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望取消摇号是真的吗_北京有望取消摇号是真的吗知乎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北京有望取消摇号是真的吗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北京小客车家庭摇号能取消么
2.北京摇号太困难,专家提出哪些新建议?是否会真正实施?
3.北京小客车摇号会取消吗?
4.北京取消新能源汽车摇号
北京小客车家庭摇号能取消么
摇号,相信对于北京朋友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很多家庭甚至等了三四年,依旧是没有摇到号。而在网络上,不断有北京取消摇号的消息传来传去,真假难辨,也有不少人也信以为真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北京停止摇号是真的吗。对于这样的消息,交通委发言人已经澄清,北京摇号政策不会取消,但会尽一切所能把想到的更好的方法进行论证,经过民意调查和研究后确定是否实施。
在限行新政策推出以后,各种谣言层出不断,其中“北京车牌摇号将于2020年取消”以及“皮卡解禁免摇号上京牌”两种言论最为活跃,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公布以上政策,确系谣言。
1月1日起,北京“摇号新政”正式实施,“无车家庭”申请指标,又给很多朋友带来了尽早买车的希望
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小客车摇号新规,明确"一人名下最多有一个指标",优先"无车家庭",同时允许名下有多辆车的个人,通过线上提出申请,向符合条件的配偶、父母、子女转移登记多余车辆。这一新规的出现,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北京的限号政策。因为北京市汽车保有量较大,所以在今年上半年宣布恢复机动车尾号限行。
交通委还列举了限行实施工作日期间的空气变化指数等数据。据交通委的数据显示,在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实施之后,每个工作日平均停驶车辆超过100万辆,约占机动车总量的五分之一。据测算,尾号限行措施使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每天平均减少120吨,有利支撑了2019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截至到2019年底,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36.5万辆,比2018年年底增加28.1万辆,但在尾号限行措施下,2019年高峰时段道路网平均运行速度同比提高0.4%;地面公交运行速度同比提升1.92%。
如果您实在想在北京开上京牌车,有生之年还是有希望的,比如转投新能源的怀抱。如今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虽然说也需要排队,也要等8年,但总比166年强吧,至少咱有生之年还能有盼头。
北京摇号太困难,专家提出哪些新建议?是否会真正实施?
12月26日。北京2022年最后一期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结束,本期配置家庭和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共计14300个,12月26日之后取消摇号限购。从小客车指标配置结果看,此次配置家庭指标数9259个,配置个人指标数5041个,超六成指标被“无车家庭”摇中,家庭中签概率高于个人。
北京小客车摇号会取消吗?
北京摇号太困难,专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新的建议,分别包括,对没有车辆的家庭实行免摇号,对有多辆汽车的家庭征收车牌税,这种出发点可能是给予分配的不均匀,已经有车辆的家庭,没有必要多买车辆,而没有车辆的家庭对于车牌来说是刚需的,所以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此外,针对那些拥有北京牌照,但是现在已经离开北京的人,进行车牌回收的政策,这样就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但是目前,我们并不知道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北京户籍无车牌的家庭,第一次购买不用摇号。专家提出的第一个建议是,给那些有北京市的户籍,但是一辆车都没有的家庭,在第一次购买汽车准备上牌的时候,不要采取摇号的措施,直接分配给他们。这是因为,用于北京市的户籍,说明是常住人口,汽车对他们来说是刚需的,但是因为摇号政策,他们不能拥有汽车。
二、多辆汽车的家庭,收取车牌税。相比那些没有汽车的家庭,也有一些家庭有很多辆的汽车,但是一个家庭,有一辆汽车就能满足基本的需求了,如果是多辆汽车,无疑是占用了公共资源,让那些真正刚需的人,失去了机会。所以对汽车多的家庭,征收车牌税,可能会闲置一些资源。
三、对离京人员的车牌回收。此外,北京也是一个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城市,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虽然拥有北京的车牌,但是已经离开北京了。针对这部分群体,可以回收他们的车牌,重新投放到市场中去,给那些刚需的人多一次机会。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北京取消新能源汽车摇号
随着北京自2010年步入小客车限购摇号政策,至今已经度过了整整的10个年头。协同交通的限行政策,两个紧箍咒死死卡住了北京的车辆总量,并且时不时的微调提高限购和限行政策的标准,已达到缓解拥堵、控制数量的效果,其余外地车在北京也是被限制的非常严重,包括皮卡,货车的限行也是十分的频繁。组合下来可谓之限制重重。对于限行和限购政策,老百姓是理解的,也是支持的。但是过了那么多年,当时的临时政策不但没有慢慢解除放松,反而是层层加码,似乎总是让人感到有些不忿。道路是公共资源,对于有车的人自然不在乎限购政策,但是对于被压缩,被收紧的一批人,真真的有苦难言。
随着时间的变迁,以前的年轻人早就度过了人生的初步阶段,已经从20来岁的小年轻,变化成了30多岁的家庭中的支柱。事业也不是刚毕业时的摸索起步阶段,很多都已经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在事业和生活的双重变化下,对于车辆的需求确实也已经变的不只是低碳环保,主观意愿了,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工作的便利和要求。对于一个长达10年的限购政策,需要制定者给予一个必要的说明和解释。
对于在北京有车牌的人来说,希望路上的车辆没有增加;而没有车辆的人来说,只是简单的希望能够有辆自己的车。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在北京城区的远郊区县的人来说,对于他们的限购似乎有些不合理,他们并没有增加拥堵,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给空气质量的损害降低到了很多。但是因为周围配套的不健全,并不能够享受到同城里面一样的便利的公共交通和出租车出行。这些成了被迫放弃权利的一部分人相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
随着新冠疫情的绵延,短期的居家不出行已经不得不出行,一些人必须出行进行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工作,经营等,限购限行给这部分人的影响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他们的呼声需要社会的管理者看到,制定政策的专家看到。疫情反复,我们的目光应该放回 保障人们的基本的生活生存权利上面,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同时,兼顾保障出行也是必须要做的。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是绝望,让所有人保存希望,保障基本的生活权利才是人们大众的呼声。所谓生存很重,生活很大。
虽然北京市确实也作出了一些调整和缓解的措施,但是仍然是远远不够的,一味地加码限购,限制人们的正常出行需求,无疑是因噎废食。最终的变成的是人们的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和人民生活差距的日益悬殊,最终的后果是整体的运行风险和社会运营成本的增加。
对于能够关注到这些问题的学者和专家,也是给出了部分的建议,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而不是无限期的限制是解决矛盾问题的一条正确之路。才能解决北京车辆分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
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需要做,就是北京市相关单位需要给出一个时间节点,疫情不是无限期的,小客车摇号也不应该是无限期的!就是推出相关小客车限购,限行的具体时间节点,哪年才能结束?让百姓看得明白,不要总是说那些问题和困难,以制定的时间节点来倒逼相关工作和流程的推进,真正的去投入到做事中,而不是去做安抚,相信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包容的。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老百姓是能够知道的,对于困难也是能够理解的。
以我个人而言,经过这些年的阅历,我相信我能够知道老百姓的一些声音,行动比语言更能让人信服,是真正老百姓拥护和喜爱的。就像我们对于一些嘴上舌灿莲花,实际心懒意懒,尸位素餐的人的是一样的,即使明着不说,但心里是厌恶的。
北京市近日发布年第五次乘用车指标申请审核结果及关于指标分配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显示,本期新能源乘用车指标直接分配给所有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也就是说,北京市17150名新能源乘用车申请人无需参加抽签,即可直接获得新能源汽车牌照。此前,在不设限、免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但签约难度也逐渐加大。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申请人数连续7期逐步增加,今年第三期申请人数较第二期增加一倍。第四期个人新能源乘用车3333辆,报名人数已达8736人,中签率仅为38.1%。第五阶段,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数较前期增长92%,创历史新高。有专家表示,虽然北京在此期间宣布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但并不意味着新能源乘用车总量将不再受到监管。事实上,此前发布的北京市乘用车保有量控制目标指出,年至,全市配置乘用车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7万辆,占比30%左右。据分析,这17万个新能源汽车指标不会在4年内均匀分布,而是分2万个、3万个、6万个、6万个逐步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放开限购等政策相对容易,但打破地方保护、全盘接受的模式会更难。由于地方补贴入围,补贴金额由地方财政支付。显然,地方政府更愿意补贴为当地做出经济贡献、解决就业问题的企业。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打破新能源地方补贴,不如取消地方补贴,由中央统一支出。然而,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这一提议仅停留在提议的水平,如何落实李克强提出的“打破当地保护壁垒”的提议还有待观察。
百万购车补贴
好了,关于“北京有望取消摇号是真的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北京有望取消摇号是真的吗”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