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油电混合车价格表,比亚迪汉油电混合车价格
1.比亚迪“小号汉”来袭,热效率世界第一,价格或是最大的惊喜?
2.大众粉为何民族自豪感爆棚?—比亚迪汉试驾
新能源 汽车 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出于尝鲜心态和自身用车场景的考虑,愿意去选择一台纯电或者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除了具备免摇号上绿牌、免购置税等优势外,新能源 汽车 比传统燃油车还多出了用车成本低、驾驶体验更平顺安静等优点。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特斯拉和比亚迪一直都是行业领跑地位的存在,今年7月份,比亚迪品牌以46938辆单月成绩成为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量冠军,特斯拉则以35020辆成绩获得亚军。
自特斯拉品牌被引进中国投建上海超级工厂,洋品牌的国产化,加之三番五次的降价,让很多对新能源车意向强烈的潜在用户直呼“真香”。这台特斯拉Model 3是2020年6月份购入,当时全部落地30.6万元,今年7月份特斯拉再次宣布官降1.5万元,心都在滴血,只能拿“早买早享受”来抚慰被割的伤害。
特斯拉Model 3整体外观设计科幻潮流,棱角分明的线条极具力量感,前脸的三角状LED大灯辨识度很高,尾部左右两侧隆起腰线增加了车身宽体视觉冲击力,圆润丰腴的臀部拉满整台车的气势。虽然定位中型轿车,Model 3不到4.7米的车身长度在同级竞品中表现并不出众,但是它的 时尚 流线的身形的确切中了一部分年轻消费用户的审美。
除了爆表的颜值外,特斯拉Model 3最出色的卖点就在于它的动力和操控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后置后驱的单电机模式,电机总功率可以达到202kW,峰值扭矩404N·m,纯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68km,对于日常市内或周边短途代步通勤完全绰绰有余。Model 3开起来能够给你足够的激情和畅快,动力随电门踩踏的深浅输出及时连贯,运动底盘给人一种很整偏硬的过滤反馈,无论是快速变道或是过完,方向响应可以给到你足够的信心和精准。
用车一年多时间,开惯了特斯拉Model 3,它是一台可玩性很高的电动车,能够给驾驶者带来驾驶的乐趣,但并不能很好地兼顾乘坐的舒适性。极简的内饰设计除了一块15英寸的中控屏幕可以和 科技 沾上边,其他设计、用料、细节工艺都完全没有30万级该有的水准。2875mm轴距实际后排表现一般,座椅单薄且坐垫偏短,腿部的承托性缺失。无框车门的设计视觉感受上会非常高级,实际速度上到60km/h,就可以感到较为明显的胎噪、风噪、底盘噪音夹杂而来。
作为一台运动型轿车,特斯拉Model 3座椅的支撑性表现反而一般,偏柔软的设定,这就导致在体验极限加速操控过程中,座椅对于驾乘人员整个臀部和背部支撑不足,需要不断调整坐姿保证身体的稳定。油门设定比较激进,如果驾驶者过于激烈踩踏油门或者刹车,强烈的拖拽感会让乘坐人员前俯后仰特别难受,极易导致晕车。好在特斯拉的 科技 配置智能化体验不错,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很好地协助驾驶者完成日常操作,这点还是非常满意的。
比亚迪的纯电和超级混动技术早已是闻名世界,并且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 汽车 企业,有幸参加了汉DM武汉站深度试驾活动,对于如今的国产自主品牌刮目相看。
先谈谈大家最为关注的动力部分,比亚迪DM作为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全系搭载2.0T四缸发动机,匹配6挡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后置180kW驱动电机,三元锂电池包能量达到了15.2kWh,纯电续航可以达81km,满油满电状态下可以达到800km超长续航,满足用户“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出行需求,彻底告别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这方面跟我的特斯拉Model 3相比实用性优势明显,自驾长途出行也是毫无压力。
内燃机和高电压高转速高效率驱动电机组成的双擎智能电四驱架构,其强大性能可以媲美一台V8汽油发动机,双擎合力可输出最大功率321kW,最大扭矩650N·m,破百只需要4.7S。轻点电门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动力反馈,车辆自身爆发完全取决于你右脚的力度,整台车开起来既可以平稳丝滑,也可以运动带感。厚重紧致的底盘有种德系美系的味道,但它的悬架调教和特斯拉Model 3有明显的区别,对于路面细碎过滤偏舒适性取向,过较大颠簸或者减速带反而会直接干脆,韧劲较足没有多余的跳动。
2920mm的超长轴距,汉DM后排腿部和头部空间表现不错,Nappa真皮座椅的包裹和支撑性非常到位,不以个人主观感受臆断空间大小,我们直接看组数据:汉DM后排腿部空间达到了940mm,后排高度910mm,后排坐垫长度450mm,后排横向宽度达到了1500mm,各项空间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相比特斯拉Model 3,更低的落地价格,车身级别、尺寸、空间可以得到越级的舒享。
前后轴的扭矩输出和最大功率大小接近,合理的驱动动力分配,保证了行驶和加速的平稳,尽量减少急加速或急减速下出现的拖拽,坐在后排的乘坐感受会比特斯拉Model 3稳当很多,方向盘、刹车、油门的设定都是软硬适中。
回归到外观颜值上,比亚迪汉DM继承东方设计美学,龙颜前脸配六边形中网大嘴,视觉冲击力很强,矩阵式晶钻LED大灯起到了“点睛”之笔。饱满流畅的侧身流线整台车看起来修长且四平八稳,19寸多幅花瓣轮毂抬高整台车气势,尾部敦实饱满,横贯式尾灯增加流动感。
环抱座舱采用对称式设计,从中控台到门边都采用了大量的真皮包裹,点缀饰板也都是真木、真铝选材,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5.6英寸液晶中控屏幕在豪华氛围中起到 科技 点缀,中控屏幕支持180 旋转,操作应用可玩性和便捷性更高。真皮座椅菱纹缝线和宽大靠背夹角设计包裹和支撑性很足,头部这个航空头枕设计即使长途驾驶也不会觉得疲劳。当然车无完车,比亚迪汉DM和特斯拉Model 3的大尺寸屏幕缺点是的确非常不耐脏,很容易成为指纹收集器,建议是能贴上钢化保护膜更耐脏、耐刮。
开惯了特斯拉Model 3,试驾比亚迪汉DM,终于明白美系华系差距:Model3更注重极限的驾驶乐趣,适合个人驾驶,而比亚迪汉DM在保证性能同时,还很好的兼顾了行驶品质和乘坐舒适性,无论是用料、配置都是舍得下本的,更低的价格给国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品质。比亚迪品牌除了在技术层面不断突破领先,在设计、豪华氛围营造也是更懂国人的需求。
比亚迪“小号汉”来袭,热效率世界第一,价格或是最大的惊喜?
两车对比区别为「标配&简配」汉DM综合品质完胜
内容概述:
在20/25万区间的混动轿车中,比亚迪汉DM应当是目前销量最高,而且评价同样最高的轿车选项了。这款轿车为什么能力压两田混动,在性能与油耗方面究竟有什么亮点?咱们来找一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吧。
DM3.0的优势汉DM在售款装备的仍旧是「3.0并联式插电混动系统」,这套系统个人认为是比亚迪应当保留,后期用于打造高性能车而与DMp进行区分的系统;虽然DMp本就是高性能标准,但保留“超性能”标准的平台也是很有意义的。
该系统的内燃机装备的是普通奥托循环2.0T(487ZQB),同时集成了功率为25kw的BSG发电启动一体机;双机合并用于驱动前桥,不过并不会单独驱动,实际上的DM3.0在HEV油电混合模式中已经是以增程为主,内燃机辅助驱动的运行模式,这也是本田ECVT架构的运行模式哦。
技术亮点:BSG 6HDCT是汉DM内燃机系统的亮点。
燃油动力 汽车 不论装备AT/DCT/CVT,只要用齿轮组换挡或锥轮钢带模拟前进挡的机型,在换挡过程中就会出现顿挫,AT也是绝对不例外的。原因在于换挡过程中分离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过程中发动机转速过度下降,结合前进挡时的低转速输出功率实现的车速低于滑行车速,短暂的发动机制动则是顿挫的原因。
而DM3.0系统在混动专用六档湿式双离合的换挡过程中,大功率的BSG电机可以主动控制发动机的曲轴转速;实现换挡前后没有转速差,所以油电混合模式运行中也会非常平顺。
至此作为并联式插电混动系统已经没有缺点了,后桥又是用180kw/330N·m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纯电模式用后轮驱动已经有相当不错,或者说超越同级大多数燃油 汽车 和本田混动 汽车 的性能标准。
在HEV油电混合模式中则为全轮驱动(全时四驱),综合其超80km/h的麋鹿测试成绩,和4.7秒破百的跑车级性能标准而言,汉DM是台非常优秀的混动高端轿车。
ECVT本田与比亚迪的特点解析本田雅阁ECVT是以「增程式」为主的油电混合 汽车 ,中低速运行时为电机驱动、内燃机带动变速箱中的发电机发电,急加速或高速巡航时为电机与内燃机同时输出动力。这套系统与DM3.0的运行模式相当,只是基础结构不同而已。
然而本田 汽车 的这套ECVT不能排除有借鉴比亚迪技术的可能性,因其落地量产的时间远比比亚迪ECVT迟得多;比亚迪 汽车 在2008年时已经打造出装备ECVT的F3DM插电混动轿车,本田油电混合 汽车 的运行模式与其如出一辙,所以在技术层面上似乎这家日系车企没有优势可言。
「油电混合」系统等于插电混动的“简配标准”,说白了就是动力电池组的容量非常低,能纯电驱动也不过是几百米蠕行的标准罢了;所以混动雅阁只能以HEV有点混合模式运行,电能是完全依靠燃油去转化,这是级别很低的混动车。
而汉DM的动力电池组容量高得多,纯电模式可以行驶80km以上;日常代步只要充电则可以实现完全不用油,用车成本可以低10倍左右。即使没有充电条件的话,这套系统仍旧可以当作雅阁的油电混合车使用,但性能却要强大很多,平均油耗低至6L/100km左右,雅阁哪点能与汉DM相提并论呢?
同时ECVT均设计为“横置变速箱”的标准,也就是说雅阁是辆是前置前驱的代步轿车,操控感与后驱相比要差很多,与全时四驱相比……其实已经毫无对比的价值了。如果撇开合资品牌的不合理溢价的因素不谈,汉DM的起售价不足22万,指导价23.98万的雅阁的实际价值应低于15万,以其指导价选择它的消费者真的很“大头”。
那么从性能、能耗、操控、运行模式(EV/HEV/REEV)来分析,本田雅阁ECVT已经是毫无价值可言;如果再与比亚迪DMi系统对比的话,也许本田所有技术都会显得很落后了。
DMi·ECVT是比亚迪再次拿出来用,并且主攻超低油耗的选项;这套系统的双电机功率已经超过本田,动力电池使用的是安全性、稳定性、使用寿命远超普通三元锂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电控系统IGBT和电池电机均为自主研发,这不是本田可比。
不过ECVT的特点大差不差,那么能用于对比的更多是内燃机;本田阿特金森2.0L发动机的动力储备为107kw/175N·m,比亚迪的发动机水平如何呢?
比亚迪研发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有两个选项,标准如下。
同样是阿特金森循环技术,自然吸气1.5L的标准确实比本田的2.0L低一些,但似乎也没有低多少;而使用涡轮增压技术的1.5T阿特金森机型,在扭矩方面已经远超本田2.0L。
扭矩 转速 9549 功率,两个品牌的发动机都是主要用于发电的增程内燃机;相同的中低转速区间内,比亚迪的1.5T可以输出高很多的功率,本田要拉升很高的转速才能实现相当的功率。那么在增程时显然是比亚迪的低转速增程更省油,而且噪音、振动、磨损都更加可控,由此可见本田的技术还是落后的。
比亚迪阿特金森发动机之所以能实现小排量高功率大扭矩,其核心因素是取消了与曲轴连接的压缩机、发电机等等传统泵系结构,没有了这些机器去损耗曲轴的转矩自然有大扭矩和高功率。其次EGR废气循环利用技术还能有效降低油耗与排放,综合冷启动时防冻液不循环,随后有三个不同标准循环冷却模式的技术而言,这台机器与其他内燃机的技术都是不同的。
加之其43.02%的最佳热效率,以及增程驾驶的大部分时间都能将转速稳定在最佳热效率的转速区间的设定,至少目前也没有其他车企做到了相同的水平。
重点:汉如果会升级ECVT架构的话,这辆车应当不会使用前置前驱的DMi节油系统;而是会加入后桥大功率驱动电机的DMp,至此可以实现的是EV/HEV/REEV三个运行模式的全时四驱。
所以在性能和操控方面仍旧不是本田油电混合 汽车 可比,丰田的差距当然更大;而在能耗方面却能做到油电混合模式相当,综合EV运行模式则会低更多。优秀的混动 汽车 一定是既能当作电动 汽车 使用,又能作为油电混合 汽车 使用,还能当作增程式电动 汽车 使用的“三合一车型”,比亚迪做到了。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当然汉Dm
这里为您奉上最接地气的回答,如果您想学习比亚迪汉dm和雅阁混动之间的油电混动原理和差别,请移步,您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易搜到大把讲解它们的技术文章,如果聪明的您不想耗费脑力只是单纯的要一个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去选择两车的话,请继续往下看;
(汉dm)
1.耐用性: 抛去单车质量问题,雅阁混动秒杀比亚迪汉,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即使铺天盖地 宣传比亚迪是多么多么的好,技术是多么多么的先进,在耐用性上,雅阁一定会比 比亚迪做的好:为什么?比亚迪造车的 历史 是雅阁的几分之几呢?同志们不要相信 什么奇迹,什么弯道超速,都是忽悠,技术耐用性的提升一定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多出来的时间不是白花的!雅阁混动+1分
2.易用性; 打平手, 汽车 发展到这个阶段,水平线以上的厂家都会为顾客屏蔽掉复杂的技术 底层的使用逻辑,让大家只踩踩油门,挂挂档就能把车开好了,油电混动也是如 此,没有什么上手难度。 汉dm,雅阁混动同+1分
(雅阁混动)
3.动力性: 汉dm秒杀雅阁混动,百公里加速相差悬殊,一个跑车级别,一个家用车级别。
因为相差悬殊。 汉dm+2分
4.动力衔接平顺性: 雅阁更出色,同样抛去技术参数不去谈,雅阁在混动效率和油电切换, 动力衔接上确实要技高一筹,这个指标也是吃老本的,经验主义至上,绕不过去的 弯弯。 雅阁混动+1分.
(雅阁混动内饰)
5.经济性: 雅阁混动更胜一筹,汉dm是一台2.0t发动机,而雅阁混动是1.5t发动机,和动力性 呈负相关,即便不提发动机热效率高低的差异,1.5t天生就比2.0t省油啊,且因为 雅阁混动技术的高度成熟合理的加持。 雅阁混动+1分 。
6.舒适性: 汉dm更赢得我心,我曾都分别试驾过汉和雅阁混动,汉更像是比雅阁更高级别的
车,内饰更高级,空间更大,配置更高,整体舒适性高雅阁一个档次,隔音也应该 算是舒适性的一部分,这里同样汉dm的隔音静谧性好于雅阁混动。 汉dm+1分
(汉dm内饰)
7.驾驶性: 平手,两车的驾驶性都是中规中矩,在所属级别里,驾驶性不出预期,也不出 彩,这里说一下缺点,汉dm后排底盘有弹跳现象,前排后排行进中体验不一致, 雅阁混动,在激烈驾驶时,显得车身刚性不足。 汉dm,雅阁混动同+1分
8.终端价格: 雅阁混动有终端优惠,汉dm暂时没有,且官方指导价雅阁混动也稍微便宜一 些。 雅阁+1分
9.保养售后: 汉dm是7500公里一保,到十万公里的所有保养费我算了一下:
雅阁混动是5000公里一保,到十万公里所有保养费如下:
可见雅阁要比汉dm的保养费便宜百分之20左右。 雅阁混动+1分
10.外观: 见仁见智,不计分
总结:汉dm总分:五分
雅阁混动同:七分
尊敬的客官,如对我的回答满意请献上小心心,再此谢过啦!
凡事有顾虑的,三心两意的,左右为难的,必须外国品牌,够面子。
比亚迪的汉DM和雅阁混动的话:
1、外观上:汉更大气更具有一定的运动气息;详单的雅阁混动的话小一些,但是更显沉稳。
2、价格上:如果考虑保值率,雅阁是首选;如果是家用,汉是优选。
大众粉为何民族自豪感爆棚?—比亚迪汉试驾
据数据显示,比亚迪最新10月份的品牌销量为46560辆,其中年度重磅之作——比亚迪汉自?7月上市以来,销量就一直稳步上涨,10月份更是高达7545辆,成为品牌月销最高的轿车。
而主要发力的是比亚迪汉EV,其10月销量5055辆。至于汉DM,只贡献了2490辆,不到纯电版的一半。实际上,纵观整个新能源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存在感就一直不如纯电车型。
比亚迪汉DM
不过在充电设施还不够完善,电池技术还没有突破瓶颈的当下,没有里程焦虑、使用便利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比亚迪在2020广州国际车展上,推出了一款重磅的插混车型——比亚迪秦PLUS。
新车定位A+级紧凑型车,和比亚迪其它基于DM-P平台打造的插混车型不同的是,?秦PLUS是基于全新DM-i平台打造的,官方称之为“超级混动”,那么它到底有啥实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这里先跟大家说下秦家族,秦是比亚迪王朝系列推出的第一款车型,目前有秦、秦PRO以及各自的新能源车型,细分下来总共有六个版本,可谓是比亚迪成员最多的王朝系列车型。而对于秦PLUS,大家可视为是秦PRO?DM的进化版本。
外观方面,比亚迪秦PLUS的设计和汉DM的类似,正面来看颇有“小号汉”的味道。而点状式的大嘴格栅,配合上方的横镀铬,造型非常时尚前卫。
比亚迪秦PLUS
比亚迪汉DM
最与众不同的是,比亚迪秦PLUS的LED大灯结构采用的是“箭羽”式设计界,相比于汉DM车型上的竖直化扁平设计,更显得精致和设计感。
侧面来看,比亚迪秦PLUS最大的亮点当属大溜背状的设计,圆滑的曲线让它具备了轿跑式的姿态,很是动感。
比亚迪秦PLUS
车尾部分,秦PLUS依旧采用比亚迪家族极具特色的贯穿式尾灯,细节方面,新车尾灯组上方标有“Build?You?Dreams”的字样,显得特别洋气。
虽然秦PLUS的内饰在此次车展上并未正式亮相,但从此前曝光的来看,新车的布局与比亚迪汉类似,不过细节方面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包括方向盘以及无边框仪表盘,中控屏尺寸看起来也更小一些。
比亚迪秦PLUS内饰
比亚迪汉DM内饰
车身尺寸目前还未有具体的信息,但是鉴于秦PLUS定位在秦Pro和汉之间,再联系此前曝光的后排,预计新车在乘坐空间上不会让人失望。
动力方面则是秦PLUS的核心卖点,它并没有延续比亚迪现役的MD-p插电式混动系统,而是采用最新研发的DM-i“超级混动”系统,由一台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电机组成。
该发动机最大功率110马力,峰值扭矩135Nm,而它最大的亮点就是热效率高达43%,已经超过了丰田的41%,和马自达最新的“压燃发动机”持平,堪称是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
此外,比亚迪还宣称,即便是在亏电工况之下,这台发动机依旧能做到3.8L/100km的超低油耗。参考本田凌派上那套1.5L混动系统,工信部给出的油耗是4.0L/100km,如此看来,秦PLUS的油耗已经达到本田i-MMD等日系混动车的水平了。
本田凌派锐·混动
而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官方称新车的综合续航可以超过1000公里,那绝对是傲视群雄的。最后是价格,在疆哥看来,这或许将是这款车留给我们最大的惊喜。
按照官方的说法,相比于DM-p混动系统追求高性能,而成本高的特点。全新的DM-i?平台更多承担的是经济性,所以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车型售价也会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什么呢?
举个例子,像比亚迪秦Pro燃油版的售价是7.98-11.59万,而DM车型是13.69-20.69万,两者相差6-9万,这样的差价,在不少限牌城市都可以直接拍牌了,一定程度劝退大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兴趣。
比亚迪秦Pro
比亚迪秦Pro?DM
而如果比亚迪能把插电混动系统的成本给控制下来,甚至大胆点说,做到类似丰田那样,燃油和油电混动车型的价格,差价在2-3万以内,那竞争力无疑会提高一个档次。
疆哥预测,秦PLUS最终的售价或许会12-16万之间,相比于同级的插混车型不仅更有价格优势,还可以和卡罗拉、轩逸、速腾等燃油车竞争,而这时候,免购置税、油耗更低、不限购不限行等优点在秦PLUS上就凸显出来了。
丰田卡罗拉
日产轩逸
大众速腾
写在最后
秦PLUS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如果价格真的能下探到同级燃油车的水平,免购置税的同时还能上新能源牌照,大家会有掏腰包的冲动吗?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评论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我们的试驾的车型是,比亚迪的汉EV。
因为我个人是一个大众粉儿,所以对国产车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对比亚迪这个品牌的记忆早已尘封多年。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就是:
车便宜,能开就行,要啥自行车啊 随便造,也不心疼记得N年前,我的一个前同事买了一辆手动档的F3,之前就听人说这老哥号称“车神”,当然此车神非彼车神,咋滴腻,也许你们都不信,原因有二:
1、十年左右的老司机们,你们经历过科目三考试吧,其中有一个项目叫百米加减档,就是在车辆从起步开始,要在行驶100米之内,完成从一档到五档的升档切换。这兄台开着他心爱的F3只需要30多米就能完成换档,之前我都不信,我合计那不还得憋灭火啊。
还得感谢当时的领导让加班,给了我一次体验车神车技的机会。恰好那天我没开车,蹭他的车到地铁口,那天就我自己,所以理所应当了坐了副驾驶的位置。
Show即将开始,当时说实话我挺紧张,我紧张的是车神没秀成功会出糗,不过10秒过后,我明白是我多虑了,我还没来得及看档把,随着车的缓缓起步,
只听”哐“、”哐“、”哐“几声沉闷而又清脆的换档声,从车辆出现轻微的抖动,到剧烈的摇晃,我仿佛坐在了一头咆哮的公牛身上。
我强忍着恐惧向下看了下档把的位置,哇塞。。。。。。果然已经升到五档了,抬头再看下外面,你会发现没开出去多远。
我瞬间五体投地,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的同事,心想:这样都没把车憋灭火也真是没准了,再说了车这么开,不心疼么?
2、这老哥开车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开车的时候偶尔会玩玩网游,把手机放在中控台上面,然后一手扶方向盘,一手点击屏幕刷怪升级,
有时候刷high了,就直接伸手过去放技能。听经常坐他车的同事反映,他有一回在行驶中,刷了个大副本,还爆了极品装备。所以说玩网游的同胞们,
你们能想到你的队友是在啥样的条件下跟你一起浴血奋战的么?
虽然有点虚构成份,但是有些内容也作为反面教材提醒大家注意行车安全。闲话不多说,进入正题吧,接下来,我们今天的主角登场——————
上图:
氢氪出行深度试驾组织的探店活动:
主角在这里:
在4S店的展厅里刚看到它的时候,就有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你上学期间你从来没咋关注过的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同学,几年之后,在一次同学会上,
你看到了一个很惊艳的美女,当你得知是她并且名花有主的时候,几个感叹词在你脑海中闪现,依次是:啊?我去!!!哎。。。。。。
先说说一些静态感受吧:
颜值:
我给打7分吧。纤细的车灯,银白色的进气格栅加上扁平化的前脸设计,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浓浓的运动气息,跟特斯拉的Model3神似,不会是山寨货?大大的问号,一会一定要探个究竟。
再看下侧面线条,笔直且棱角分明的腰线设计,从车头延伸到了后门,像极了斯柯达的速派(个人很喜欢这样的设计),再配合这骚红的金属车漆,给整车又带来了一丝灵动感。
需要吐槽下这个轮毂,图中的这款是一辆前置前驱的版本,19寸的大轮毂选用的这个配色和形态拉低了整车的气质,哪怕效仿下阿特兹也说得过去啊。。。。
尾部设计采用了目前很多车型流行的贯穿式镀铬条,尾灯的扁平化加上两侧连体设计看上去有的像是林肯MKZ和福特野马的混合体,确实有种美系车那种很硬派的感觉。
外观上我的个人感受就是:比亚迪这几年肯定是做了不少功课,汲取了各大主流车型的外观设计,也融入了一些自己的小心思,更迎合了国人的审美。
空间:
先说前排空间,本人175的身高,标准体型,在正常的驾驶坐姿,头部距车顶大概有不到两拳的距离,头部空间尚可,如果身高较高的人乘坐,会感觉到空间不充裕。
腿部空间倒达到同级别水准,无论是主驾还是副驾,乘坐过程中两腿都能完全自由伸展,不受拘束。
再说后排,跟前座距离目测是跟凯美瑞同一级别,但是对于将近5米车身、2米92轴距的车来说,没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或许对于这款运动定位的车,设计得过大会显然不伦不类?
后排的座椅整体后倾稍大些,至少我一坐上去就有一种包裹感,不太容易挣脱的感觉,正常坐姿情况下,头部空间和前排差不多。这里,我们要夸赞一下后排的中部空间,
对于一款多连杆后悬的车来说,很多车型后排地面都有很高的一块隆起,这部车很显然规避了这个问题。
后背箱达到了同级别豪华车的水准,目测有1.3米的进深,家用、外出都没有什么问题。
科技感:
最显眼的当属这个中控大屏,和方向盘的宽度相当,尺寸堪比一台17寸宽屏液晶显示器,试驾人员还给我们演示了下这套安卓系统,不同的app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操作风格,自动旋转大屏来提升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这个功能很人性化,可圈可点。
换档杆看起来很有特点,加上这个海洋蓝的氛围灯,科技范十足。
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模式切换的小拨片,太不显眼了,要是旁边没有功能上的标注,还以为是个装饰~~~~
其他方面的配置像自动泊车、主动自适应巡航、等等配置,大家网上查阅相关参数即可,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电池:
对于一辆EV车,必须要了解它的电池,无论是安全、续航都是消费者最绕不开的话题。
汉EV这款车是比亚迪第一台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说到刀片电池,大家首先要了解下磷酸铁锂电池。
比亚迪是靠它起家的,早些年的电动车和近些年的大型商用车型都在使用这种电池,这种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是很高的。但是它的先天的短板就是电池密度低,说白点儿就是续航不足。
比亚迪在这方面也是花了心思去突破和创新,通过调整了电池包内电池的布局,采用“刀片”状的结构去排列一个个的电芯,然后再将一条条的“刀片”堆叠在一起,这样在空间利用率上就有了显著的提升,
再加之管理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构造等各方面的重新优化,最终达到了安全性高和续航长两者的兼顾。
好啦。已经写了这么多了,我早已迫不及待了,赶紧跟大家聊一聊动态部分吧。
试驾车是它的EV四驱高性能旗舰版本,试驾当天天气不错,微风,而且是下午2点的平峰时段,地点呢大概属于城市的一环路位置,整体上属于正常路况。
第一圈由4S的驾驶小哥亲自操刀,除了带我们熟悉试驾路线,更多的还是秀这台车的性能。
首先声明下,我们在来之前肯定是做了功课的,早有耳闻这位“大汉”是出了名的猛,所以没那么紧张。
前半段使用的是经济型模式,过程中我的感觉是,试驾小哥为了突显它的运动模式下的动力,油门没给的太狠,但是作为副驾驶的我,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每次加速我都有很明显的推背感。汉EV全系配备了Brembo卡钳,也足以把同级别车型按在地下摩擦了。
也为了体现它的刹车性能,驾驶小哥也是刻意演示了几次在距离前车不远的地方急加速,再紧急制动,我的心跳那时刻就像车速一样跌宕起伏。
正当我开始回过神,情绪逐步刚开始缓解时,接下来发生的十秒让我的稳定情绪灰飞烟灭。就听小哥的一声:"下面我们开启运动模式试一下。“
我下意识地向前方瞄了一眼,原来已经快上桥了,前面没几辆车。然后我就觉得我像被”崩“出去一样,紧跟着就是失重感,前1、2秒最强烈,
这种状态持续了能有5秒左右的时间吧,这几秒我真有一种被世界遗弃了的感觉,上一次还是几年前在坐过山车的时候体验到的。我依然记得,我当时说了N个哇塞。
后续部分就是常规的超车、并道,下了桥调了个头直到换成我来试驾,在此省略吧:)
PS:原谅我没开过更好的性能车,至少在这部车上让我体验到了魂不附体的感觉。要知道这部车的自重有接近2.2吨,所以动力上给10分,没毛病。
因为第一波的试乘,让我对这位大猛兽有了直观的认识,心里面一直在告诫自己,点到为止,本身就没开过这车,就不要尝试过多的动作了吧,当家用车开吧。
当我上了主驾以后,座椅记忆把我送到了比较舒服的位置,然后系好安全带(此处我还体验到了奔驰车的待遇说是自动收紧功能)、
挂档、看左后视镜、打转向灯、鸣笛、给油出发!!!哈哈哈,有画面感没?唤起各位在驾校学车的这段时光没?
刚到主路上,我似乎就忘了刚才那篇儿了,没有啥顾虑的节奏。因为这车就像是我自己的车一样,可以说是零上手难度,特别好开,动力就不用说了,真是随叫随到,
而且加速真的很线性,没有丝毫顿挫感。每次油门稍微给的重点,方向盘都有轻微的抖动,试驾员给我们说,这是一种主动安全的设计,方向盘做了收紧的控制。
刹车方面也很灵敏,这点很像大众车,给你足够的驾驶信心;我记得在一个交通岗,我稍微深踩了下踏板,ABS就启动了,车身并没有明显的点头。
至于这辆车的底盘悬挂,整体上调教的不错,路感很清晰,反馈及时,过坑过坎的时候显得很有韧性,支撑很到位,对于一些”桥头跳“的路面,车身贴合度不错,并没有飘浮感,可能一方面来自这种偏硬朗的底盘调教,另一方面跟这种大车身有一定的关系。试驾全程有过5次左右的并线超车,车身也并没有很强烈的侧倾。
重点强调下这部车的静音,真的非常优秀,因为全系都配备了双层玻璃,因此对于外部噪音过滤的很彻底,即便车速较快的时候,也感觉不到明显的风噪和胎噪。
为整部车营造了一种很商务很高级的氛围。
试驾综合点评:
市场分析与购买建议:
先来了解下各车型的大体参数和指导价:
试驾的这款高性能旗舰版本官方售价:27.95万元,?国家政策免税,保险+包牌落地价格不到29万的价格,相对于其他版本除了获得了动力方面的巨大优势,
也添加了很多更豪华的配置,比如说:方向盘记忆,后排的座椅的调节、加热和通风等。但是就这样的价格区间对于很多崇尚豪华品牌的消费者来说,
购买意向的可能不高,毕竟这价格已经快够得上BBA了,甚至比一些优惠幅度较大的豪华品牌高了。况且对于3.9s的零百加速性能,使用频率很低,
真是对于性能有极致追求的用户,肯定也是实打实的有钱人,迈凯伦、大牛、GTR这样的跑车,要颜有颜,要有,拿它们来炸街它不香么?
至于其他版本的,无论选择电动和混动版本,价格范围都在22万+,对于这样的定价卖未免有些尴尬,虽然这部车定位是一部C级车,但是我相信更多的用户仍旧会选择考虑B级车的标杆车型,像:迈腾、凯美凯、雅阁等。对于中国消费者,跟风和认品牌的这个习惯真的很无解。
但也不乏有一些用户,单纯就是喜欢玩车,而且比较务实,想同时获得空间大、功能全、性能强劲的体验,而且不太追求像mini?cooper、Model3这类的小资玩物,他们是会考虑汉EV这部车。我想,随着电动车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城市的配套设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是火速扩建,特别是公共车位资源稀缺的城市,充电位无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目标,在这样的需求下,涌现出大量的消费者是情理之中。在我和4S的销售人员的沟通中了解到,这部车的定购量也是空前火热,订车的用户队伍排了老长,而且因为没有现车,至少提车至少要等三个月,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但是我想更多的用户还是在观望中,这与具体的品牌关系不大,电动车固然更经济实惠,也更顺应了未来的趋势,但是毕竟想达到燃油车的普及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电动车的安全性更是大家每天都在讨论的话题,这个的的确确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比亚迪汉EV更像是一部概念车,旨在用它标志自己的工业实力,是车企的一种战略布局。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试驾当天的体验如何、感想如何,这款比亚迪汉EV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民族品牌,不得不说我们的汽车工业在悄无声息地崛起,他们在为汽车文明迈向下一个新纪元争当先锋。期待他们的厚积薄发,期待着我们的大中国能涌现出千千万万的行业先驱,让我们试目以待。
作者:氢氪出行深度试驾官—“屯儿里的加农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