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_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分析
1.新造车“大闹天宫”!2020新能源车市九大真相,让数据说话
2.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3.去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如何,哪些车卖的好?
这表明了下面几点:一、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二、比亚迪产能趋于稳定,能逐步交付涨价后的混合车型。三、汽车市场依然是有的,只不过需要调整好相关策略。
一、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能源汽车,很大原因可能是汽油的涨价,相比之前加满一箱油可能价格就多了十几块,这也让很多人期待汽油能重回之前的六元时代。
而如果是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下,则可以选择用电,这样汽车充满之后的价格要比之前低得多,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高达117.5万辆,市场占有率高达9.9%。
二、比亚迪产能趋于稳定,能逐步交付涨价后的混合车型。在疫情之下,很多汽车厂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如期交付,比亚迪却逐步能交付涨价后的混合车型,这就意味着比亚迪只要交付混合型车型,那么就绝对是赚钱的,毕竟相比之前是涨价了。
不过比亚迪在重磅车型的交付周期方面依然比较长,这也就导致比亚迪虽然单季盈利不错,但是后续想要持续盈利的话,还是需要提升自己的产能的。
三、汽车市场依然是有的,只不过需要调整好相关策略。有些汽车品牌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觉得市场上不会有那么多人去购买汽车,所以即便是在销售旺季的时候,也不会推出新的汽车型号。
实际上这种想法也是过于片面了,比亚迪在2022年10月份就有散粮车型亮相巴黎车展,这就很意味着比亚迪加快了国外发展的脚步,因为在国外有了知名度,那么国内必然也会更好卖。
比亚迪的盈利就说明了新能源汽车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可以挖掘的,而且产能和型号方面是决定汽车能否盈利的两大因素,毕竟如果型号性能好的话,那么交付一辆车都是可以盈利的。
新造车“大闹天宫”!2020新能源车市九大真相,让数据说话
进入成长强周期的比亚迪(01211),在今年三季度又踩了一脚油门。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8日,比亚迪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1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亿元。
截至第三季度末,比亚迪2022年已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1亿元。
产品销售“量价齐升”,品牌力再升级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比亚迪业绩在2022年实现高速增长,外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0%和110%,市场占有率达23.5%。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比亚迪汽车产品销量屡创新高,并维持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1-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18万辆,同比增长249.56%。其中,DM插混车型累计销售约59.3万辆,同比增长307.21%。
站在比亚迪的角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军企业,公司取得稳健、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来自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确定性的把握,根据行业发展前景,适时调整符合自身经营状况的策略。
今年4月初,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根据战略发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这意味着,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将战略资源向新能源汽车“并力”,不在非战略点上消耗过多力量,助力新能源汽车造精品、升品牌。
当下,汽车发展的大势是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汽车的消费电子属性愈发凸显,汽车品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基石是研发实力的比拼。
长期以来,比亚迪始终践行“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中抢占先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加大全产业链研发投入,累计投入64.70亿元,同比增长46.63%。截至今年6月底,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3.7万项、授权专利2.5万项。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8.70亿元,同比增长 107.69%。
凭借长期以来的技术创新、战略定力及持续投入,比亚迪实现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两条腿、齐步走”,加速产品推陈出新。2021年,比亚迪汽车实现了“DM-i超级混动”、“刀片电池”和“e平台3.0”,技术共同发力。2022年,比亚迪先后推出CTB电池车身一体化、DM-p王者混动等技术。
在半导体领域,比亚迪目前已在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 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晶圆制造与服务等领域深入布局。
多项硬核技术助力之下,比亚迪在今年前8月发布多款新能源重磅车型,包括:元PLUS、汉千山翠限量版、驱逐舰05、海豹、唐DM-p、护卫舰07等,不断延续产品强周期。
其中,比亚迪海豹作为e平台3.0技术的集大成之作,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等诸多硬核技术。
在混动市场,比亚迪唐DM-p凭借DM-p王者混动技术,以“不但快、而且省”引领中大型四驱SUV开启4.3s+6.5L高性能、低能耗新时代。今年8月,比亚迪海洋网旗下军舰系列重磅SUV护卫舰07迎来首发。新车提供DM-i与DM-p两种动力架构,可全面满足新生代家庭用户的多样出行需求。
前沿科技加持之下,比亚迪汽车的产品力不断提升,带动品牌力持续升温。比亚迪旗下汽车品牌已从消费者“买得起”的汽车品牌,进阶成为消费者“想要买”的汽车品牌,
截至今年9月,汉家族累计销量超33万辆,车型成交均价超25万元,并成功踏入月销3万俱乐部;唐家族累计销量超38万辆,9月单月销量成功突破1.5万辆。此外,腾势品牌首款高端新能源MPV车型D9于10月21日正式量产下线,以豪华的产品力与高标准的制造姿态,积极回应市场与用户的需求。自8月23日上市以来,腾势D9已收获超过3万辆大定订单。
高端产品销售放量,是比亚迪品牌影响力提升的最佳注解。。
“出海”提速,决胜全球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产品高端化趋势明显,汽车出口业务已逐渐成为比亚迪新的增长极。长期布局海外市场,比亚迪的销售网络已经在全球市场形成广泛覆盖,且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普及,为比亚迪汽车“出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足迹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今年7月,比亚迪乘用车正式进入日本市场;9月,比亚迪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10月,比亚迪携唐、汉、BYD ATTO 3(国内命名元 PLUS)三款车型亮相巴黎车展。比亚迪“7+4”全市场战略版图正在海外市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布局也将稳步扎根全球。
海通国际认为,比亚迪处于技术兑现期以及产品强周期,品牌力正在显著跃升,订单充足,未来随着规模进一步提升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盈利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出海业务将为比亚迪提供第二增长点,往后看经营边际提升趋势确定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车东西
作者?|?James
编辑?|?晓寒
转眼间,时间已至2020年末尾,魔幻的一年即将过去。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出行产业洗牌加速,投资并购、人事大变动等事件不断上演。
值此岁末之际,车东西推出出行产业年终系列报道,与各位读者一道回顾过去一年里智能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动力电池三大领域的重大变化与关键瞬间,本文为系列第2篇文章,聚焦国内纯电汽车市场。
纵观全年,国内汽车市场在今年2月受到巨大冲击,销量同比下跌近80%。而在今年二、三、四季度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汽车市场销量反弹回升,7月~11月连续5个月销量超越去年同期。
纯电汽车市场销量反弹速度更快,9月~11月纯电汽车销量同比上升幅度都在50%以上,11月销量达到14.4万辆。在纯电汽车市场越来越漂亮的销量数据背后,究竟哪家车企销量最好?哪些车企销量不升反降?近日,车东西通过对2020年前11个月国内纯电市场销量数据的深入研究,总结了今年以来国内各大品牌的纯电车辆销量数据,发现了9大特点。
(本文所呈现的销量数据为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所公布,部分数据为车企自行公布。同时,纯电汽车销量不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氢能源等其他新能源技术产品。)
1、从年初至今,整个纯电市场从月销数万辆,逐渐增至11月份的14.4万辆,纯电这块“蛋糕”扩大了一倍还多。
2、纳入数据分析的特斯拉、小鹏、蔚来、北汽、上汽、广汽、比亚迪、长城等八家车企撑起中国纯电汽车市场近75%份额。
3、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表现不稳定,但基本能保持在10%以上。
4、小鹏P7交付之前,小鹏汽车曾遇下滑,市场占有率一度不到2%,下半年市占率回升,平均市占率达到3%以上。
5、北汽新能源销量大幅下滑,去年和今年年初一直能保持10%以上的市占率,今年11月仅剩1%。
6、蔚来汽车表现比较稳定,今年EC6新车交付对市占率影响不大。
7、广汽埃安(此前为广汽新能源)的份额在缓慢下降,年初能保持10%以上,缓慢下滑至11月的6%。
8、得益于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大涨,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场份额迎来大增,市占率已经达到25%。
9、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低迷,出现小幅下滑,比亚迪汉车型交付后市占率有明显提升,但是绝对优势已经没有。
一、五菱超特斯拉?蔚来超北汽新能源?纯电市场竞争加剧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11月,全国纯电汽车销量72.6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7%。其中,11月纯电汽车销量达到14.4万辆,为今年销量最高月份,相比去年月均6.1万辆提升136%,纯电汽车市场正在快速扩张。
今年1月~11月国内纯电汽车销量
从销量走势上看,今年1月纯电汽车销量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今年2月,车市受到疫情影响,出现了明显下滑,全月纯电汽车销量只有8881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64.5%,环比下滑幅度则达到了72.8%。
今年3月起,纯电汽车市场的销量出现了明显上升。除4月以外,纯电汽车销量环比都处于上升状态。9月以来,纯电汽车销量环比涨幅一直保持在10%以上,11月达到26.4%,也创下除3月以外最大单月涨幅。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下半年纯电汽车销量的涨幅则更加明显。特别是从今年7月~11月,纯电汽车销量同比增涨幅度都能达到55%以上,连续5个月单月销量相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
从品牌上看,1月~11月,上汽通用五菱超越特斯拉,成为纯电汽车销量第一名,销量达到12.2万辆。这得益于上汽通用五菱在今年7月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EV销量大涨,2.98万起售的车型用5个月时间击退今年以来总量一直排名第一的特斯拉。
特斯拉总销量紧随上汽通用五菱之后,销量也达到11.5万辆。比亚迪销量8.6万辆销量排名第三,广汽埃安以5.1万辆销量排名第四。
今年1月~11月纯电市场头部品牌销量统计
长城、蔚来、北汽、奇瑞、小鹏汽车分列第五至第九名。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汽车1月~11月销量达到36518辆,已经超越北汽新能源的34139辆。相比于去年全年纯电销量8.6万辆,纯电市场排名第二的北汽新能源,今年的表现稍显逊色,销量下降一半,销量排名也下降至第七。
此外,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1月~11月销量达到21530辆,进入纯电汽车市场前10名。
二、八家车企占据纯电市场近75%?二线车企还在受挤压
从销售总量上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今年上半年销量都出现受挫,但下半年整体出现显著提升,预计全年纯电汽车销量相比去年有小幅上升。
将八家车企市场占有率数据做成折现图就能发现,今年下半年八家车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不断上升,纯电市场中的二线车企市场空间正在不断被压缩。
八家车企1月~11月市场占有率数据
特斯市场占有率达到15.9%,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城、北汽新能源几家传统车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7.1%,蔚来、小鹏两家造车新势力的头部车企市场占有率达到8%。整体来看,纯电市场的这八家车企占据整个市场71%的份额。今年11月,八家车企的市占率已经达到73.6%,正逐步逼近3/4的市占率。
11月八家车企市场占有率已接近75%
如果看今年2月车市表现最糟糕的数据,八家车企的销量占比达到84.3%,反而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头部车企的生存能力更强。
具体来看,纯电汽车市场的代表特斯拉今年以来表现仍然非常优秀,今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的Model?3车型开始交付,产能更有保障,同时今年以来多次调整价格,特斯拉Model?3能被更多消费者接受。1月~11月,特斯拉11.5万辆的销量占据整个纯电市场15.9%的份额。
特斯拉Model?3
前10个月都保持纯电市场销量第一的特斯拉,在11月还是没能顶住后来居上的上汽通用五菱。但对于同价位的车型来说,特斯拉的销量优势还是非常明显。
传统车企中,1月~11月销量排名第一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7.6%,其中11月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5%,全年趋势上看,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场占有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上汽通用五菱纯电市占率不断上升
而北汽新能源今年的销量有些不尽如人意,今年1月4278辆的销量基本与去年年底持平,从2月开始,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就开始出现暴跌,直至今年6月月销才重回3000辆水平。今年下半年开始,北汽新能源销量虽然在逐步上升,但到10月开始,销量稍有回落,11月再次暴跌。
北汽新能源EU5
实际上,北汽新能源的市场份额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今年1月~11月,北汽新能源销量相比同期减少57.6%,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12.3%下降至4.7%,市占率下降61.8%。
北汽新能源市占率出现显著下滑
市场占有率下降速度更快,说明北汽新能源已经跟不上整个纯电市场前进步伐,正在退步。
广汽埃安(此前为广汽新能源)在今年的表现比较优秀,整体排名第四,相比于去年的第10名,排名大幅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从9月~11月,广汽埃安的市场占有率出现连续三个月的小幅下滑。
广汽埃安市占率变化
比亚迪一直以来都是纯电市场的头号玩家之一,去年全年销量达到13万辆,位列第一,但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销量出现下滑,7月份市场占有率仅有9.56%。而今年比亚迪王牌的纯电车型在7月底交付后,8月~11月比亚迪市场占有率有所回升,目前达到12.65%。
1月~11月比亚迪纯电销量8.6万辆,位列第三名,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0.2%。同时,市场占有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8.8%下降至11.9%。
与北汽新能源相同,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6.7%,相较销量下降幅度更快,比亚迪的前进步伐还需加快,才能赶上整个纯电市场的大趋势。
实际上,比亚迪已经有所行动,今年以来发布的刀片电池、比亚迪汉等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比亚迪汉
长城汽车今年下半年也正快速成长,凭借欧拉品牌,长城汽车11月纯电销量达到1.1万辆,市场占有率正稳步上涨,11月达到8.05%。1月~11月整体市场占有率达到5.9%,相比于去年的5.1%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比亚迪在纯电市场的市占率变化
造车新势力的销量也是一路高歌猛涨,蔚来11月销量达到5291辆,小鹏达到4224辆,都创下新高。整体来看,1月~11月蔚来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为5.0%,从11个月的市占率变化来看,蔚来汽车的波动也不明显,整体趋于稳定。
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市占率对比
实际上,小鹏汽车也是如此,全年市场占有率为3.0%,除今年5月、6月有明显下降以外,其他月份都保持在全年水平附近。究其原因,小鹏汽车从今年6月开始交付P7车型,7月之后的销量和市占率才有明显回升,G3车型虽然进行了改款,但产品力已经有所下降。
小鹏P7
两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市场份额趋于稳定,意味着两家车企跟随者整个纯电市场大盘稳步前进,这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非常重要。
如今,头部造车新势力已经从“活下来”的目标转变成“把车卖给更多人”,除了绝对数量的增加,还需要有消费人群的增加。能紧跟整个纯电市场大盘不断扩大市场的车企,一定具备这两种销售规模增长的能力。
说到这里,好像还缺点什么,那就是合资车、进口车都去哪了?的确,中国纯电汽车市场除了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两个品牌之外,合资、进口纯电车的存在感真的很低。
例如奔驰首款纯电SUV车型EQC,今年1月~11月销量仅2000多辆。奥迪e-tron同样也是如此,有媒体报道称,这款车在经销商处的价格最低为建议零售价的5.5折。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自主品牌(包括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力在其价格段非常有优势,合资、进口品牌纯电车型少、价格高的现象仍然存在。明年,当大众ID.4系列、奔驰EQ系列、宝马iX3等车型正式交付,或许还将重构市场格局。
三、纯电市场百花齐放?传统车企已有涨销量秘笈
虽然我们所研究的八家车企在纯电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75%,但相比于此前几年的纯电市场,集中度正在下降。
分析2019年全年的纯电汽车销量数据可以发现,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的市占率分别达到了18.1%和11.8%,其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在7%以下。
而今年的市占率发生了变化,上汽通用五菱达到17.6%,特斯拉达到15.9%,比亚迪11.9%,10%以上市占率的企业共有3家,可见纯电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下降,不再有一家独大的现象,整个纯电市场甚至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在国内发布了ID.4以及ID.4?X两款车型,奔驰宣布将在明年起陆续发布6款纯电,宝马iX3已经在今年年底上市,福特、凯迪拉克、悍马等多个品牌也都在今年发布了旗下的纯电车型。未来,纯电汽车市场或许还会更加分散。
另一方面,今年1月~11月,传统车企发展电动车的势头只增不减,续航、智能化、驾驶感受、性价比更加优秀的车型正在逐步投放市场,五菱宏光MINI?EV最高月销超3万辆,比亚迪汉月销超1万辆。
五菱宏光MINI?EV
国产特斯拉Model?3随着零部件供应逐步稳定,产能提升,月销也突破2万辆,销量已经有能力与一众燃油车抗衡。
实际上,传统车企与特斯拉爆款车型的诞生,也在一个侧面说明,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前文所说,造车新势力的目标已经转变为把车卖给更多人,靠单车型或固定价格段难以实现,还是需要在不同价位打造更多差异化产品,才能实现销量上升。如果造车新势力没有更多车型的推出,最终发展之路会被其他车企一点点堵死。
从1月~11月的销量数据中也能发现,传统车企掌握着销量上升的“秘笈”。
上汽通用五菱以其他品牌“不敢触碰”的价格段促进销量快速上涨,比亚迪汉直接进入最受欢迎的20万~30万家轿市场,与合资品牌燃油车、特斯拉以及造车新势力一较高下。
通过价格优势、品牌优势以及多样的车型优势打入市场,正是传统车企销量上升的“秘笈”。在造车新势力们仅有几款车型的阶段,传统车企的车辆发布似乎就是在“下饺子”。新势力们再不快速崛起,就来不及了。
一些自主品牌在纯电市场获得的成功也吸引更多品牌涌入,长安与华为结盟,让未来智能汽车更加优秀;上汽与阿里成立智己汽车将在明年发布首款车型。越来越多的传统厂商希望尽快入局,甚至不少厂商立志成为纯电市场的“搅局者”。
已经能够预见,明年的纯电市场将有更多品牌可供消费者选择,且进入纯电市场的新玩家各个都是老手,手握秘笈的车企能否让2021年的纯电市场掀起波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纯电行业将加速发展
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纯电汽车市场可谓非常精彩,有五菱宏光MINI?EV用5个月时间超越特斯拉的新奇事,还有造车新势力销量突飞猛进,从月销数百辆提升至如今月销4000辆以上。这些精彩的故事仿佛在提示汽车市场,电动汽车真的就是未来。
对于整个纯电行业来说,玩家不断增多,集中度下降,会加速整个行业洗牌,最终保留优质企业,淘汰落后车企,加速整个行业进步与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去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如何,哪些车卖的好?
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据调研机构恒州诚思(YH)研究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约3788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370亿元,未来六年CAGR为16.8%。
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厂商有TOYOTA、Tesla、BYD等,全球前三大厂商共占有大约75%的市场份额。
目前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之后是美国和中国市场,共占有超过20%的份额。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
(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8-2022年,预测数据2023至2029年。
(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
(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包括国际企业及中国本土企业。
(4)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5)全球新能源汽车核心生产地区及其产量、产能。
(6)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及下游分析。
头部企业包括:
TOYOTA
Nissan
Tesla
Mitsubishi
GM
Ford
BMW
Renault
Volvo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Honda
FIAT
BYD
Chery
ZOTYE
Yutong
BAIC
King-long
Zhong Tong
Geely
SAIC
JAC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HEV
PHEV
EV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商用车辆
客运车辆
本文重点关注如下国家或地区:
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欧洲市场(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
亚太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
南美市场(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
本文正文共11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按销量和按收入计)、行业发展机遇、挑战、趋势及政策
第2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地分布等。
第3章: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第4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能、产量及主要生产地区规模
第5章: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销售额
第9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第10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新能源汽车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11章:报告结论
随着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汽车市场进入了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的过程,受此影响,国内电动车的产销量在下半年大幅下降。那么去年哪些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名列前茅,又有哪些车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呢?基于交强险数据,在这里为大家一一分析。
去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918593台,其中纯电动汽车总销量714333台,插电混动汽车总销量204260台。相比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下降1.2%,插电混动汽车销量下降8%,而纯电动汽车销量上涨0.9%。由此可见,在政府补贴减少、纯电动汽车售价上调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放缓。
从上图可以看出,比亚迪在2019年新能源车企销量榜单中排名第一,全年销量共182944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的20%,北汽位列第二,销量84634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9%,吉利位列第三,销量65236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7%。而卫冕的比亚迪又有哪些爆款新能源车型受到消费者青睐呢,销量又如何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揭晓。
从上图可以看出,去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为比亚迪e5, 销量达57884台,比亚迪元EV和比亚迪唐DM位列第二、第三名,销量分别为39009台和22002台,比亚迪秦Pro插混和比亚迪秦Pro EV位于第四、第五名,销量分别为11134台和8713台。比亚迪E2、比亚迪宋DM 和比亚迪宋Pro DM势均力敌,销量分别为7142台、6836台和5981台,另外比亚迪唐EV600和比亚迪E1销量相差不大,分别为3360台和3311台,位列第九和第十名。
小结
由此可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9年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占整个新能源市场份额20%,日前比亚迪公告称,西安市高新区10亿元新能源车推广财政补贴已经到账。这是比亚迪2020年收到的第二笔财政补贴,年内已累计收到财政补贴23.4亿元。这一轮新能源补贴助力,比亚迪会不会迎来新一轮的销量爆发?让我们拭目以待。
希望此文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