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汽车是哪家公司为其代工的品牌,阿维塔汽车是哪家公司为其代工的
为了订车加了一个车友群,从群里边的信息,大家对阿维塔11这些方面比较认可。
第一,电池
阿维塔用的三元锂电池来自宁德时代,从能量密度到稳定性,表现都非常不错,而且电池的衰减比较慢,能比其他品牌的电池多用两年。
第二、充电
没电了能够迅速充电,用起来会更方便,阿维塔11的充电电压是750伏,比市面上的其他的都这充电都快,即使在普通公共充电桩上,由于阿维塔11集成了电压提升功能,充电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第三、质量
很多新能源车都是代工生产的,说白了就是在卖贴牌,阿维塔11是正儿八经的大厂出来的产品,质量上要有保证的多,不出毛病,不用去修车也是一种幸福。
第四、智能
对一些年轻人不要在意汽车的智能化,阿维塔11用了三块大屏,就连副驾驶上也有屏,驾驶辅助功能来自华为,能够自动泊车,还有代客泊车功能,驾驶辅助功能也比较齐全,又安全又省事儿。
当然也有一些人买阿维塔11,是觉得阿维塔11的颜值高,也有的觉得是配置丰富,喜欢激情驾驶的,觉得阿维塔11的操控不错,以上种种都是大家买车比较关心在意的,同时也是这车的强项和卖点。
在宣布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有望年底前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之后,华为的汽车版图还在继续扩展。
近日,汽车产经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继与赛力斯合作华为智选SF5车型之后,未来华为智选还将迎来第二款与赛力斯合作的新车——傲图。
从合作模式来看,这一车型与此前的赛力斯SF5以及极狐、阿维塔等采用的华为Inside模式都有所不同,而是更加深入。通过这一车型,华为的目的是加快打造自己的智能汽车生态。
1,华为“造”了一辆车?
与赛力斯SF5只采用了华为的电驱动系统及HUAWEI HiCar等初级功能不同,据该知情人士透露,傲图在产品打造上将采用全套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这款车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后期营销、售卖都将由华为“一手包办”。
“相当于华为买断了这款车型,金康赛力斯只负责代工生产”,知情人士表示。
这样显然与此前极狐、阿维塔采用的华为inside模式不同。在华为inside模式中,华为的角色是零部件供应商,品牌和产品定义权仍掌握在车企手中。
而对于傲图,华为则从头到尾的主导者。甚至可以说,这是华为自己造的一款车。赛力斯的角色只是“贴牌生产”。
但华为这次造车的目的并非造车本身,而是“华为希望能通过一款车型的成功打个样,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车企进入华为的汽车生态里。”关于华为对傲图的期望,该知情人士如此概括说道。
关于“傲图是否是华为的新车?”这个问题,汽车产经第一时间询问了华为智能车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得到的回复是,“不造车,不会有自己的新车。”
据了解,在计划与车企合作之初华为就有意尝试傲图这种合作模式。
但当时由于急于落地,让华为经销商有车可卖,就选中了赛力斯SF5这款已经基本成型的车型。华为能够发挥的空间自然有限,只能临时加入一些后装的智能化零部件。这也使得SF5在本质上并没有很深的华为属性,甚至被媒体调侃为“华为outside”。
此前曾有媒体在报道中表示,在华为消费者BG与赛力斯最初接洽时,消费者BG CEO余承东曾定下了非常高的销售目标。“用华为的渠道卖车,怎么也得卖个几百万台吧。”
但事实上,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在赛力斯SF5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之后,4-9月,其累计销量也仅三千多辆。虽然与此前相比有了明显增长,但显然与华为的期望相去甚远。
2,华为的汽车野心不在造车
众所周知,从2018年决定进军汽车产业开始,“不造车”就一直被华为奉为最核心的原则。
而关于华为进军汽车产业的逻辑,此前曾有华为内部人士在接受汽车产经采访时将其概括为“博世+广汇”。
所谓“博世”,即华为可以像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一样为主机厂提供核心零部件。具体来说,如今华为的智能汽车产品与服务主要聚焦于五大系统——智能驾驶(平台)、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为核心)、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智能车控和智能云服务)。
而所谓的“广汇”则是指华为依托于遍布全国的线下体验店正在开展的汽车销售业务。
此前,在谈到为什么切入汽车行业时,余承东曾明确表示,“美国的制裁让华为手机供应链迎来非常大的挑战。如果想弥补的话,唯一能跟它相比的就是智能电动车”。
而在8月份时,华为发布的业绩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的消费者业务收入仅为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了46%。显然对于华为来说,快速补上智能电动汽车这一环显得尤为重要。
只是从目前华为的处境来看,传统车企在与其合作中仍有很多顾虑。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则是今年6月份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所说的“灵魂论”——“不能接受与华为等第三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不能让华为成为灵魂”。
而傲图的推出,却恰恰像是华为想要展现自己能够做车企灵魂的实力。
所以,傲图的推出会受到车企的狙击?还是会为华为招揽到更多加入其汽车生态圈的朋友?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