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汽车产业迎接世界汽车新趋势的对策是什么?_武汉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抗疫重灾区的湖北汽车工业版图,饱受打击的中国汽车第四极
2.大洋彼岸的美国"武汉"——芝加哥的汽车行业现在如何?
3.二十多家车企停产,东风本田最受伤!疫情下的湖北车企
2020年,本被东风视作下一个发展阶段关键的开局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东风汽车面临巨大的挑战。
文丨杜巧梅?左茂轩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让武汉按下暂停键。也让这座被称为“中国车都”的城市,暂时告别了往日的喧嚣。
2月10日,按照要求,除湖北省外,全国多省市区已经如期开工,特斯拉、小鹏等车企也迎来春节期后的首个工作日。
在此之前,一些非工厂制造岗位已经陆续开始了“在家办公”,并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各项举措降低疫情带来的经营影响。
但大本营位于湖北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复工时间依然无法确定,这也使东风旗下各品牌在2020年开年之初就处于被动局面。
2月7日,智库君在武汉经济开发区看到,东风大道、神龙大道两旁的整车厂、零部件厂,已经没有昔日的人来人往,空空荡荡的马路上鲜有行人。
沿着东风大道往市内进入龙阳大道,道路的两旁聚集着不同品牌的4S店。在武汉,除了超市、药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迫于生计而开张的小饭馆、小商铺之外,都在相关政策的要求下暂时关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武汉的汽车经销商们。
汽车工业是武汉的支柱型产业,以武汉沌口为中心,沌阳大道两侧为核心,组成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球汽车工厂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而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打造的“中国车都”,是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聚集了东风汽车及下属的东风乘用车、东风新能源、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风神、神龙等整车企业,整车产销规模达200万辆,平均每天就有5千多辆汽车在武汉下线。2018年,武汉市累计生产乘用车整车170万辆,汽车产业总产值达3200亿元。
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以沌口为核心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贡献了武汉市四分之一的GDP,而汽车产业贡献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80%的GDP,也就是说,汽车产业贡献了武汉市GDP的20%以上,成为武汉市GDP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
同时,东风旗下16万员工中超半数在武汉工作,算上上千家相关零部件企业,其背后是数十万就业机会和巨额的财政税收。
而疫情爆发势必会对这些公司的运行及员工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2019年,是东风公司成立50周年。2020年,本被东风视作下一个发展阶段关键的开局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东风汽车面临巨大的挑战。
风暴中心的东风汽车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企业之一,东风集团一直占据着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汽车产业举足轻重的份额。
2003年,东风公司总部迁址武汉,也使武汉成为东风系车企的大本营并驶入汽车产业快车道。
汽车整车厂接踵建成投产,武汉汽车产能翻番。2012年以前,武汉汽车年产能为80万辆;仅2019年上半年,武汉5大乘用车整车企业就累计生产汽车76.23万辆,完成工业总产值940.65亿元。
1月7日,东风汽车在襄阳召开2020年工作会。会上,东风高层强调了2020年是东风汽车至关重要的一年:2020年是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焕新起步之年,是东风汽车服务领先的决胜之年,也是“163倍增”实施的关键之年。
其中,“1”代表东风汽车股份将达成轻型商用车行业质量第一;“6”代表将围绕市场战略从6个方向进行突破发展;“3”代表到2023年将达成年销量30万辆的挑战目标。
此外,东风汽车公布了2020年经营和销量目标——“确保‘两个400亿’”,即“确保公司利润总额在400亿元以上,经营现金流不低于400亿元”;销售汽车375万辆。
然而,以东风汽车为核心,搭建起来的武汉汽车行业供应链体系,在新春之际,便迎来了最为黑暗的时刻。
1月23日,自武汉封城开始,湖北省多地取封闭交通、减少人员流动的办法,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这对劳动密集型的汽车制造业来说,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此外,延期复工也是东风系面临的另一重困难。根据官方表述,湖北省已经宣布各类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3日24时。
目前,东风汽车旗下多家品牌复工时间还未确定。
首当其冲的是3座工厂全部位于武汉、总产能60万辆的东风本田。2月7日,本田汽车曾表示武汉工厂将按原暂停运营至2月13日;但是随着新型冠状确诊病例的不断攀升,本田汽车再次宣布延期,预计最快要在2月下旬复工。
东风日产产能25万辆的襄阳基地,推迟到了2月14日复工,复工节奏面临着与东风本田相同的问题。此外,神龙与东风雷诺的延期复工,无疑将让原本就飘摇的法系车面临更大的挑战。
当然,东风自主品牌风神面临的情况也不乐观。“东风风神受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首先宏观经济对汽车市场有影响;第二,2、3月工作已经部署好了,现在需要全部打乱,工厂复工按14号,但完成度还有风险,员工返汉涉及到多个省市的管理政策,生产涉及到大量供应商及二级供应商,不太可控。第三,湖北是我们的大本营,是销量的最大来源,肯定存在损失。”东风风神有关人士在接受智库君访时表示。
然而,比延迟复工更大的挑战来自销售端的“灭风行动”。2月9日,有消息显示,东北、华北等地少数汽车制造商将矛头对准东风旗下东风股份公司,借湖北省延迟复工之机抢占东风轻型车客户及市场份额,以此作为2020年销量增量。
“东风的大本营在湖北,目前属于疫情灾区,对车辆的配套、生产、运营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恢复,这给予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请各位牢牢把握这次机会,打一场漂亮的‘灭风行动’战役。”某企业在通知中直言。
在多位汽车业内人士看来,商业竞争无可厚非,然而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战“疫”的当下,个别企业的做法有违商业,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2020年春节,注定让我们刻骨铭心,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而且随着延迟开工,也给全国汽车制造业带来严重打击。尤其对事业发展布局于湖北武汉、襄阳、十堰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身在疫情风暴核心,面临着经营压力最大、要解决问题最多的不利局面。”?2月10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开信中表示。
打响“保卫战”
东风汽车面临的困难,也是整个湖北省甚至中国汽车行业普遍面临的困难。“尽管今天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复工,但对于整车厂来说,全面复工依然存在问题。”2月10日,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表示,工厂全面复工依然面临交通受阻、外地员工无法返岗,物资运输受阻、防护物资不足、无法控制疫情传播的风险。因此,企业全面复工还需等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
而全面抗击疫情,事关各行各业。面对这场疫情的阻击战,各行各业纷纷驰援武汉。对于身处风暴中心的东风汽车而言,抗疫是关乎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甚至是头等大事。为此,取了一系列举措支持抗击疫情的工作,帮助旗下受到影响的员工,并通过扶持手段希望和经销商伙伴们继续一起前进,打响家园保卫战。
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23日至今,东风汽车及旗下多家公司已累计向湖北捐赠款物共计6118万元。此外,东风出行组建了由1000台车(包括网约车700台、出租车300台)组成的社区车队,根据指挥部要求,为定向社区提供免费服务。
疫情的蔓延也给众多经销商网点带来了一定的运营压力。2月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经销商普遍认为2月份销量同比下滑50%以上,环比下滑幅度更多。
面对疫情给消费端带来的影响,东风系旗下不少品牌开始推出相应的经销商关怀政策,同时完善线上购车服务政策,以吸引消费者。
其中,总部位于武汉地区的东风标致及东风雪铁龙及时调整目标政策、主动下调销量目标,以帮助经销商度过难关;
东风英菲尼迪调整了销售目标与政策,为经销商提供库存贴息支持,并根据疫情影响程度,推出减免经销商批售金融利息、延缓支付期限等举措,协助经销商给予一线销售顾问补助。
生产重心位于花都和十堰的东风日产是东风系受到疫情的影响相对少于神龙等兄弟公司。今年1月,在春节期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月销量为92,158辆,其中第七代天籁销量为8,821辆,同比大涨44%;轩逸系列销量39,926辆,近4万辆的销量已超过去年平均月销量水平;蓝鸟、劲客等产品1月也获同比增长。
为进一步保障疫情期间经销商健康运营,东风日产出台了“减负释压”“政策松绑”“供给保障”“平台赋能”十六字方针,全面支持经销商工作。
东风风神则对2月份商务政策进行最大限度松绑,通过降低奖励所需条件、加大二网租金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减轻经销商压力。
“目前东风风神经销商库存还好,库存系数不超过1.3。”上述东风风神相关人士表示,未来销量还是要看复工时间。
“对于车企而言,有没有库存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快速调整产能,这才是企业硬实力,这时候考验的是企业保障供应链以及物流畅通的能力。”
东风日产有关人士对智库君表示,武汉作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对物流影响巨大,零部件供应断裂,整个汽车产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10号复工之后,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明显。”上述人士指出,在产业全球化趋势日渐显著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优化并规避风险,或许是未来车企在设计供应链时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么,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的东风汽车乃至中国汽车产业应如何完成自救?
“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在秩序恢复后,可以通过加班加点和调整生产节奏可以把损失的产量补回来的。车企生产恢复是最快的,供应商恢复的节奏要慢几拍,因为产业链条太长,每个环节都存在不可控的短板,影响到全线的效率。”?
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车企和经销商一方面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更要有必胜的信心,尽管中国汽车市场会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毕竟市场规模依然很大,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东风而言,短期来看,尽快战胜疫情,保障湖北地区员工健康安全依然是首要任务。”
2月10日,一位汽车业内专家对智库君表示,“面向长期发展,东风销售目标和需要重新制定,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战略规划,包括长周期的、短周期的规划,通过规划调整,改变战略、战术方针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抗疫重灾区的湖北汽车工业版图,饱受打击的中国汽车第四极
从1月23日到4月8日,在无数逆行者的拥护与付出之下,历经76天的"封城"后,四通八达的武汉重新敞开了作为"九省通衢"的大门。打开社交网站,有人在欢呼,称"摧伤虽多意越厉,直与天地争春回!"也有人在提醒,"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
确实,虽然武汉迎来了解封,我们可以欣慰,但绝不能放松。随着境外输入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防控常态化成为未来的趋势。随着疫情的大爆发,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汽车行业便是最为代表的例子,由于各大车企的停工停产,让本就处于寒冬的汽车市场更是雪上加霜。今天,我们就借着武汉的解禁,来聊聊当前汽车市场的现状。
全球大爆发,汽车市场迎来了黑暗时刻
武汉的解封,对于国内这场抗疫战争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不过,对于全球来说,这场"抗疫之战"才刚刚开始,截至当前,全球已经突破140万例,胜利的曙光遥遥无期。
随着疫情的全球大爆发,汽车行业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黑暗时刻。目前全球超150座汽车工厂按下"暂停键",包括欧、美、日、韩等整车制造业集中地,停工停产给全球汽车产业造成巨大损失。
我们可以来做一道数学题,根据大众、宝马、戴姆勒等三大德国车企2019年销售额及利息计算,德国车企每停业一天就要损失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7亿元)。密歇根州安娜堡汽车研究中心预计,消费者每7天不购买新车,美国就将损失约9.4万个工作岗位和73亿美元整体收入。
车企大幅停产,让本就处于寒冬的汽车市场更加不堪一击。根据IHS?Markit估算,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较去年下降逾12%即7,880万辆,该降幅也将大于10年前大衰退期间的8%,其中美国汽车销量将为1440万辆,同比至少下降15.3%,欧洲汽车销售额将同比下降近14%,中国汽车销售额将同比下降10%。
毫无疑问,对于今年的汽车市场来说,在肺炎的冲击下,全球汽车市场迎来了最黑暗之时。在全球疫情大爆发的当下,我国汽车市场同样面临着很多问题。这几年,对于我们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全球化是大家最经常提及的一个词,各大车企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均大力发展海外市场,可谓是好不热闹。
拿2月销量来说,根据乘联会公布的2月销量数据来看,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5.2万辆,同比下滑了78.5%,环比下滑85.3%,属于异常表现,但是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却成为亮点。?比如奇瑞汽车2月海外销量同比增长39.9%;上汽乘用车旗下的名爵在1、2月累计销售同比增幅高达150%等,都是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随着肺炎的冲击,全球各国将抗击疫情视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中国车企海外市场的发展自然会受到波及,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当疫情结束各大跨国汽车缓过来之后,为了弥补之前的损失,各大车企无疑会给出大幅的优惠,推出更多的车型来抢占市场。反观我们中国汽车出海路本就颇为艰难,好不容易打出一点名堂,随着各大车企疫情之后的调整,很可能对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带来毁灭性打击。
国内市场逐步回暖,前路并不明朗
相比于全球车市的大停工,中国已经按下了恢复键,武汉的解封,更是成为了中国抗疫阶段性胜利的标志。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车企目前整体开工率已达%。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3月30日曾表示,员工复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总体达产率已经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
随着各地的复工复产,中国汽车市场也迎来了回暖。虽然当前我们并没有看到3月销量,但环比大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拿处于"疫中"的东风本田来说,其在3月就接到了2.58万台汽车订单,已交付的数量近1.8万台,由此可见汽车消费市场正在逐渐回暖。
确实,对于国人来说,本次疫情让不少人体会到"无车之痛",疫情过后会加速这一批用户从无车到有车的进程,入门级别的产品将比以往更受欢迎。俗话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此次疫情给全球包括中国市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将为中国一线自主品牌带来更多的增量机会。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首先纵观我国一线自主品牌,在产品系列涵盖的价格,可能成为经济型车辆的首要品牌;另一方面,这些品牌的资金实力雄厚,能灵活出台工厂刺激政策,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虽然短期来看,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复苏,但今年汽车厂家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首先,疫情全球大爆发,国内汽车厂家有可能面临再一次停产的危机。还记得曾经访过的一位主机厂内部人士,他表示:当前没有哪个国内主机厂,能逃脱得了海外疫情反向传导。合资品牌都是引进车型,做得好的合资车国产化率也只达到80%多,另外百分之十几的零部件都需要进口,后续不受海外疫情影响不太可能。即便自主品牌,也做不到所有零部件都自国内。"
可以说,虽然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销量也有所回暖,但全球疫情的大爆发,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不过好在的大力支持,让汽车市场能够加快复苏的脚步。截至目前,各地已经密集出台措施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比如佛山、广州、珠海、长沙等10余个城市出台了购车补贴、放宽汽车限购等措施。
除了地方之外,近日召开的院常务会议针对"新能源汽车""二手车""淘汰旧标准货车"出台了三项措施。业内人士表示,密集出台的新政策,将为当前不振的汽车消费市场注入强心剂。
总的来说,随着武汉的"解封",中国抗疫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但对于汽车厂家来说还前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期待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车市能够早日止跌回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洋彼岸的美国"武汉"——芝加哥的汽车行业现在如何?
“按正常习惯,我们都是正月初七上班,今年推迟了两次,真和网络上说的那样,睡一觉起床上班就会推迟。”前两天在和一位某车企工作的朋友聊天时,他这么说道。
各行业都受到了新型冠状疫情的影响,汽车产业亦是如此。基本上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大部分汽车制造厂商和经销商集团都宣布了延期开工。而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湖北省,不仅有着众多汽车制造商,更聚集了一批顶级供应商在内的零部件企业,如今这种复工延迟的状态,让本已处在“寒冬”的汽车产业再次雪上加霜。
厂商的压力
湖北省是仅次于广东省、吉林省、上海市之后的第四大汽车生产省级区域。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湖北省生产224.75万辆汽车,在全国汽车总产量中占比接近10%。据不完全统计,单武汉市就有超过9家乘用车汽车制造厂。
武汉:东风英菲尼迪?、东风汽车、东风日产、神龙汽车、东风本田(3家工厂)、东风雷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吉利路特斯(建设中)、吉利武汉分公司(建设中)
襄阳:神龙汽车襄阳工厂、东风日产襄阳工厂
十堰:东风商用车?东风小康
宜昌:广汽传祺宜昌工厂
目前,基本上在湖北省的汽车制造商都发布了延迟开工的公告。2月1日,神龙汽车方面宣布,公司正式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3日24时。2月2日,东风商用车发布紧急通告称,原定2月3日(十堰地区)、2月4日(武汉地区)上班时间延期。除了武汉本土的车企,还有在武汉建有工厂的车企也延迟复工,上汽通用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面临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车企的固定资产比重都很大,一旦生产、销售停下来,车企承担的固定成本就会很大。首先面临的就是工人的工资发放,根据网上的注册信息显示,湖北超过万人的工厂不在少数,如果长时间负重,这一大批工人的工资会是个问题。
其次就是产能,东风本田的三个生产工厂都在武汉,年产能约为63.2万辆,约有1.25万名员工,生产思域、CR-V、INSPIRE、艾力绅等车型。三个工厂都停工,对生产、销售肯定产生较大影响。而在2019年本就不如意的神龙公司,无疑更多了一层压力。其总部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武汉,建有武汉工厂(含三个完整的乘用车制造单元);在襄阳,建有襄阳工厂。
迎战?减压
单湖北一个省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就如此之大,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第二季度的车市,多数车企上半年的新品投放则很可能会被延后。而中国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也已经成了全球零部件体系的重要一环,此次短期停工则很可能会影响到全球市场的零部件供应。
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现代汽车集团,周二宣布本周将全面停产,因新型冠状疫情造成中国造零部件供应中断。
就目前来看,汽车行业想要恢复正常稳定的状态,还得要“熬”一段时间。疫情结束以后,相应的推动增长的政策势必会加大力度。而在国内市场有着重要地位的汽车产业,一定是优先的受益者之一。
当下也已经有厂商,在为自己的经销商减轻压力。沃尔沃已经宣布,面对疫情为减轻经销商压力,决定2月不设销售目标,并直接为经销商员工发放人员补贴,预计总额超千万人民币。另外在疫情期间,也有部分经销商都取了线上办公的状态,方面刚需用户在特殊时期购车。
目前额外停产的天数,大多都在15天以内,这并不会过多影响中国汽车已经形成的格局,而在产量方面厂商们完全有能力补贴回来。疫情结束以后,势必会有政策推动,当购买力逐渐恢复,中国车市回归正轨只是时间问题。
全国人民都在用不同方式支援武汉支援湖北,而作为身处疫区,且受影响最大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也在尽着自己的力。1月27日,携旗下企业宣布追加2600万元捐款。这是继1月23日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之后的第二次捐款。家在长春的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也没有离开武汉,亲自坐镇指挥。
说疫情并不可怕,全国人民包括受影响最大的车企,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支援。疫情只会拖慢车市的节奏,并不会改变发展道路。致敬那些顶着压力,还在为抗疫大战中做出贡献的各家车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十多家车企停产,东风本田最受伤!疫情下的湖北车企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个可以说和武汉非常类似的城市——芝加哥。
芝加哥位于整个美国和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恰好坐拥五大湖地区且坐拥整个美国核心交通中转地区。汽车制造业发达,出名的就是福特芝加哥制造工厂。而且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是重要的汽车零配件制造地,仅次于底特律。
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九省通衢。同样汽车制造业发达,出名的就是上汽通用武汉制造工厂。而且武汉所在的湖北更是包括东风系在内的整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大省,仅次于东北。
芝加哥和武汉太像了。
那么,既然本次疫情导致武汉汽车工业遭受重创,大洋彼岸的美国"武汉"——芝加哥,现在怎么样了呢?
芝加哥车展如期举办,多款大概率入华新车亮相
尽管规模和各家车企的重视程度上不及底特律的北美国际车展,然而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芝加哥车展,在2020年2月如期举行并且吸引了不少目光。
在本次芝加哥车展上,由于是定位非常贴近美国本土,所以你会看到不少对于国人来说并不常见的车。比如各类超大超宽霸气的SUV、克莱斯勒当家的大捷龙、各种肌肉感满满的皮卡和特装车辆……
但是这一次芝加哥车展,也算是美国国内的大型车展了,差不多和咱们国内成都车展差不多的水平。因此有几台将来可能入华:
现代第十代索纳塔混动版:
其实第十代索纳塔在海外已经亮相了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已经是确认了国产版本即将在2020年上市。然而本次展示的是在天窗上内置了太阳能电池的混动版,而且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1100公里。
汉兰达运动版:
其实汉兰达在国内的设计元素往往和美版的不那么完全一样,而这台美版汉兰达XSE(也就是运动版)展示出来动感元素其实已经非常符合国人审美了。只不过至今国内版汉兰达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运动版,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引入国内。
大众途昂改款:
国内的大众途昂teramont在美国叫做atlas,而这一次也在芝加哥车展上推出了改款。整体而言设计语言更加偏运动感了一些,而且也更加精致。不知道一旦引入国内,届时上汽大众会怎么修改这个外观。
新款探界者:
其实探界者这一次还是算作中期改款,不过外观大变倒是令人过目不忘。分体式的大灯对于通用系来说并不意外,家族式的D柱元素被保留了下来。令人难受的在于,美版的探界者是1.5T和2.0T四缸发动机,但是国内会是1.3T三缸发动机和2.0T四缸机。
福特加速汽车产业升级,但芝加哥目前不欢迎新科技
作为整个芝加哥地区的汽车工业代表,福特在芝加哥的汽车制造工厂是标杆性的。
在2019年7月,福特历时半年投资了10个亿美元为芝加哥工厂完成了升级改造。其中将近4000万美元用于升级员工的工作环境,包括自助餐厅改造、员工休息区以及安全设施的升级。另外,在本次工厂升级之后,福特芝加哥工厂能够容纳大约5800个工作岗位。
没错,将近2.8亿人民币用来"服务"员工,这在国内怕是不敢想,万恶的资本主义哟……
但是即便如此,众所周知的是,福特的汽车工人依旧参加了去年的大罢工。即便现在平息了,然而实际上福特也是花了大手笔解决的问题。
不仅如此,根据福特汽车的规划,2020年款福特探险者、Police?Interceptor?Utility?和全新一代的林肯飞行家Aviator等重要车型都将来自于福特芝加哥工厂。另外,福特在2020年开始全力发展的新能源车型诸如Mach-E等等,也将会从这里诞生。
可以这么说,福特为芝加哥的汽车产业升级已经倾尽全力。
然而芝加哥现在并不太欢迎汽车行业的新"升级"。
新闻1:为了吸引新客户,隶属于戴姆勒北美分公司的汽车共享平台Car2Go管理层决定从2019年4月起停止对其所有用户进行人工背景核查。然而善意的此举却招来了副作用——大约75辆共享汽车在Car2Go公司芝加哥的办公地点被恶意租(盗)走了。此次导致Car2Go管理层一度暂停芝加哥区域业务,后续甚至直接退出北美地区业务。
新闻2:芝加哥市洛丽·莱特福特在2019年10提议每年增加4000万美元的税收来限制网约车运营商,而乘客约一辆网约车的费用将比之前高出多达2.28美元。虽然此举招致共享汽车公司的强烈反对并且并未实际落成,但是部分消费者表示实际花费确实有部分增加。至少在芝加哥城区往返使用网约车的花费相对以往,已经增长了大约1.58美元左右。
新闻3:芝加哥市议员Ed?Burke和?Anthony?Beale?在2019年12月提出一项法案,?希望能在芝加哥市区范围内禁止无人驾驶汽车,如果有人违反该法规将被罚款500美元。其表示:"我们不希望将芝加哥街道作为实验场地,这无疑将会增加风险,特别是对行人。没有技术是百分之百安全的"。
芝加哥,你是认真的吗?
说实话,尽管需要保证一定程度上的公共安全,而且考虑到美国的实际情况,公共交通部分承载的利益也确实被分割。但是用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约束甚至阻碍汽车行业的新科技和新项目的发展,却也算是谜之操作了。
相对应的,在中国国内,倒是在2019年9月在武汉发出了中国第一批商用无人驾驶牌照。
所以很遗憾的是,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现在对于汽车工业发展的支持度还不及中国的速度和力度。
芝加哥,你要加把劲了。
"东方芝加哥"和"美国武汉"站在一起,武汉加油
就在几天前,芝加哥还举办了2020年的NBA全明星赛。在赛场上,还打出了为武汉加油打气的"众志成城,武汉加油"的宣传口号。
其实不只是我们管芝加哥叫"美国武汉",实际上我们也叫武汉为"东方芝加哥"。
如今,武汉的汽车行业发展近乎停滞,而整个汽车行业也被疫情所影响。不过我们相信武汉相信湖北,作为中国第二大汽车产业基底,能够尽快"康复起来"。
届时,"东方芝加哥"恢复往日风,"美国武汉"也可以一起交流汽车行业发展心得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东西
文?|?James
这个春节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抵抗疫情。人们纷纷捐款捐物,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虽然全城封闭,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汇聚在这里,让我们感到这个冬天并没有那么冷。
武汉是“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重镇。东风汽车总部、东风多家合资工厂、上汽通用工厂都建在武汉市。此外,汽车制造行业供应商博世、伟巴斯特在武汉都有零部件工厂,为世界各地提供转向系统等车用零部件。
此次疫情集中爆发于春节期期间,目前也对春节后企业复工造成了影响。目前,位于武汉市的汽车制造行业工厂全部停工,预计最早也要2月14日才能复工。疫情的持续肆虐,武汉的汽车制造业不得不暂时停下来。这次至少三周的停工,对武汉的汽车制造业,甚至对全国的汽车制造业都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一、湖北汽车企业超千家?乘用车年产超200万辆
湖北省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同时,湖北省也是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中心之一。受疫情影响,目前全省汽车制造行业基本全部停产。据湖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湖北省汽车制造业企业共有1490家,当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289.38亿元,占全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值的17%。目前,湖北全省汽车制造业从业人数达42万人。据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湖北省乘用车产量达到224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约10%。
此次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是湖北全省汽车制造业的中心。武汉作为全国六大乘用车基地之一,汇集了中、法、美、日四大车系。据武汉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统计,2018年武汉汽车产量为170万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连续第9年成为武汉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
据了解,有多家车企和汽车产业供应商在湖北省都设有制造工厂。目前,湖北省内共有整车厂商20家,其中武汉市12家,占到全省一半以上。此外,十堰、襄阳也是湖北重要的汽车产地。
▲位于武汉的东风集团总部
东风集团总部就位于武汉市,其中一家乘用车工厂建在武汉市,其他乘用车和商用车工厂大多也在湖北省内。另外,东风集团的合资公司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雷诺、东风本田的整车工厂都设在武汉市。此外,上汽通用、江淮汽车、比亚迪、金龙客车都在武汉设有工厂。
在湖北其他地区,襄阳市建有东风集团的乘用车、商用车工厂,东风合资公司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日产整车工厂也建在襄阳市。
在湖北十堰,东风集团、大运汽车、三环汽车等车企建有工厂;此外,在随州、黄冈、大治、宜昌也有一些企业的汽车工厂。
二、武汉车企数量占湖北一半?东风本田最受伤
目前,在湖北武汉的车企中,东风集团及其合资公司的规模最大,产能最高。
1.东风乘用车公司
东风汽车集团乘用车公司在武汉的工厂主要生产东风风神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还生产东风系列发动机。其中,东风风神车型有AX3、AX4、AX5、AX7、A9以及E70纯电动车。整个工厂设计产能可以达到每年21.5万辆,2018年这家工厂共生产整车8.5万辆。
2.神龙汽车公司
东风与PSA集团建立的神龙汽车公司就是是另一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车企。目前,神龙汽车在武汉共有三个工厂,第一工厂的产能为每年30万辆,第二工厂和第三工厂为每年15万辆,总产能为60万辆。
不过,由于近两年车市遇冷,神龙汽车武汉第三工厂目前已经停产。2018年,神龙汽车位于武汉的第一、第二工厂的年产量达到17.7万辆。
▲位于武汉的神龙汽车总部
目前,神龙汽车的武汉工厂主要生产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和东风风神三个品牌的18款车型。其中,东风标致有5008、4008、3008、2008、408、308S、308、301共8款车型;东风雪铁龙有C3-XR、C4世嘉、C6、C5、C4L、爱丽舍、天逸C5?AIRCROSS、云逸C4?AIRCROSS共8款车型;东风风神有L60和A9共2款车型。
3.东风本田工厂
东风集团与本田的合资车企东风本田总部设在武汉市,同时旗下三家整车工厂也全部位于武汉。2018年,东风本田位于武汉的工厂整车年产量达74万辆。
▲东风本田武汉第二工厂生产线
东风本田第一、第二工厂承担东风本田的大部分产能,第一工厂主要生产CR-V、思铂睿、艾力绅车型,年产量为24万辆;第二工厂主要生产XR-V、思域、哥瑞、竞瑞车型,年产量也为24万辆;第三工厂一期于2019年4月正式投产,目前年产量为12万辆,二期预计将于今年正式投产,届时将扩大新能源车的产能。
4.东风雷诺工厂
东风集团与雷诺的合资车企东风雷诺工厂也位于武汉,目前工厂共有员工大约2000人,发动机产能15万台/年,整车产能15万辆/年。
这家工厂主要生产东风雷诺科雷缤、科雷傲和科雷嘉三款车型。2018年,东风雷诺武汉工厂的整车产量为4.8万辆。
5.上汽通用工厂
除东风集团外,上汽通用汽车在武汉也设有分公司,公司员工大约6000人。目前,一期、二期工厂合计年产能约48万辆,发动机年产量可达45万台,约占上汽通用总产量的23%。
上汽通用在这个工厂中生产雪佛兰和别克两个品牌的车型。其中,雪佛兰车型有科沃兹、探界者、科鲁泽,还于今年开始生产畅巡电动车;别克车型有英朗、阅朗、GL6、微蓝电动车。
▲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油漆车间
6.其他位于武汉的车企
江淮汽车、比亚迪汽车和金龙客车也分别在武汉设有工厂。
江淮汽车在武汉主要生产新能源车,年产量可以达到2万辆。
比亚迪在武汉主要生产新能源商用车,也包括新能源客车,年产可达8000辆。
此外,金龙客车在武汉生产纯电动客车,年产可达1万辆。
7.对车企的后续影响
疫情蔓延之下,对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的车企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每日损失工厂维持费用,同时也会让车辆交付周期拉长,最终影响到自己的销量和营收情况。
从产销规模来看,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当属东风本田。
本田在中国是热销品牌,2019年在中国销量超过155万辆,增幅超过8%。总部和工厂都位于武汉的东风本田,其2019年累计交付78.8万辆汽车,超过广汽本田的76.5万辆,同比增长达13.2%。
也就是说,如果疫情不结束,东风本田的全部产能,本田在中国超过一半的产能都处于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由于工厂不开工,也会让其新车交付时间延长,进而影响到终端销量。
三、疫情蔓延让整车厂损失惨重?新车上市或将推迟
疫情蔓延,会对武汉以及整个湖北的车企产生多方影响。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每日损失工厂维持费用。
日前,据报道北京奔驰向天津发函申请让19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提前复工,以保证北京奔驰的工厂能够正常运转。
北京奔驰在函件中表示,如果不能正常复工,北京奔驰每日损失高达4亿元人民币。
其他整车厂的运维成本可能不及奔驰这种豪华品牌那么高,但也至少说明整车厂停工损失之惨重。
其次,由于武汉和湖北地区的复工时间最晚,因此会影响其在汽车市场上的交付时间。
目前国内车市竞争颇为激烈,如果交付时间拉长,消费者恐将转向兄弟品牌(例如从东风本田转向广州本田),甚至其他品牌,影响企业复工后的销量情况,最终影响到营收,加剧亏损。
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预测,第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量将会大幅下降,今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量将下降2%。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大约是2500万辆,根据标准普尔的预测,今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量将会下降50万辆。
此外,由于车企研发人员也处于停工状态,各大车企的新车上市也将受到影响。
一位在武汉东风集团工作工程师告诉车东西,停工后,公司正在进行的新车项目试验需要延期。同时由于零部件生产制造也会滞后,因此即使复工后,也不能马上开展相应研发。
“就是说停工一周,造成项目落后的进度实际上是会大于一周。”这名工程师这样向车东西说道。
▲CR-V混动版
本田汽车在今年初宣布,将引入SPORT?HYBIRD?e+插电混动动力系统,应用于本田CR-V,加速本田电动化布局,此外还将引入思域的两厢版本。这两款即将发布的新车都在武汉工厂生产。
受此次疫情影响,本田的新车或许也会有所推迟。此外,正在进行的本田第三工厂二期项目建设可能也将受到影响。
神龙汽车在今年5月投产标致4008和雪铁龙天逸PHEV两款车型,虽然在成都工厂生产,但生产前大量供应商的突然停工或许也会对新车上市造成影响。
目前车市竞争激烈,推出新车是增加车企竞争力的关键,如果新车上市受到影响,也将让老款车型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甚至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
最后,对车企的员工来说,疫情也意味着收入与待遇的下滑。
上述工程师告诉车东西,疫情结束后,其绩效工资大概率将下滑甚至取消,影响收入。与此同时,为了追赶研发进度,其所在的研发中心也是大概率将增加加班时间。
四、上千家零部件企业受影响?已致海外车企停工
武汉除了有大量的整车工厂,还有大量配套零部件供应商。据统计,2018年,在武汉市共有11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约占全国6%。在1100家零部件企业中,世界500强有16家。2018年,武汉市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目前,全球大型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伟巴斯特、法雷奥在武汉都设有工厂或研发中心。
1.博世
目前,博世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工厂共有23个,主要制造电动车的电机、变速箱和电力设备,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在武汉的两家工厂主要制造汽车转向系统和热力技术部件。此外,博世在芜湖、南京、常州、无锡、太仓等城市也有制造工厂。
▲博世位于上海的总部
2019年,博世在亚太地区的销售总额达到225亿欧元,其中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00亿欧元。
博世首席执行官Volkmar?Denner表示:“武汉的两家工厂约有800名员工。目前,还没有员工感染新型冠状。”他指出,由于停产日期正处于中国的春节期,因此对博世全球业务的影响较小。
不过,他也警告称,如果停产持续到3月,将对博世的国际业务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2.伟巴斯特
德国供应商伟巴斯特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就位于武汉市。目前,伟巴斯特在武汉的工厂主要制造电动天窗、电热系统和电动车充电站。
据了解,伟巴斯特武汉工厂在去年扩建之后,目前每年能够生产200万个汽车天窗系统、120万个电热系统和60万个充电桩。
▲2019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了伟巴斯特武汉新工厂的开业仪式
不过,伟巴斯特目前遭遇了比较严重的状况,武汉伟巴斯特工厂内有7名员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目前,伟巴斯特在德国的总部已经关闭,预计将于2月11日重新启用。
伟巴斯特首席执行官Holger?Engelmann表示,公司1000多名员工将在家中工作9天。
此前,伟巴斯特表示,受新型冠状感染的7名员工中有5名是德国人,2名是中国人,这7人都曾参加伟巴斯特总部的会议,并可能和其他员工有密切接触。
3.法雷奥
供应商法雷奥在武汉也建有研发中心。目前,中国是法雷奥最大的市场,销售额约占总量的1/4。
法雷奥在武汉的研发中心目前也出停工状态。这个研发中心主要是针对舒适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大灯、毫米波雷达、4G/5G通信车模块等技术进行研发,同时布局下一代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
据了解,2019年,法雷奥投资5500万元人民币,在原始研发中心基础之上进行扩建,并且还招募了1000余名顶级研究人员。
4.其他企业
在武汉市的1100多家零部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一半以上,8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都不超过500人。
因此,武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以民营小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在疫情不断蔓延的今天,生存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汽车产业是一个长链条的产业,如果零部件企业不能复工,车企即使复工也无法继续生产,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目前的消息来看,在武汉和湖北的零部件企业的复工时间与车企的复工时间恐有时间差,整个湖北地区的汽车工业,在复工后恐怕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运转。
与此同时,由于湖北的一些零部件企业还向海外出口零部件,因此也导致一些外国车企出现停工的情况,例如位于韩国的现代汽车、起亚汽车、雷诺三星工厂目前已经停产,位于日本的日产工厂也将于本周五停产。
结语:肺炎疫情或将使传统车企雪上加霜
新型冠状引发的肺炎疫情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目前每天新增病例已经有所下降,治愈患者也越来越多。不过,这次疫情所造成的影响已经牵动全球的神经。
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各大车企也将尽快复工恢复生产。
东风集团工程师告诉车东西,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已经取措施,保证企业部分工作开展。
1.在春节期结束后,就开始了线上办公,合作完成的工作大多通过邮件交流即可。
2.在企业复工之后,每周减少一天休息日的方式加紧生产。
3.如果公司状况不佳,还有可能取其他措施。
东风集团是武汉地区最大的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停工的影响巨大。同样,武汉还有规模较小的车企,它们的情况会更加艰难。未来,汽车制造行业可能要过一段“苦日子”了。
近年来,由于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传统车企竞争力不足的情况正在逐渐显现。加之此次疫情影响,中国汽车工业核心区域之一的武汉也将遭遇沉重打击。本就竞争力下降、利润率下降的传统车企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对于疫情重灾区湖北省的车企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