权人包括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东风亚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风神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东风系子公司及关联企业,抵押物包括整车性能台架、钢强度试验设备、起重机、平衡重电动叉车等汽车生产、检测、维修设备以及笔记本电脑、激光扫描仪等办公设备,抵押总金额达4.85亿元。
其中,最高的单笔抵押为4月29日的2.26亿元的借贷合同,抵押权人为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
此外, 4月30日,东风雷诺还新增6条法院查封信息,其中5条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申请法院查封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口产业园的土地使用权的裁定书,1条是东风模具公司申请法院查封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口产业园的土地使用权的裁定书。上述裁定保全标的价值累计16.14亿。
“这也意味着,一旦后续出现纠纷,这些设备被法院处置后的收益,上述债权人将有优先权。”上述经销商表示。
经销商最无法理解的是东风雷诺重组消息突然发布,没有给经销商留出缓冲时间,这让库存车无法销售,让经销商,车主以及员工措手不及,人为地增大了各方面损失。
“中国破产汽车企业那么多,本来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时间来逐步消化一部分的。”上述经销商告诉方向君。
“其实最大后遗症还是30万雷诺车主,现在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全国经销商的存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一是经销商希望东风雷诺能担责,补偿一点;二是还有库存车未销售,被迫要维护品牌形象,第三是员工还要稳定一段时间。”
但东风雷诺全国99家经销商的诉求依然悬而未决,未来发展也前途未卜。
而现在最关键的是,尽管东风雷诺全国经销商还在维持运营,但受东风雷诺重组消息影响,不少经销商库存车型都在“清仓甩卖”。
同样受到波及的还有雷诺品牌未来在中国市场发力的纯电动车型——雷诺e诺,尽管与东风雷诺的事件无关,但e诺的销售和服务也停止了。
路在何方?
“我们宁可只要17%,也要让东风雷诺走破产程序,我们要加入破产清算组,我们要求法院,第三方审计进入破产清算组,彻底查明东风雷诺的亏损账。”面对与东风雷诺之间在补偿方面的巨大分歧,上述经销商表示。
“经销商要求的赔偿包括几个部分,一部分是经销商账户的保证金,这是必须要退的;一部分是折扣产生的差额和经销商返利、建店的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用,这是最大的损失,但是这部分钱如果厂家不认可非常难拿到;还有一部分是经销商提出的人员安置费,这是不合理的,而且没有法律依据。”
5月5日,一位熟悉汽车行业的律师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经销商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也要承担竞争带来的风险。”
在上述律师看来,拿到经销商返利的难度在于经销商举证需要一个完整的证据链,需要提交从建店开始不同时期销售公司的政策、车辆的数目以及与之对应的票据,而这个证据闭环很难形成。
据了解,目前多数车企的经销商政策都是通过大区经理向该区域经销商微信群发,而问题在于这种群发的内容能否作为证据还未可知。
“昨天厂家把所有他们建立的微信业务沟通群都解散了。”4月29日,一家位于上海的东风雷诺经销商负责人告诉智库君,“不少经销商都是一家店的自然投资人,都不是大集团上市公司,全部投入都在店里,实实在在的中小微私企。”
“国企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经销商也要适度的选择,及时止损,继续僵持下去,可能对小经销商来说是越来越不利的。”针对东风雷诺经销商,上述律师表示,“生存下去是第一步,双方都需要各退一步。”
“企业作为法律主体,要双方协商,最关键的是要促进双方走到同一条线上,相互之间降低预期。”5月5日,一位熟悉东风雷诺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同样指出,双方协商的关键是各让一步。
事实上,从菲亚特到长安铃木,从长安标致雪铁龙到东风雷诺,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和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边缘合资品牌的退场正在成为常态,而经销商如何善后、售后服务如何保障也将是退出市场的汽车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其实现在也没有一个退出机制,经销商维权也是按照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国家层面也没有说到底你企业经营到什么地步才能退出,这完全还是企业自己的行为。”上述律师指出,“但是企业退出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汽车三包法里也有一个相应条款,必须要准备10年的配件,消费者的车不能没有售后服务,这个也是后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经销商配合。”
“实际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五年前就开始对经销商发布风险预警,对于连年亏损、没有希望的品牌,经销商要及时翻牌。”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站在行业角度来看,过去几年里汽车产能过度释放,在高光之下,没有人会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包括市场的形势、主机厂的团队、销售公司的管理和经销商的运作都会影响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协会数据的发布、标杆企业的树立,也是给经销商起到警示的作用,需要经销商及时关注,调整规划。”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对于经销商未来的发展,上述业内人士最后建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关于“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